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我军后勤保障的中坚力量
2015-05-30高东广徐克州
高东广 徐克州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始终把建立根据地问题作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提出来,并给予高度关注。他认为,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支持长期的游击战争。毛主席还提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问题。这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根据地是抗战后勤保障的一个战略问题。毛主席指出,各个根据地上的游击战争必须极力向其根据地的四周发展,同时即发展了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这是十分必要的。为什么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个战略问题呢?它对于抗日游击战争的物质基础有什么关系呢?它对于人民战争后勤又是具有什么意义呢?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就是其物质基础要完成由弱变强由劣变优的转化。根据地正是为这种转化提供了条件。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对革命战争后勤来说,本质上也还是解决抗日游击战争的物质基础问题。李维汉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建设简述》(1944年6月)中就说过,边区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总后方,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粮草动员,保证军队供给。这种动员,首先就是发展边区的经济。他说,我们要生存,要抗战,就不得不自力更生,集中力量于发展生产。我们设立银行,发行边币,也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生产以支持抗战而采取的措施。由于边区的党和政府抓紧了边区的经济建设,在皖南事变后的最困难时期,边区的人民交了20万石救国公粮,2 600万斤公草,以解决边区部队的人马之需。为了贯彻战时财政“以军事支出为第一位”的方针,军费在边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之大,也足可以显示抗日根据地对人民战争后勤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据资料,1937年10月至1938年12月,军费在边区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28.3%,1939年为54.65%,1940年为55.89%, 1941年、1942年各为10%多(这两年由于部队生产自给,军费相对减少),1943年为44.2%,1944年为45.8%,1945年为48%。正如贺龙元帅所说,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泉源,在准备反攻力量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如此,其他抗日根据地也是如此。
根据地解决了粮食问题,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邓小平在总结太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时指出:“我们确定了发展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打破敌人封锁、建设自给自足经济的基础,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战时粮食普遍缺乏。我们处在农村只能以农业生产为主…,我们有了粮食,不但军民食用无缺,而且可以掌握住粮食和其他农业副产物去同敌人斗争,并能换得一切必需的东西。”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当然也就有了抗日游击战争的物质条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于根据地的党和政府执行了正确的发展经济的政策,使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采用征收救国公粮的办法,解决根据地军队的给养供给问题。仅到1939年秋,根据地的征粮任务就已完成原计划的87%;冀中区公粮征收达4950万斤,可供3万人吃3年。这就为晋察冀地区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聂荣臻元帅为之动情地说:“晋察冀人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而可靠的供给部。群众不仅供应部队吃的、穿的,还负责物资方面的储存和保护。例如,每年我们都通过边区政府,征集一大批公粮。这些公粮需要多少仓库储存啊!在敌后,我们不可能建立这样多的大仓库,就是有能力建起来,还有敌人经常‘扫荡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就依靠群众解决了这个难题。每年征集的大批公粮,我们并不集中起来,就分片储存在某些村子里,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我们的粮仓。部队每到一个村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找到粮秣主任,拿出边区政府发的粮票,就可以立刻得到所需要的粮食。有史以来,军队筹粮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句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就不需要‘粮草先行,到处都有我们的供给部,这是人民群众的一大创造。”晋冀鲁豫根据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也日益充裕。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每年财政总收入,按小米计算约3.5亿~4.5亿斤之间。以1938年财政收入为100,1939年财政收入为300.54,1940年财政收入为53.34,1941年为2747.15。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军费开支占边区财政总支出的90%左右。
根据地解决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后勤保障问题。为革命武装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边区财政的充裕,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游击战争,为革命武装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彭德怀元帅曾经说过,“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他们在敌人封锁分割、战斗频繁、堡垒林立的环境中,建立了累进税、出入口税,建立了银行,发展了生产,与敌人作了有声有色的经济斗争,保障了8年来抗战的物资供给。”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如此,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也是如此。华东地区各抗日根据地,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基本上解决了新四军部队的粮秣、经费、物资等问题的保障,解决了革命战争的后勤问题,为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1940年12月2日,中原局在《关于华中根据地内的财政经济工作建设对各地区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根据地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于长期供给与补充敌后抗日部队的财力、物力、人力,否则根据地就无意义。”这就清楚地告诉了人们,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后勤中的伟大意义和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华中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新四军的粮食给养的保障获得了可靠的来源。例如,仅1940年上半年,在皖东地区的新四军,募集救国公粮就达424万多斤。1943年,华中地区实际征收的大米就达128.4万担,小麦50.1万担,杂粮145.5万担,征收粮食代金9677.2万元。華中新四军的粮食等的供应主要依靠各抗日根据地自筹自供。新四军从开辟华中抗据地之始,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财经工作,陆续建立财经机构,加强了金融、税收工作,为抗日游击战争充裕财政。陈毅代军长曾说过:“本军担任敌后任务,经济待遇不能自存,不能不借敌后资财民力,以效命抗战。”仅以1943年为例,整个华中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就达11.2亿元,支出8.9亿元,尚有结余。这也就从经费上保证了新四军的物质需要。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10余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上都是在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基础上,解决了我抗日游击战争的后勤保障问题,为我抗日游击部队在极为艰苦卓绝的时期,战胜凶恶的日寇创造了克敌致胜的物质基础。总之,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与国民党军队以及全国各族英雄儿女,形成强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从而撑起了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的最后胜利。
(高东广系总后学术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徐克州系后勤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