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2015-05-30王潇铭
王潇铭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始终饱受争议。每当大家讨论到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舆论各方免不了“唇枪舌战”。但是,从长远来看,简单的口诛笔伐是于事无补的。如今,中国的教育“病症”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展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这只是敷衍了事而已,更多的需要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法。所以,在该篇文章中,笔者将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结合自身经历、社会现象等方面,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细化,逐一解析。
关键词:教育 家庭教育 曲解 自身经历 错误现象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15-02
1 何为教育/所谓教育
“教”,从攴,从孝,“孝”,本义为全天在家侍奉父母,而“孝”与“攴”结合起来,则表示全天听命于老师;“育”,指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行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解释“教育”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教也。“育”,养子使作善。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教育和家庭之间的重要联系。“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便是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
如果说是“教”体现了教育和家庭的联系,那么“育”的含义又充分的说明了家庭教育存在的目的。我们不妨从这样的角度看待家庭教育的意义。
人类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的生物,家庭教育的存在,就是将一个有生物性的物种,先变成一个有思想,并且能够生存下去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第一意义是“生存”。这个就好比在远古时期,住在水边的人群,都会学会游泳和打鱼,住在山上的人群,便会传授给他的后代猎术一样。假使有一个人学会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他就会把这种方式传授给他的后代。如果说这个古人是为了传授给后代知识的话,倒不如理解成,他是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想出的一种办法。但是每个物种的家庭都会有这种“生存”意识的教育的,甚至一些个生物种群中的生存之道和人类是十分接近的,之所以它们的教育不同于人类,是因为人类在家庭教育中还有第二种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教人育心”,教化人的内心,并且可以使这种教育意义在社会上得到价值。所以当人和狼同样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图求生存而奋斗时,动物的教育我们称它为狼狈为奸,而我们的教育,却可以作满门忠良,精忠报国。这就是“教人育心”使得家庭教育更具有社会意义的表现。
2 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曲解
现代的家庭教育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大多数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生存”,即“生存教育法”。这种“生存教育法”的物质意义多于“教育”原本的实在意义。在过去的年代,我们不难看出,很少有人会真正地审视自己教育孩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而更多的家长们只是单纯地理解为接受教育才会有出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渐渐地占据了家庭教育的最高位置。如今,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家庭教育理念依然把“生存”放在第一位。
每当问到家长们关于现代教育的作用时,调查中的大多数家长总会不假思索的回答—— 为了就业。而仔细想想,在就业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从事的是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工作呢?当然是否定的。更多人的工作早已远离了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原因是社会上的工作和专业不符,很难对口。而当我们将同样问题转向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答案也大都离不开自己目前的“生存”问题—— 考试。现在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一开始便给孩子们的道路立上了“路标”,让他们在一个机械的道路上强制他们行走。这种没有快乐的教育意义在哪里呢?没有意义。甚至这些教育方式掩盖了一个孩子真正的优点,最终,使得整个社会教育变成一种物质教育。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荒岛余生》中的男主人公,他拥有高学历、硬知识,也有可以在商场上生存下去的经验,但他拥有的这一切“知识”在他真正面对生存的时候却不上用场。那么,类似于这种“假生存”的教育,教会了我们的孩子什么东西?我们的家长们辛辛苦苦地支持自己的孩子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却根本不会去想这些孩子所学习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怎样升华,所学到的知识是否可以有可用之地,而能想到的是未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生存。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教育现象已经普遍存在扎根社会,乃至深入人心。我们在感叹某些专业人士流失的同时,却又很少去反思过发生这种“教育意义”的原因。目前的家庭教育,它的出发点便是错误的,因为受到了“大风气”的影响,逐渐陷入错误教育的泥淖中。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家长们能够得到一个孩子,并且能够教育他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启发一个孩子的心智,解答他们心中的各种疑惑,并且传授给他们知识,得到他们的回音,使他们茁壮成长,这才是家庭的“教”。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到如何生存,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能立足于社会,这便是家庭的“育”。
然而简单的教育意义关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如何使一个孩子受教,也是重要意义的一部分。
3 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现象
3.1 家长教育方式分析
当代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大都扮演着家庭第一教育者的角色。而孩子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受教育的状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父母的权威性教育。这种权威性教育,指的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当一个孩子处在成长阶段的时候,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缺乏对事物善恶的判断力,从而进行一种权威性的干涉教育。这种教育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它能够使孩子在无法判断善恶的初级阶段中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过,随着孩子的成长,权威性的教育就不再具有它一开始的科学性,其弊病逐渐暴露。
首先,家长的权威性教育弊端体现在对孩子自身光芒的掩盖。很多家长往往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产生了盲目的“望子成龙”教育法。一些90后年轻人或多或少的掌握一门“爱好”,或者一门“手艺”,经过走访调查和亲身经历,这些年轻人在那个年龄段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艺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而大多数是“屈服于”家长的权威性,不得不接受这种“修行教育”。或许,我们的孩子正期望着自己可以像某个“世界金童”一样在未成年时便可以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球技,但又不得不安排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空余时间让自己去幻想,甚至未来还要担忧自己会不会在体能测试中猝死。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是没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的,他们的答案往往会遭到家长的否定。很多情况下,家长的主观臆断左右了孩子的爱好,或者可以说家长的想法决定了孩子的爱好。等到步入社会后,很多成年人在四处碰壁后便会选择一条新的道路走下去,其实孩子也一样。当一个孩子的想法多次得到拒绝之后,他便不乐意再次与家长分享这个想法,久而久之,家长便会觉得自己和孩子间缺少了交流,甚至产生了代沟。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家长的权威性教育思想主导了这类惨剧的发生。上帝关上了一扇孩子不想打开的门,但是打开了一扇可以好奇外面世界的窗户,当孩子正准备从在窗户上跳进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家长却因为怕孩子“受凉”,强制孩子关上了这扇窗户,然后命令孩子从大门进入。当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受到了伤害,他又怎么会有好的心情去和家长交流呢。
其次,家长的权威性教育思想,一方面也是来自于自身的真实经历。当家长的角色还没有变成教育者时,家长是不存在教育经验的。或许这些家长正坐着电梯从一个受教育者往教育者的改变。很多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可以说很多的家长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教育课程。那么他们的教育思路是怎么来的呢?没错,就是继承。家长曾经也是一个孩子,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家长上一代的教育思路,也就是爷爷外婆辈的教育理念。这种老式的理念加上现代家长的主观判断就占领了大多数家庭教育思想的最高地位。现代家庭中的家长很多使用着这种落后的“传承”思想,教育着现在最现代的孩子。打个比方,即使你用了上个世纪50年代性能最好的发动机,却依旧不能使今年最新款的F1赛车跑完全程一样。当然这不是全盘否定。家长原始的教育理论观念是很好的,但也要结合实际的真实状况进行改变。我们都知道雕版印刷术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但是现在学校的课本却不会再使用这种印刷术去复印课本了,这便是与时俱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如此。
3.2 教育中的交流问题分析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认为只有家长和孩子两个教育载体,却往往忽略了第三方因素的存在。
相互攀比—— 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之一。也是我提出来的第三方因素之一。家长希望用这种对比来鼓励自己的孩子进步,其实这也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是,这种在教育中的攀比,我是不提倡的。家长的盲目攀比是从主观出发的,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别人好的一面。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向别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方面进步,却严重的犯了一个错误。他们的这种攀比方法经常会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他人的长处作比较。并且会间接地告诉孩子他某个地方不行。所以说孩子的弱项不是被自己发现的,而是间接地被家长定性的。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被人弱点定性了,他便会努力的证明给家长看自己并不是那么弱。这看起来是一个好事。那么,往往不知道“满足”的家长们,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好的进步。于是接二连三的对比就来了。这样的大“分量”的对比,真的还会使一个孩子进步吗?这种看似“欲扬先抑”的教育手法其实会使很多孩子忘记自己的优势,邯郸学步,赔了夫人又折兵。更可怕的是,会让孩子失去了信心。
这里举一个夸张又黑暗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两个同样身份的人相互竞争,一个人得知另一个人比他自己优秀一点,他可能会虚心学习,然后想办法超越他,这是武侠小说里最常见的“十年之约”。也有可能拉拢他,使他跟自己共同进步,但是,一个人知道了有更多的同身份人比自己厉害太多,便会有第二种想法。没错,就是除掉他。既然大人们都很难做到从攀比中得到进步,我们又怎么期望一个孩子,能够更好的去辨别“大义”呢。
有的家长总是喜欢学习另一个“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或者从某些书上或者故事里体会成功家庭的教育方法。然后不假思索的照搬过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就是我对这种方法最后的评价了。
3.3 关于教育的心性论
说到家庭教育的第三因素,当然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了解大多都是来自第三方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同龄学生,他们都是教育交流的一种载体。但是这种载体交流其实有时真的很可怕,它不仅仅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甚至变相的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内心。这就是我想说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环境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人生而善良,之所以会变成一个恶人,是因为受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却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潜质。所以,很多的家长,甚至一些教育者(教师)都把这种心性认识加到了自己的教育中。他们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孩子却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很多的学生都受到家长的“交友令”,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下学习进步,同时也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拒绝一些所谓“坏”孩子的交友请求。而教师在教育时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带的优秀孩子可以更优秀,很多时候他们希望调皮捣蛋的孩子尽量不要破坏优秀孩子的学习环境。家长们会害怕自己的孩子如果和调皮的孩子做朋友,会不会也变成令人讨厌的调皮鬼。教师却害怕自己带出来的榜样会受到影响堕落。
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很可能在和平年代成为变态杀人狂,但同时,他在战争时代便有可能成为一个英勇冲锋的将军。这种特定的“时代”我们也许很难遇到。但是我们也许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坏孩子”生存的环境去引导他们学习,而不是通过强行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去进行所谓的“因材施教”。而这种以牺牲“坏学生”利益的“因材施教”是不值得推崇的。如果说成功的教育需要代价的话,这种来自学习的代价更应当由自己来承担。
再看看这些所谓的“坏学生”吧。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他们没有了学校的快乐,没有了对毕业的叹息。他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大多都充满了“恨”,或者说惋惜。他们的路更像是一直前进的,因为他们大多都不愿意去回忆自己曾经上学的经历。他们可以说是“被定性的孩子”,他们被决定着却又在默默地反抗着来自“心性理解”的标签。这些 “坏孩子们”可能就在身边,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却可以坚强到自己承去担这一切,而拒绝和更多的人交流他们的痛苦。这样的“坏孩子”还值不值得我们排斥呢。
我更希望孩子间的交流是没有其他东西干预的。有时我们只看到了孟母三迁的成功。却忽略了如果孟母没有干预孟子的交友圈,孟子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或者像鲁班一样成为另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如果孟子的后期发展方式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那么孟母三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个所谓的学习环境论又科学在哪呢。
没错。我的“如果”没有发生,所以没有办法去证实,那么,家长们的“如果”又该怎么去证实呢。所以我希望家长和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加上自己的“心性”去评价一个孩子。而是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环境。
4 结论
当代家庭的教育问题分析,主要是为了分析现在每个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希望这些来自另一个角度的问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注视。从而找到更完美的家庭教育方法,解决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为了给我们未来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使我们的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