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5-05-30白立国
白立国
摘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为突出的学科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能力、意识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他们今后美术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阐述了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构建发散思维的教学情境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
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中以注重技法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也不能适应培养优秀美术教育人才、画家等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这样符合美术创作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具体到美术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美术的基本要求,只有创新才能有优秀的美术作品。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也就是创新的思想,每一副美术作品在创作之前,先需要产生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照猫画虎,很难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在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持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确保其思想是独一无二的;第二,创新理念。所谓创新理念,就是指要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将意识在思维当中转化为一个作品,这包括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等方面上,这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内容;第三,创新技能。创新意识要想转化为具体的作品,必须以技能作为桥梁,学生要在学习当中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要多练、多画,在实践当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技能。这几个方面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要想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当中,对小学美术教师的能力、素养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坚持教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美术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是学生自主产生的,并不是在外界因素的帮助下产生的,这就意味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大胆提问、不断探索,养成求异的思维习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如在写生的时候,有的学生习惯性地画完就完事了,有的学生则能够观察到不同时间段景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创作,即便是写生所创作的作品也能够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维不能局限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技法上,要敢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相同的事物,将事物的另一面,或者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一面来展示出来,这样的作品能够让人看到创作者的思想,看到其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当然,多角度观察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小学生还不大适应,对他们来说有时候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比如说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展示某个物,让小学生进行远近距离的观察等。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生活当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画下来。
2.构建发散思维的教学情境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所谓的发散思维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的自己的思维去想、去思考、去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其创造一个发散思维的情境。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构建起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现在一些研究表明,创造性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灵光乍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作为学生艺术的交流者,而不是作为一个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不能过于苛刻的要求学生,要帮助学生亲近美术,消除学生思考、创新的障碍,尤其是要培养学生浓郁的美术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有探究、创新的动力,不要习惯性的运用批评的语言,而是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将美术学习搬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的美景是无限的,教室当中的景色是有限的,如果长期在教室这个环境中学习美术,会让学生感觉到厌倦、压抑,即便是在画室当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在室外教学,在大自然当中,每个学生看到的、体会到的都不一样,自然在思维上也会有差异,这会极大的激发他们创新的思维和积极性,对学生美术能力的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创新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否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良好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创作当中有一定的创新,遭到老师的否定的话,将挫伤学生创新思维和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美术兴趣,一个未来的大画家可能被扼杀在摇篮当中。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动手能力、积极性、技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要综合考虑不同天分、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进步的学生坚持表扬、鼓励、警示为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退步的、日常学习当中表现不好的学生,也应该通过鼓励式批评的方式,让其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习的专注度、努力度,积极性。尤其是对能够大胆的的进行创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学生,要重点进行表扬,利用竞争机制激起其他学生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創新思维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让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为其将来美术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建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庄丽娜.浅谈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