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古今释义

2015-05-30黄秋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异端中道小道

黄秋华

【摘要】《论语》为政篇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句的释义历来有争议。归纳看来,不同释义的产生很大原因在于译者对关键词语“攻、异端、已”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释义。本文重在梳理古今译本对这“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不同阐释,并试着找出不同释义形成的原因或释义背后的意义。

【关键词】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释义  原因  意义

一:古今释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释义,攻,击也,又引申为“治”,所以有攻击与专治两重解释。异,分也,表示有分别之意,不同于自身。端,物初生之题也。结合起来,“异端”一词便有了异于自身的他技、极端主义、非圣贤之道的三种解释。他技是相对于以自身所执为大道而言的小道;极端主义为偏于一端,不走中道的意思;而非圣贤之道具有邪、不正当、不正确的意思;而“已”,在句子中便有了作为动词的停止与语气词的两种用法。“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据天文本论语校勘记,“已”下有“矣”,古本、唐本、金藩本、正平本同。 总结古今释义,关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阐述大体有以下六种释义:

一:专注于极端主义,这是有害的。赞成这一释义的有宋朝的朱熹,“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功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为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为害甚矣。‘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所以其害为尤甚。学者当如淫声美色而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与这一解释相近的还有批林批孔时期《<论语>批注》的“攻,攻读,钻研。异端,不同的主张。孔丘所说的异端就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学说。” 二:专注于他技这等小道,这是有害的。关于这一释义的说法为:“颜氏家训省事篇: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如此之类,皆得梗概,皆不通练以及论语后录:异端即他技,所谓小道也。小道必有可观,致远则泥,故夫子以为不可攻,言人务小道而致失大道。” 三:专向反对的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这一释义的支持者为:《集解》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 以及钱穆的“可见本章异端,乃指孔子教人为学,不当专于一偏,戒人勿专在对反之两端坚执其一所谓异途而同归,学问当求通其全体。” 还有,李泽厚也支持这样的观点:“盖异端者各为异端,彼此互异,唯执持不能同则悖,悖则害矣。” 四:攻击不正当、邪恶的议论,祸害便可消除。这一释义的持有者为:孙弈示儿编谓:攻如“攻人之恶”之攻,已如“末之也已”之已,已,止也。谓攻其异端,使吾道明,则异端之害人者自止。 杨伯峻也持同意观点:批评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会被消除。五:攻击极端不走中道的议论,祸害便可消除。持这一论点的是南怀瑾:异,就是特别的,不走中道的,标新立异的,怪异的。 六:攻击不同于自己的他技小道,这是有害的。这一释义的支持者为李零:“异端,指不是君子所为的小道,与异端邪说无关。原文的意思,就是攻击小道很有害。” 还有燕山大学的高迎泽、张瑾通过句法结构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释义。

二:释义的原因及意义

对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以上六种释义都有着它形成一种阐释的缘由及意义。其中释义一与释义四、释义二与释义六,釋义三与释义五是相对应的。在释义一中,朱熹把异端直接与美与丑联系起来,认为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时,佛、道是异端,对于正统而言,他们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邪恶的。这就很难怪宋以后的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基础了。而其实孔子生活的年代,佛与道尚未形成,连杨墨也没形成,朱熹这样的引证是有误的。 而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朱熹注四书时是很注重自身的心的主观性的。值得指出的是,他作为当时的一个大学问家,他告诫人们要远离淫声美色,确实又是作为知识分子背起醒世的担当,也是他释义的社会现实意义。社会现实意义也是释义四的态度追求。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盛行时,北大哲学系学子翻译的论语还是忠于经典的,不理智的是,他们把《论语》与孔子绝对化地当做了奴隶制度与专制社会阻碍新民主前进顽固势力,给他们戴上各种高帽,加以彻底的批判,从而让儒家传统受到最巅峰的破坏与扭曲。所以在此处的“异端”就“自然而然”地被解释为孔子眼里的新生民主阶级。孔子这样吃黄连,或许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当新生力量标榜自己的合理与文明而对“顽固”了两千年的文化加以拳脚时,谁更野蛮。

笔者认为,释义二的提出前提是: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不仅界限分明而且是被确定了下来的。在这种语境下,就不存在如今我们今天所说的专才与通才了。按照这样的理论,在人的精力有限前提下,只有专攻于书卷的人,才能有机会走向大道。而实际上,小道的理解仅仅是异于自身而已,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并无大小之分,所以释义二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存在很大不足的。释义三与释义五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无论是反对抑或被反对的一方,均为一端,一端即为不中,不中即不得全体;攻击不走不中道的思想做法,祸害便可解决。因而两种释义的最终指向都是以中为用。端,每一段的发端也。他们这样释义的立场便是基于儒家传统的中庸思想。这一种思想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第六)便体现得很明了。钱穆注释:孔子平日言学,常兼具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知音质与文,学与思,此皆兼举两端,皆《中庸》所谓执持其两端,则自见有一中道。中道在全体中见。仅治一段,则偏而不中央。故《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结语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因为在“攻、异端、已”等词语的不同意义,以及语法区别,形成了以上六种解释。释义一与释义四有其现实社会意义的原因与意义,释义二与释义六所折射的是关于社会专才与通才的讨论以及中华民族所强调的兼容,释义三与释义五是基于儒家中庸美学思想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年版

[4]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版

[5]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高迎泽、张瑾《“攻乎异端”解》,《齐齐哈尔学报》2013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异端中道小道
美丽的小道
何刚的诗
苏州博物馆西馆:过去与未来,唤醒穿梭窄巷小道的回忆
崇实黜虚:冯从吾“异端”观析论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异端审判所:线列战法
唐小道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