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
2015-05-30毛炜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在大都市中尤其明显的新型现代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近年来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内,一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为研究对象,并以上海的涉外婚姻和较为年轻一代的新型生育观念作为这种现代性的两个代表。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呈现的结果以及其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原因。最后本研究指出,因为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的传播,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增长等,原本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系列关于婚姻与生育的格局已经受到了激烈的冲突而发生了转变,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这种现代性成了一种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现代性;全球化;涉外婚姻;生育观念; 冲突
一、引言
2010年夏,因为世博会的召开笔者第一次来到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记忆里最让我内心触动的画面却是在来福士广场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我身边站着一个有着明显中国特征的年轻女性。她实在美丽又新潮,最惹眼的还是她怀中抱着的混血小孩,一头金色卷发相貌可爱,而这个女性不断得用英文与他进行着对话,对话里可以很明显得听出来他们的母子关系。当时看到这一幕的我由衷地在心里发出了一句感叹“啊,这就是上海”。三年后我来到上海,与当年觉得非常新鲜的感觉不同的是,当真正开始融入到这座城市后,我发现这种女性其实在上海十分常见,或者可以说与非大陆人通婚的婚姻形式非常多见。
今天大部分的中国人谈到上海,依然会说它是时尚的、摩登(modern)的,它所呈现给人们的这种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middling modernity[1]),即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传播,人们面对着完全被不同于中国的全新的多种外国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保留。而这种现代性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所密切关注的现象,成为一个代表上海的符号。本文即以上海的部分涉外婚姻和部分新一代年轻家庭的生育观念作为受到全球化元素冲击的两个代表,探究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下受到了何种冲击并由此发生了何种变化,形成这种新型现代性背后的原因,以及这种现代性为何会成为一个被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现象。
二、涉外婚姻
虽然在今天看来,涉外婚姻在上海已经非常普遍,但其实放在几十年前,这样的婚姻形式是很多人不曾想过的。然而,我们肉眼可见的不同肤色的夫妻形式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体现,事实上,涉外婚姻的背后真正触动的,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生活结构的挑战。
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研究最深入的莫过于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他将中国社会的基层看成是乡土性的,而婚姻的确立对乡土性的中国来说则是使得社会分工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的重要环节。为了社会新陈代谢作用的需要,社会上必须预备下这负责抚育的基本团体来完成任务。而男女相约共同担负抚育他们所生孩子的责任就是婚姻[2]。通俗来说,婚姻并不是件私事,传统婚姻联结的双方,实际上联结的并不是两个个体,而是与对方背后的整个家族和社会关系进行的衔接,这其中会牵扯到两个人背后的家族和社会关系网络。与此相关的是,他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的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而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1.血缘;2.地缘;3.经济水平;4.政治地位;5.知识文化水平[3]。不难看出,婚姻的确立与差序格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过去的乡土社会,两方结婚大都局限在邻近的几个村落之间,血缘地缘在伴侣选择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经济水平等因素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差序格局的影响下,人们往往都渴望壮大自己的家族。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涉外婚姻,就会发现这种对传统格局的考虑对促成涉外婚姻的影响非常之小。一方面,由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被打破,涉外婚姻涉及的首先是两个个体的相识相爱,尤其对于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有很多没有“根”的人,这些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需要考虑双方家庭联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另一方面,如果说传统的婚姻联结的其实是两个家庭甚至其背后更大的社会网络,那么涉外婚姻无疑打破了这种格局,因为过去简单明了的社会分工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呆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上海,这个充斥着异乡人和异国人的城市,涉外婚姻形式无疑是它那种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当中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其带来的不光是形式上涉外婚姻的快速发展,更是对传统的乡土生活形式的颠覆。而这种颠覆才是这种现代性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
三、新型生育观念
对一个社会来说,社会成员的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育制度正是人类为了有效进行社会成员再生产,针对人们由“性爱-抚育”这一活动而形成的制约个体行为的文化规范。前面所提到的婚姻包括婚姻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其实都是为延续后代这个目的而进行的。
虽然生育现象的常识告诉我们,正常的自然进程理应是“性爱-结婚-成家-生育-种族绵续”的过程。但是费孝通认为要把这种程序倒过来,做一个传统认识上的倒叙。即:1.为了种族绵续,社会必须再生产新成员;2.让会成员的再生产要求子女成家;3.要成家,必须服从社会规定的两性关系;4.择偶标准与夫妇关系要以能否有欢地完成生育而定。而其实这个所谓倒程序才是中国生育制度文化观的正程序,这种文化的功能,自然就是为保证社会传宗接代。的确,一直以来生育都是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大事,但是今天,随着城乡一体化,曾经的这种乡土性在中国社会已经被逐渐打乱了,尤其是在上海这个充满着流动性人口的城市。
首先,本质上结构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在选择配偶时主要是出于其背后的两大家族需要绵延种族而共同抚育下一代的考虑,那么独身在大都市打拼的异乡人往往背后的社会网络非常单一。而这样两个背景单一的异乡人因为爱情的吸引而结婚并独自抚育小孩在现代已非常常见,即使有很多因为工作繁忙而将父母接来拜托抚养孩子的情况,其性质也和过去完全是出于种族绵延的目的不同。
其次,在是否要小孩这个问题上观念的变化。“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对许多年轻一代的新婚夫妇来说已不是摆在第一位所考虑的事情,就笔者跟身边许多同龄人进行交流发现,很多人对需要一个小孩虽然说法不一,但很少有说是出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需要,大部分人想要一个小孩都是觉得“有了孩子才更像一个完整的家庭或者更有家庭的气氛”或者“两个人结婚顺理成章就会有个孩子”这样的想法。
最后,在如何抚育孩子的观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一档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火起来的不光是这几对明星父子,更让中国人看到了更多在教育小孩的方式和观念上的可能性。所以,在上海这个时刻走在国际前沿的城市,家长们所追求的抚育观念已完全不是过去为了单纯地绵延种族满足生存需要而对孩子进行的抚育方式,一方面他们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另一方面他们更期待孩子能走向世界,更具有“国际范儿”。
四、结语
在做最后的总结之前,容我们把眼光放回到引言里所描述的那个场景中,再次看向那个怀抱混血儿童,说着流利英语,穿着时尚新潮的摩登女性时,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走在街上那么多人里,唯有她是如此地引人注目。而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之所以她会吸引人们的注视,是因为她与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是如此地背离。大多数人印象里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应该是守在家里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穿着朴素,整日为了孩子和丈夫的琐碎日常而操劳,生活地四平八稳,她们甚至时常被灌上“黄脸婆”这样充满贬义的称号。与这样的形象比起来,这个摩登女郎虽然有着中国人黑头发黄皮肤的身体特征,看起来却是如此不同,让人忍不住去猜测,她肯定受过很好的教育,很可能还有海外经历,等等。
今日的上海,又何尝不就是这样一位“摩登女郎”,它那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也和这位女郎的摩登气场一样地引人注目。一方面,上海依旧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里占据多数的依然是中国人,这些人和中国其它地区的人们拥有着一样的体制,一样的政治身份,一样的文化背景,这是和黑发黄肤一样无法抹去的事实;另一方面,在上海的生活和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生活却是如此地不同,在这里可以最快地接收到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信息,囊括了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这里人口的流动是如此之快。而正是因为这些逐渐积累起来的多元信息,才发展出了涉外婚姻,新型生育观念这些受到全球化冲击后的产物;正是因为受到了这些来自全球各地各式各样信息的影响,传统的婚姻格局和生育观念才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已经站在了与传统格局相冲突却又并不完全对立的境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冲突,上海才在人们眼中充满魔力,这种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一个新现象。
注释:
[1]Middling modernity的概念出自于Aihwa Ong在《The Pacific Shuttle: Family, Citizenship, and Capital Circuits》一文,作者通过身份认同,文化实践和家庭三个方面论述出这种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代表着既对传统有所保留,同时也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受到多方面新的文化和观念的影响的一种新的现代性表现。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5):125-129.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5):24-30
参考文献:
[1]Aihwa Ong, The Pacific Shuttle: Family, Citizenship, and Capital Circuits.
[2]John Osburg, Global Capitalisms in Asia: Beyond State and Market in China.
[3]丁金宏,杨鸿燕等.论新时期中国涉外婚姻的特征与走向——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06).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05):24-29:125-129.
[5]余红,钱灵犀.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及其功能主义社会学[J]. 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01).
[6]邱晨曦.中国传统生育观的形成及其转变——一个博弈论的分析框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7]解韬,郭未等.社会结构完整性与生育制度——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的阅读启示[J]. 人口与发展, 2010,(03).
作者简介:
毛炜玮,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