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会馆:戊戌变法策源地

2015-05-30鹿璐

北京档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会馆李鸿章安徽

鹿璐

会馆是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北京的会馆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到明朝,而且会馆数量众多,最多时达四百余座。北京的会馆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这其中比较突出的要数座落在现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中的北京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建于清朝末年,在北京众多的会馆中虽建成时间较晚,但在占地面积、建筑规格等方面堪称京城各省省馆之冠。不仅如此,安徽会馆还曾经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当年康有为、梁启超在此地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安徽会馆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安徽会馆的前缘往事

安徽会馆旧址在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3号、25号和27号。后孙公园胡同是琉璃厂以南,南新华街西侧一条普通的胡同,其与前孙公园胡同在清初时被称为孙公园,1965年改称为前孙公园胡同与后孙公园胡同。前、后孙公园胡同间有窄短的夹道相连,漫步其间,胡同里京味浓浓的四合院和旧时店铺斑驳的招牌,处处显示出胡同的与众不同。而这两条胡同的得名还与明末清初的一代鸿儒孙承泽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孙承泽的孙公园

在明朝末年时,梁家园以北本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凉地,也没有前后孙公园胡同,只在梁家园东北角有一处地方叫章家桥。但是到了清朝初年时,孙承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里。

孙承泽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卒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字耳泊、号北海、又号退谷。明崇祯五年(1632年)考取进士,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研究明清时期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皆出自孙承泽之手。明朝灭亡后,孙承泽在清朝任吏部左侍郎,因题奏保举大学士陈名夏担任吏部尚书引起顺治帝的不满。于是孙承泽“引疾乞休,(上)允之”。“退休”后,孙承泽便在梁家园以北,章家桥以西的这片地方置地建起了别墅,过起了“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孙家的别墅内林木亭榭错落有致,花团锦簇四季如春。研山堂、万卷楼气宇轩昂,戏台、花园别具匠心,是当时城南少有的花园式建筑。孙承泽是当时的仕士名流,朋友甚多,且多为当代大儒,如顾炎武、朱彝尊、钱牧斋等人。每日里孙家别墅门前车水马龙,来人不断。昔日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成了门庭若市的闹处。后来大家为了称呼方便就以主人的姓氏将孙承泽别墅所在地称为“孙公园”。吴长元《宸垣识略》载有:“孙少宰承泽故居在章家桥西,名孙公园。”和戴璐《藤阴杂记》中的记载:“孙公园后,相传为孙退谷侍郎

别业。”亦可证明孙公园就是孙承泽的别墅。继孙承泽之后,清代著名文人翁方纲、叶继雯,刑部员外郎孙星衍,以及以藏有甲戌本脂批《红楼梦》而闻名的刘位坦等也曾在孙公园居住过。

2.发生在孙公园的梨园大案

孙公园建成后,在历史上发生过一件大事。清康熙中期,北京的戏剧继元代后又出现了以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代表的高潮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洪昇的名剧《长生殿》刚刚创作完成,洪昇即在孙公园内摆酒设宴,邀请京师梨园之冠的内聚班在孙公园戏楼演出该剧。当时京都名流皆云集于此观看演出,轰动一时。不料却被人以“国恤”期间设宴张乐是“大不敬”而遭弹劾,这“大不敬”是指演出之日正逢皇后忌日,本该举国哀悼,可是洪昇他们却摆酒设宴演戏,实在是不敬。洪昇为此下狱,被革去国子监监生资格,而受此案牵连者先后达五十余人,成为当时的梨园大案。

此后孙公园沉寂在历史中毫无声息,直到清朝末年。此时孙承泽的别墅已经荒弃,房舍已大部分改做了会馆。

3.李鸿章与安徽会馆

北京安徽省的会馆在京约有70座,但是在安徽会馆修建以前,在北京没有安徽省全省的大型会馆,只建有安徽一些府、州、县的会馆。当时这些府、州、县的会馆规模较小,遇有大型集会,就要借用他省之会馆,十分不便。

清朝末年,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安徽籍人以军功或科举考试得富贵、功名者甚多,他们迫切需要一所大型会馆作为安徽籍人在京活动的场所。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安徽籍京官吴廷栋、鲍源深等人发起倡议集资,在京城修建一所安徽省大型会馆,即北京安徽会馆。他们的倡议当即得到安徽籍京官和淮军诸将领的积极响应,并且还得到了当时的湖广总督李鸿章的支持。有了李鸿章的支持,安徽会馆的建设工作异常顺利。同治七年(1868年)以李鸿章为首的安徽籍官员和淮军将领纷纷解囊捐款,不久即捐银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两,洋钱三百一十八元。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北京安徽会馆开始修建,到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完成。建成不久又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和光绪十年(1884年)进行了两次扩建,扩建后北京安徽会馆占地九千多平方米,这在当时京城众多会馆中是规模最大的。

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京安徽会馆因西邻泉郡会馆燃放鞭炮导致失火,大部分房屋建筑毁于火中。为重修北京安徽会馆,李鸿章再次倡导捐款,淮军诸统领与各省府州县的安徽籍官员亦纷纷捐款。重修后的北京安徽会馆较之以前更加规模宏大。北京安徽会馆从修建到扩建直至失火重修一直得到了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他不仅为北京安徽会馆多次捐款,而且在会馆落成时欣然提笔,写下《新建北京安徽会馆记》。会馆重修时又写有《重修北京安徽会馆碑记》。

北京安徽会馆建成后,楼台亭阁、雕梁画栋无不显出富丽堂皇,气宇轩昂之势,在京城会馆中堪称一绝。整个会馆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各路皆为四进,共九个套院。各路庭院间以夹道相隔。会馆最北部为一座大花园,花园中有假山、亭、阁、廊榭、池塘小桥等。中路为聚会、议事、祭祀的场所。主体建筑为文聚堂和戏楼。东路为乡贤祠、有思敬堂、奎光阁,东夹道设有箭亭。西路为接待居住用房。北京安徽会馆是北京城区罕有的园林式建筑,馆内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与南方苏杭一带的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建筑上独具特色。

二、一位李鸿章,半部近代史

北京安徽会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建成了占地为九千多平方米的“巨无霸”型的会馆建筑。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有人骂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还有人将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早年李鸿章并不得志,首次参加科举落第。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拜入曾国藩门下学习。在曾国藩的指导下,学问精进,终于通过科举考试,从此走上仕途。李鸿章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是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咸丰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李鸿章回籍办团练。李鸿章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取得赫赫战功。李鸿章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创建了自己的军队——淮军,淮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在2年内由六千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同治二年(1863年)和三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转战镇压了捻军。随着李鸿章战功不断增加,其势力也在不断增强。以李鸿章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为成员逐渐形成了淮系集团,成为当时朝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集团。

李鸿章是清朝中少有的具有世界视角的官员,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李鸿章逐渐感受到了“洋务”的好处,他购置洋枪洋炮,使用新式的西方武器,成为他与太平天国作战取得战功的重要保证。在购置洋枪洋炮的过程中,李鸿章发现,购买一万发子弹用银1两,购买一枚炮弹是19两白银,而其成本根本不值这些银子。李鸿章就想凭什么白花花的银子让洋人挣去,如果我们不从洋人手里购买,而是自己生产,那不是就能节省许多银两嘛。于是李鸿章主张兴办洋务,他提倡中体西用,希望以兴办洋务达到自强的目的。在整个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以后,李鸿章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军用、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由官督商办逐渐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认为在地下埋设电缆,会断了龙脉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李鸿章经过调查研究后得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绝不能让洋人开办,他一方面不允许洋人开办电报业务,一方面着手成立了中国自己的电报公司。

李鸿章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提出选派中国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回来报效国家。李鸿章的主张得到了恭亲王奕的支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年龄10到16岁,被称为留美幼童。他们到美国后从小学、中学一路读到大学,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开办洋务急需的学科。后来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其中就有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等。

清朝所有与外国打交道的事务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官”。而李鸿章这个外交官可不好当,每当这个巨大的帝国走到毁灭的边缘,李鸿章充当的都是“救火队员”的角色。因为他是“救火队员”,他不得不尽力斡旋于列强无底的欲望之间,弱国无外交,他又不得不一次次在屈辱的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而被世人骂为卖国贼。根据资料不完全统计,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一生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中法新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日《辽南条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中俄密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无不把中国拖入悲惨的境地,而李鸿章也就成为了国人发泄愤怒的“替罪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逝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7日(辛丑年九月廿七),在其去世之时俄国公使还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去世后,《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亦写出《李鸿章传》曰:“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李鸿章第一次来北京时,写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李鸿章怀揣着梦想步入仕途,也许从一开始他就预感到自己的人生将是一部有争议的历史。

三、安徽会馆为什么会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1.戊戌变法及其准备工作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是指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新政,到9月21日共计103天。雄心勃勃的光绪皇帝不断推行新政,但是遭到了保守派的不断阻挠,他下发的关于新政的诏谕全成空文,维新派与保守派形成了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局面。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光绪皇帝在密诏中感叹道,“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八月初二日,光绪皇帝又由林旭带出第二封密诏,命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人接到密诏后,失声痛哭,誓死搭救皇帝。他们决定孤注一掷,实行兵变,准备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还政于光绪皇帝。于是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恳求袁世凯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袁世凯当即表示效忠光绪皇帝,可是却连夜向荣禄告密。三天后事情急转直下,八月初六日晨,慈禧太后突然临朝训政,囚禁光绪皇帝,捕拿维新派人,杀害六君子,戊戌变法遂告失败。

戊戌变法虽然只进行了103天,但是其准备工作寻根溯源要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公车上书”开始算起。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进京赶考的举子在京听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后愤恨不平,即组织“公车上书”,但是最终失败。于是康有为等人总结经验教训,认为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可达到富国强兵,民族中兴的目的,为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康有为感觉到要变法,必须了解西方,以宣传为要。于是他就想组织学会,以宣传维新思想,争取官吏与士大夫对变法运动的支持。而维新派另一骨干陈炽以为“办事有先后,当以报先通其耳目,而后可举会。”康有为同意他的想法,于是在设会之前,先行办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17日,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在北京安徽会馆创办。11月又创办了强学会,强学会又名译书局,也叫强学书局或强学局,“日以翻译西书,传播要闻为事”。强学会每10日集会一次,每集会必有演说。强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当时众多维新派的仁人志士云集于北京安徽会馆内集会演讲,共商国是。

2.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会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知道当年戊戌变法的主力是汉族官员和各省参加会试的考生。清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政策。满族官员居住在内城,汉族官员居住在外城。很多汉族官员为了每日上朝方便,大部分居住在离内城较近的地方,如前门或琉璃厂附近。各省参加会试、乡试科举考试的考生到京城大部分住在本乡本土的会馆,这些为方便学子住宿而建的各地会馆,也大多选址建在离内城较近的前门和琉璃厂附近。安徽会馆在琉璃厂以南,以步行计算路程在10分钟之内。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二人和其他的维新派人士也大都住在安徽会馆附近。康有为从光绪八年(1882年)来京参加会试,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居住在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光绪二十年(1894年),22岁的梁启超入京,就住在了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中。当时他住在会馆中院的三间北房中。梁启超将此屋称为饮冰室,他亦自号为“饮冰室主人”,其所著文集亦名《饮冰室文集》。此外,谭嗣同住在北半截胡同,夏穗卿住在贾家胡同。从这几条胡同走到安徽会馆大约半小时的路程,应该说是比较近的距离了。从地理角度分析,安徽会馆是比较理想的集会场所。

3.安徽会馆与众不同的“功能”

北京的会馆大多是各省为解决应试举子在京食宿问题而建的“试馆”,还有一些是各省工商业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协调工商业务,或相互联络感情,或应付同行竞争,或排除异己等原因,为经常集会、议事方便而建的“行馆”。北京安徽会馆建成后的用途却与京城其他会馆不尽相同,它既不是“试馆”,也不是“行馆”而是专供安徽籍的淮军将领、达官贵人们在京活动的场所。安徽会馆规定只接待在职的州、县级官员和副参将以上的实权人物,因此堪称朝廷新贵的“俱乐部”,这在北京会馆中是颇具特色的。据称李鸿章等曾在此频繁集会,并接待外国使臣,北京安徽会馆又成为安徽籍京官在京活动的重要政治场所。康有为等人看重的也是安徽会馆重要政治场所的功能,在安徽会馆组织活动,可以更能接近朝廷中的当权派,取得他们的支持。此外,安徽会馆内部地方宽敞,适合维新变法的人员集会。

4.李鸿章支持维新变法

最初,李鸿章对维新变法也是从不支持到支持的发展过程。其转变的原因就在于《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等等。这个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内容甚至在很多列强看来都是无法忍受的,而敦促日本修改。《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提出维新变法。李鸿章亦视签订《马关条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并倾向变法。他还极力劝说光绪皇帝变法自强,据说慈禧太后曾拿出有人弹劾他是康党的奏折给他看,没想到李鸿章说:“若旧法能强国,吾国早已强矣。即变法则为康党,臣罪无可逃,臣实是康党。”

李鸿章对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十分支持,康有为创建强学会,李鸿章自愿捐金两千入会,《强学报》创刊李鸿章亦捐金一千。但陈炽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乃是天下之罪人,他的捐款不能要,于是拒绝了李鸿章。而李鸿章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康有为等人,反而是在朝廷中处处袒护维新人士。乃至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李鸿章给伊藤博文写信要求保护梁启超,并且还给梁启超写信进行安抚。李鸿章被朝廷调任两广总督后,慈禧太后命他掘掉康有为的祖坟,李鸿章也是以种种理由搪塞过去。

可以认为有了李鸿章的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才得以以安徽会馆为策源地,逐渐发展起来。

四、安徽会馆现状

一百多年过去了,安徽会馆富丽堂皇的建筑逐渐成为普通民居,华丽不再,而安徽会馆原有建筑中仅存的戏楼保存完好,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安徽会馆昔日的风采。

在北京安徽会馆的建筑中,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据记载,安徽会馆戏楼南北向,戏台在南面,后接扮戏房,其余三面为楼座。建筑采取双卷勾连之悬山式屋顶,东西两侧各展出三米重檐,形似歇山。北京安徽会馆的戏楼与正乙祠、湖广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被合称为“四大戏楼”,蜚声京城。清末徽班进京,三庆、四喜等四大徽班在京都立足,曾借助北京安徽会馆。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徽班三庆班及名角程长庚、刘赶三等常在此演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也曾在此登台献艺。

1984年北京安徽会馆的戏楼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6年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会馆李鸿章安徽
李鸿章
一岩九饮会馆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