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监理方法探讨
2015-05-30徐江华薛建峰
徐江华 薛建峰
摘 要:文章结合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监理工作情况,对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监理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对开展测绘监理在测绘项目实施中具有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理;三控制
引言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综合利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该普查项目引入测绘监理机制,由第三方对项目实施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理,保证普查成果数据整体质量和普查进度。文章针对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监理工作中,所监理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总结。
1 地理国情普查监理内容概况
依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 规定的1∶10000标准比例尺地形图分幅要求,常州市4385平方公里范围涉及1∶10000标准分幅数据215幅。监理单位依据普查项目和监理合同认真做好“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依照“一张图、一个标准、一个方案、一支队伍”的常州市国情普查实施模式,通过公开招標方式确定一家省普查办下发名录中的甲级测绘单位,开展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具体实施。协助业主与项目普查单位签署了普查合同、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组织编制了国情普查监理实施细则对国情普查进行全方位监理。对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及资格审核、软件测试鉴定、普查内外业作业过程等),投资控制,安全及保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理。确保按期提交普查成果,普查成果质量优良率达到合同要求,并通过省普查办的验收要求,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反映常州市地理国情信息。
2 地理国情普查监理方法
2.1 组建国情普查监理机构
为地理国情普查监理工作顺利开展,优化监理组织结构,我中心成立了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监理项目部,并任命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所有监理人员均通过省普查办举行的培训且考试合格;明确监理工作人员权利和义务及监理措施,依据国家、省相关规范要求,精心组织人员编制国情普查监理实施细则并报呈业主和省普查办审核批准,以便后续更好地指导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监理表格;记录监理日志,确保监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监理部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内容和性质,设立外业数据监理组,内业数据监理组及项目协调组。
2.2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合同管理
在业主和普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前,监理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三方会议,审核了普查项目合同文件,对合同中不清晰的条款进行明确和完善,普查项目实施中具体投资、成果质量和普查进度要求进行说明,维护了各方权益。
2.3 过程数据成果质量检查与阶段性专检
在普查实施过程中,对形成的部分过程成果进行检查,特别对内业数据采集和外业数据核查的部分成果进行盘站监理和成果数据抽检,形成监理检查记录。在普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普查单位整改并形成整改意见及整改回复。在国情普查一个阶段(区域)完成后进行阶段成果专项检查,根据相关规范和技术设计书对阶段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形成阶段(区域)监理报告,报呈业主,对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普查单位进行整改并做好相应整改后的跟踪检查。
2.4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控制
2.4.1 国情普查技术方案制定
协助项目普查单位进行普查技术方案的设计及修改,并协助业主组织相关专家组开展国情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评审。
2.4.2 地理国情普查人员及设备
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普查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对普查单位的人员、仪器设备控制方面,普查人员、设备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做好现场人员、设备是否满足本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需要的全面的考核。所使用的软件必须通过权威部门的鉴定,并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在普查实施阶段主要通过监督普查过程中管理人员及仪器设备的流动情况,对普查单位的现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设备等进行常态化管理和动态管理;严密关注普查人员、设备等进出场等情况来实现对人员设备的控制。
2.4.3 地理普查作业过程检查
在普查作业过程中,监理方认真开展旁站工作和过程数据检查,如发现普查单位作业情况偏离技术设计书要求,有权责令其停止普查工作,进行认真技术整改,并及时向业主提出书面报告。
2.4.4 国情普查首件成果检查
首件成果检查是生产组织、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一项有效措施,为全市地理普查普查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培养了合格稳定的普查队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依照省普查办要求,抽取4幅图作为常州市地理国情普查的首检成果,监理部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全面做好监理检查,验证技术设计书的合理性,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纠正。
2.4.5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预验收前监理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成果、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成果的各质量元素。主要质量子元素有空间参考系的正确性、时间精度的符合性、逻辑一致性、采集精度与位置精度、分类精度与属性精度、完整性与表征质量以及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样本完整性、数据与结构的正确性、地面照片与遥感影像实例等有关内容。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计算机程序检查;二是内业人机交互检查;三是外业核实检查和资料核实检查。依据各个质量子元素对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普查单位进行认真修改,以提高成果最终质量。
2.5 地理国情普查进度控制
按照普查项目合同及设计书要求,结合普查单位的作业现场,过程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工期计划执行情况,并对每月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管理系统中上报进度进行全过程监理,确保按期完成普查进度。
2.6 地理国情普查安全生产及保密
主要对普查单位人员、设备、成果数据进行监理,在每次监理例会及盘站监理过程中对普查人员强调“人身安全、仪器安全、数据保密”,抽检普查单位的安全保密措施。在本次国情普查中涉及到大量国家机密信息,对成果资料保密进行全范围监理,签订相关保密协定,至今未发生泄密事件。
3 测绘监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建设的日新月异,开展地理国情普查会为国家发展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奠定基础和保障。以常州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监理为例,实行测绘监理制度,在同等的投资条件下,更好在合同期限内提高测绘项目成果质量。使得测绘项目成果质量更可靠,投资更科学,进度更可控,保障测绘项目实施更畅通。
参考文献
[1]孔祥元.测绘工程监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季飞.测量监理制的探讨[J].当代建设,2003(3):21-22.
[3]周震,等.三等水准网建设工程监理方法探讨[J].现代测绘,2014(4):20-21.
作者简介:徐江华(1981,8-),男,江苏省丹阳市,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