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快乐 品味人生

2015-05-30姜守垣

新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李苦禅作画品味

1941年生于北京,自幼受家庭书画熏陶,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师从俞致贞、高冠华、郭味蕖、王雪涛、李苦禅等先生。长于小写意花鸟及书法。曾任教北京红旗大学美术系,长期从事中国书画的教学与创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书画课堂主讲“梅兰竹菊技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书画大展并获奖。

姜守垣作品追求古朴、自然,以书法入画法,重笔墨、重气韵、重章法、重意境,师古人尤师造化,坚持传统,广采博取,以求诗书画的完美合一。

我在幼年时受家庭熏陶就有了一个书画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更名为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花鸟专业,师从俞致贞和高冠华先生。另外,京城花鸟画名家郭味蕖、王雪涛、李苦禅、田世光等先生也亲临授课。期间我学习勤奋、废寝忘食。教师学识渊博授课有方,令我们大开眼界,受益终生。他们不仅传授技法还让我们注重尊重传统,不仅重画品还要重人品,这为我们奠定了学习花鸟画的坚实基础。

女画家俞致贞先生像慈母那样关爱着每个学生,她教学严谨细微,经常带我们到公园写生,亲自示范,每个同学的画稿她都要把关修改。高冠华先生手不释卷,课上不停的给我们作示范,唯恐你不会。田世光先生风趣幽默,课上时时发出阵阵笑声。郭味蕖先生一派学者风度,谦和儒雅,作起画来挥洒自如,讲课出口成章,精辟深刻,令人敬佩。王雪涛先生才华横溢,作画令人目不暇接,至今我还保存一幅先生在课上示范画的玉兰,寥寥数笔,神采生动,叹为观止。2001年值先生诞辰百年之际赋得小诗题于画上:“四十年前墨犹新,天香庭院课徒勤,花开花落纷纷去,独领风骚已百年。”李苦禅先生大巧如拙,豪爽风趣,讲课如拉家常,作起画来却沉稳有加,用笔雄浑老辣,绵里藏针,韵味无穷。

每每回忆起这段宝贵的时间,深感“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话的内涵,这是终生收获的巨大财富,是终生难以割舍的情缘。今年又值俞致贞、高冠华二位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思念不已。

1991年我50岁之际,我供职的红旗大学为我在大千画廊举办了个人书画展,俞致贞、刘力上、高冠华、白雪石、戴林等先生前来祝贺并题词给予鼓励。张爱萍将军、钱伟长、闻家驷、周怀民等先生均题了字。同学好友刘炳森,郭怡孮、杨悦浦、李燕等均参加了开幕式,这是对我在习画道路上的一次肯定和激励。

书画如影随形,相伴一生,使我沉浸在苦乐之中。我认为靠财富取得的快乐使人平庸,靠创造带来的快乐使人向上。习书作画令我每每有一种成就感,每当完成一幅作品悬于墙上,品茗观赏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愉悦,这恐怕就是自得其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乐”字就有了说不尽的情趣意味,书画之道要靠平日的研习,不断练笔,由生而熟,由熟而生巧,巧后再拙,由生到熟,由熟再生,才是一种境界,熟而生才有韵味,熟而再熟则俗。品味书画就像品味人生。

习书画之乐是由内心发出的愉悦,其美妙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习书画使人保持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常有一种表现自然美的欲望。一旦捕捉到美好瞬间,激情冲动,挥笔作画时产生的灵感,似乎上天有助,当反复失败一旦成功时那种喜悦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创作成功的快乐就像农民耕耘后的收获。正如郭味蕖先生所言:“学如耕稼到秋成”。那是画者自身能感悟到的,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是任何财富不可替代的。

我庆幸自己能为山川立传,为草木代言,我有一种使命感。书画不仅可自娱自乐,还可把乐传给社会大众,为大自然歌功颂德,留给后人。

虽然我已步入古稀但还能尽其所长,发挥余热,服务社会,也是一种快乐。

(2015年11月于静卉轩)

猜你喜欢

李苦禅作画品味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李苦禅的豁达
墨水作画
画出激流的声音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指纹来作画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