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30傅文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5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对策分析问题

傅文武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个时候,建筑施工质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施工管理工作是提高施工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入手,简单论述了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与同行业学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多,相应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也成为关键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笔者简略谈谈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列出改进措施,与同行业学者共交流。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核心工作,施工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严格的管理流程,不但利于施工流程的顺利执行,促进施工质量保证,也能够通过管理制度控制,尽量减少原材料、资源等的浪费,节省了施工成本,也对施工质量起到管控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管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筑企业领导开始严抓施工管理。施工管理的提高对于整个施工项目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影响着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体现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但作用最显著的还是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支配和协调人力、财力、物资、设备等各项资源,只有协调管理好各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让其发挥最大效用,才能使施工过程更顺利,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这些资源不能协调好,不能使各项资源作用最大化,那施工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质量。二是影响工程的效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固然很重要,施工工程进度也同样重要,一般的施工合同中都会规定施工周期,什么时间完成施工并交工,如果延时完成都会有相应的赔偿内容,这样就给建筑工程企业带来损失。施工管理工作能有效协调各项资源,同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设计、图纸、人力与物力资源等,使得施工工作能按计划执行,保证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三是影响综合管理水平。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首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对于建筑施工工程有着重要作用,即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合同要求,同时,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保证也有重要意义。只有充分发挥施工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设计阶段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题

设计阶段对于整个施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也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不好的设计方案,就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多项问题,迫使施工停工,修改设计方案,再研讨等,这样即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施工进度。总之,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工程有着重要影响。虽然设计阶段对于施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企业或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设计过程不重视,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稍显随意,缺少招投标过程,或是严格的评议过程,使得施工设计方案执行困难,或是未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招投标阶段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常来说,招投标工作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成本的一项措施,招投标工作一般都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企业招投标单位互相串通,更严重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建筑相关资质的企业也能承包到工程,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 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原材料采购不合格,或是运输过程中引发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导致最终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施工管理过程首先要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制定适宜的采购监控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使用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验证。其次,要加强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使用过程中严格按使用方法使用,并按贮存、运输要求进行管理,防止使用过程中变质,降低使用效果。例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就要进行防水处理,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出现离析现象。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对材料进行管理。

2.4 监管不到位

监督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如果监督管理不到位,那么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工程的监理制度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监理的情形却不是非常理想,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造成了质量责任不清,一旦后期发现质量问题将很难补救。

3 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措施

3.1 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阶段管理是施工管理效果提高的源头,所以加强施工管理过程首先从设计阶段入手。设计过程要尽量保证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性与社会性的价值并存,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招标工作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注意招标工作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作弊,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3.2 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为了使招投标工作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对执行招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作弊;其次,招标单位对于投诉单位的资质、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市场信誉等各方面信息都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中标方,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还可以诉讼于法律,以维护企业权利。

3.3 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在材料的采购、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应该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3.4 加强现场监管

监理制度是建筑施工当中重要的一项制度,其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工程的施工状况、理清责任关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理想的监理效果,发包方应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启岭.试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林业科技情报,2010(2).

[2]李季,张涛,熊宝成,等.从建筑施工伤亡赔偿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3]朱启岭.浅谈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10(3).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管理对策分析问题
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常见问题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综述
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