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2015-05-30伊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提高策略小学科学

伊华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育部门的要求,积极的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育质量 提高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其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度,如果不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该对小学科学这门教学学科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以下是本文对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小学科学的教育质量,其主要是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知识,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具有较大的学习潜能,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教师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教学观念以及师生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应该领悟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按照新课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主动与学生交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感,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发言,当学生的发言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批评,应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就答案存在错误之处进行引导,此时,学生会感觉到教师非常亲近,进而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尊重,在课堂的学习中才能够更加的轻松和愉悦。另外,教师的教学情绪非常重要,当教师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就应该面带微笑,用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壓力与紧张感,进而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具体教师应该从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两个方面着手,其中,课前预习时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是预习的重点,首先,需要学生将预习内容梳理一遍,然后,针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做上记号,最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而课后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更好地巩固新学习的知识,加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记忆,主要方式是为学生安排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相应问题进行练习,学生通过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督促,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因材施教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与方式,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达到针对性的教学,具体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所有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优等生为一类,中等生为一类,后进生为一类,对于这三类学生,教师应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给予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对于中等生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探索,对于后进生要求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分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由于教材是多年一更新的,其中有很多科学知识较为落后,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展。另外,太过传统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只有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新鲜感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对小学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因此,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在进行小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应设立一个小组长,对小组成员分配不同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小组长汇报讨论的最终结果,另外,分组时教师应该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与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分为一组,有利于帮助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当有不懂的问题时可以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共同探讨,相互帮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并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加团结,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当然,在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科学的教育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信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韦海梅,兰智高,王龙凑,夏学武.中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4(07):224-225.

[2]段发明,汤用莎,蒋燕,苏潇歌,宋炜路,王蕾,王超,张荔,张晓华,崔颖.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概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2(06):109-110.

[3]邢红军,陈清梅.从知识中心到方法中心: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转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15(06):142-143.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提高策略小学科学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怎样运用多媒体教好英语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