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能源绩效的文献综述

2015-05-30李政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综述能源

李政熙

摘 要:能源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能源绩效问题也成为企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能源绩效的概念、能源绩效的评价以及影响能源绩效的因素几个方面展开综述,希望能够为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能源;能源绩效;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高投入、高能耗的增长模式成为发展的隐患,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使能源绩效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全球性能源逐渐枯竭的局面,研究企业的能源绩效,研究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浪费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我国企业能源绩效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1 关于能源绩效

Jevons(1985)较早的研究了能源绩效,认为提高能源绩效的目的在于减少能源消费,他认为提高能源绩效后能源消费应当会减少,但是却出现了“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即随着能源绩效的提高,能源消费反而增加了。但是直到1995年,世界能源委员才对能源绩效进行明确定义,即能源绩效是为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能源绩效等于生产过程的有用产出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的比值。此后这一定义被不断补充和拓展。如,Bosseboeuf(1997)就认为能源绩效可分为技术上的和经济上的,技术层面的能源绩效指由于生活方式、管理的改善及技术进步等所引起的能源使用减少,经济层面的能源绩效是指以更少的能源获得更多的产出。Patterson(1996)则认为能源绩效是指使用更少的能源来生产相同数量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Farrell、Hu和Wang则将能源绩效的与资源最优利用率、全要素生产率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从学者们关于能源绩效的研究,可以划分为能源经济绩效、能源环境绩效以及能源综合绩效的三个方面。

2 关于能源绩效测算

研究能源绩效问题,那就涉及如何衡量绩效,因此,能源绩效的测算问题必然成为继能源绩效定义后的热点问题。能源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单要素能源绩效评价和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单要素能源绩效评价研究在要素选取方面存在分歧,但不断在改进,如Sioshansi和Schurr的研究没有考虑不同能源间的质量差异,Groscurth et al和Horsley就做了改进,将不同质的能源都转化为用温度来衡量质量。Sussman、Bejan、Berry和Fels也进一步做了探讨,他们将实际能源绩效和某一特定生产中能达到的理解热能绩效的比例测算微观生产过程的绩效,这样做使相对绩效可以被更准确地测算出来,但是生产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却无法体现出来,且其他方面的投入也被忽视。为了克服这些绩效测算的缺点,全要素能源绩效被提出。师博、沈坤荣(2008)运用超绩效DEA模型对不同省份进行了全要素能源绩效的测评。吴琦、武春友(2009)同样对不同地区的能源绩效做了分析。姜雁斌、朱桂平(2007)则运用随机前沿法分析了三大区域的能源使用技术无效性上表现出的差异。陈关聚(2014)的分析是从不同的行业进行的,通过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分析,认为制造业的能源绩效表现出的特点是先上升,但最终停滞,认为不同的行业能源绩效差异明显,且这种差异受到能源结构的影响。

3 關于能源绩效的影响因素

关于能源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研究的较早,如Kraft. J(1978)等就美国的20多年的数据分析后表示,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关。Elias和Victor(2005)则研究了能源绩效的变化规律问题,认为技术的进步最终可以提高能源绩效。王庆一(2002)主要分析了能源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体制因素。刘红玫,陶全(2012)就企业的能源绩效做了分析,其研究将技术进步考虑在内,提出科研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能源生产绩效。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能源绩效的研究从概念到测评方法,再到实证性的研究区域的能源测评,但是从企业角度的能源绩效研究却不突出,企业能源绩效的指标选取等都未有分析,这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宝敏.能源绩效、环境约束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Patterson M.G.. What is energy efficiency? Concepts, indicator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Energy Policy,1996,24(5):377-390.

[3]Bosseboeuf, Chateau B., Lapillonne B..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n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 the on-going European effort toward a common methodology. Energy Policy,1997,25(9):673-682.

[4]Hu J.L. and Wang S.C..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06, Vol. 34: 3206 - 3217.

[5]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8(10):18-27.

[6]李兰冰.中国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6):57-69.

[7]师博,沈坤荣.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绩效:基于超绩效DEA方法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9):49-59.

[8]吴琦,武春友.基于DEA的能源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9(01):103-112.

[9]姜雁斌,朱桂平.能源使用的技术无效性及其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0):108-118.

[10]陈关聚.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01):180-192.

[11]王庆一.能源绩效及相关政策和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2(6):1-2.

[12]刘红梅,陶全.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J].统计研究,2012(9):30-34.

猜你喜欢

综述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