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备五务”提高中职教师短期下企业实践效益

2015-05-30杨大成

职业·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作任务企业实践调研报告

杨大成

摘 要: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三备五务”,即备专业、备企业、备学生和五个工作任务:一次企业现场会、一个生产工艺过程、一个工作任务、一次经验交流会、一份调研报告提高中职教师短期下企业实践效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参加企业实践,零距离接触企业现场生产,学习企业用工标准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了解所教专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胜任一线生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企业实践 工作任务 调研报告

中职教师下企业实践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先进的工艺装备和专门的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快速提高教师企业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综合水平,从而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企业实践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长期一般为6个月以上,短期为1星期之内。近3年来,笔者学校积极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每年暑期到企业实习锻炼3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需求出发,将暑期教师下企业实践指定为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项目,有利于教师专业快速成长。但部分教师参加此项活动,仅仅为了能够获得24学分,消极被动。再说连续三年,早已疲劳,得过且过,效果越来越差,甚至给承担实践任务的企业方造成不良影响。

1.任务要求不高,缺乏科学准确评价

每年实践结束以后,每位参加实践的教师都要提交四份材料。

(1)一张高质量的个人现场生产实践岗位照片。

(2)一张带有企业背景的小组合影照片。

(3)一份由企业书写鉴定意见并盖章的实践考核表。

(4)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

4份材料完成并及时上交,学校认定教师该次实践顺利通过,报区教师培训中心核发24学分。这样简单评定,肯定不能科学准确地评价整个实践过程的质量,多数教师实践热情也自然会慢慢消退。客观上,企业实践时间实在太短了,走马观花,体验没法深刻,想让教师结合下企业实践,针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学生培养、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等,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

2.实践目标不明,缺少针对有效指导

3天企业实践,对没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来说,很难一下就适应岗位工作任务,虽然学校要求企业采取“一对一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但是也只是书面上的形式要求。一般来说,企业师傅忙于自己工作,很少有时间耐心细致地对前来实践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多数教师也只是跟着师傅做个帮手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似懂非懂,等到有点感觉,刚刚入门、兴趣渐浓时,时间到了,实践也将结束,体验哪里会深刻?

二、教师下企业实践改进措施

3天时间真是太短了,想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深刻感受生产实践,相当困难。唯有扩展实践时间和空间。建议在实践前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多做与实践有关的准备工作,实践时,按照任务要求,专心致志、有条不紊地完成各个项目,实践结束后,把整个实践取得的成果和心得撰写成调研报告或论文,将实践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获得的专业技能融入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教师下企业流程见图1。

图1 教师下企业流程图

1.备专业,厘清学校专业设置情况

企业实践前,应有意识地浏览校园网主页,全面了解学校概况、发展方向、开设专业和新增专业等,联系自身专业和所教学科,认真细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区域经济和优势产业,清楚把握本专业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课程结构等内容。

2.备企业,摸底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上网百度,提前了解企业的基本面,如企业生产规模、销售额、近2年生产总值和利润、主要产品、生产设备设施、员工规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情况,还有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企业法人和实践联系人等,以方便联系并能尽快适应企业生产。

3.备学生,跟踪毕业生就业发展状况

学校偏爱行业前景好,薪资待遇佳,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优企业或成长型企业,来安排学生实习就业。可通过查阅收集毕业生工作联系表,清楚有哪些毕业生还在这家企业就业工作,可以顺便做个跟踪回访。

4.召开一次企业现场接洽会,全面了解企业组织架构

实习开始时在企业召开一次现场接洽会,邀请企业领导、人事主管和技术人员与全组教师一起参加,认真听取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情况、组织架构和企业对本次实践工作计划安排的介绍。会上教师可以采访企业,请教一些与专业教学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和薪酬水平等具体情况,准确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些具体要求。

5.熟悉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了解现代企业生产方式

企业根据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会编制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架构。如销售部、人力资源部、产品研发部、制造部和质量部等,每个从业人员无需也不可能对所有岗位都有工作经历,中职学生一般从事一线技术生产,教师企业实践也应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或者是一条生产流水线,切身体验现代企业生产方式。

6.从事一个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企业生产任务是由一个个岗位工作任务组成的。进入车间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分配到合适的生产岗位上,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并承担的工作责任,这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核心内容。经过岗位生产,可以和同组教师一起分析概括与岗位生产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相一致。

7.举行一次下企业实践经验交流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整个企业实践活动会因专业和企业不同而分成几十小组,每一组由6~7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组成,每一小组的企业实践体验和收获也会因专业、企业和教师不同而不同,因而实践结束以后,学校应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共享成果,学习彼此的优点和特色,扩大收益,也可发现许多问题,不断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各项管理制度。

8.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明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下企业实践可以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技能,帮助教师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应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和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在实际生产中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都可以作为调研报告重点内容提炼总结。

若是青年骨干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一般为半年以上。那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成长计划,每天要做好实践记录,主持或参与一项企业技术研发,在收集、整理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准备编写一本适合中职学生学习,体现促进就业导向的校本教材。

三、小结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 “零距离”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桂众,倪国兴,黄威.中职的力量[R].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周汉民.上海职业教育蓝皮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工作任务企业实践调研报告
数字视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种类型整合研究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知识产权案件在审判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调研报告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思考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培育改善文化和成本文化在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