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对于人际沟通主体的影响
2015-05-30樊延王钰
樊延 王钰
作者简介:樊延(1991.11-),男,汉,陕西西安,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人口与区域发展。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以腾讯微信为例探析新媒介对人际沟通的影响。经过探讨发现新媒介对人际沟通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从人际沟通主体的角度来看,新媒介虽能够增进自我认知,使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更加顺利,同时占用了个体的闲暇时间,其即时性的、零碎化的特点也造成了沟通主体的只停留于现在且碎片化的思维,不利于个体的独立思考,瓦解了主体性;从人际沟通的双方来看,“超真实”的虚拟情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格局,扩大了社会交往的时空范围,使沟通这一过程更加便捷,加强了原有的强关系,拓展了弱关系,增大了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媒介;人际沟通;微信;沟通主体
一、新媒介对于人际沟通主体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习得了生活的技能和文化的属性。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即个体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质的总和。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
早期的自我概念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互动和交流的成分,但随着人们对自我理解的加深,自我开始被描述成变化的、开放的结构,而非静止的,独立于人的社会实践之外的一个实体。最早提出自我的互动特性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他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个人的自我只有在与其他个人的关系中才能被感觉到”。人的社会性的基础是“社会自我”。它包括三个方面:“对别人眼中我们形象的想像,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像;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在库利之后,美国社会学心理学家米德提出“自我”概念,他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自我感”,人和自己的交往过程就像自己和他人交往一样。在其中,“交流”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说,“我们所称的‘交流的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提供一种行为形式,使有机体或个体可以成为他自己的对象”。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方面,“主我”和“客我”。①“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值得是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角色期待,代表自我的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的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个人通过观察、自我反思,进而获得的部分。
微信这一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的社会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人人都成为信息中心,一方面,人们通过微信发布关于自身的实时动态或关注的事件,并通过他人的回复来了解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以及他人对某事件的观点、立场,以此为基点,经过自身的反思和领悟,在接下来的互动中更好地在自我交流中扮演他者的角色,从他者的角度看待事件,更好的把握在沟通中他人的期望,以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②在微信中,人们与各种不同的角色交流,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复杂的角色。另一方面,微信中的情境是虚拟的而非传统的面对面互动情境,个体与他人的沟通情境不同,因此无法准确理解他者在另一个情境下的感知无法,得知他者的确切期待,导致对自我行为指导阻碍,不利于社会化进程;此外,人际沟通中他者对于主体出于善意或者利益的考虑而不能做出其真实的态度、评价,也给自我认识带来困难,影响个体的社会化。
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新媒介对与人际沟通主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他既能通过其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进行实时沟通、互动,丰富个体的自我认知,不断完善自我。与此同时,新媒介的虚拟沟通情境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出于利益或善意的考虑,都增加了个体对自我认识、自我判断的难度。
二、新媒介对人际沟通主体时空观念的影响
新媒介的不断发展是在现代化这一背景下实现的,现代交通、讯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原有时间、空间结构的限制。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以“现代性”的概念出发,从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关系中,论述了现代性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并且主要是揭示个体意识或人们心理结构上的变化。他认为,“时空分离”既是现代性的动力之一,又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体验。在所有文化中,都存在某种时间计算的既定模式及为自身空间定位的方式。③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通讯技术、现代交通,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展,人们的时空观念以及时空存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人们凭借着现代媒体和交通运输工具,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存在的时空范围,而且遇到了越来越广阔的自我和他物都可以“不在场”的“虚空”。④
微信的出现既是时空分离的表现,也是时空重构的表现。虽然微信的出现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新媒介的出现也是向传统人际沟通方式的回归。从书信到广播再到电话,这些传统媒介完全脱离了自我或他物“在场”的沟通情境,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媒介开始向传统人际沟通情境的人性化回归。
此外,微信所特有的LBS定位功能更是对传统时空观的一大颠覆。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此功能个体可以在流动的空间中与同一地理区域(一般为半径两公里的交际圈)的人进行交流,实现了即便在户外也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封闭空间”,扩大人际沟通的时空范围,并可以随时与他人构建“不在场”的社会关系,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交可能。⑤
三、新媒介对人际沟通主体的异化
“异化是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引来的概念,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活动结果作为从母体中分化出去的异己力量,成为制约、压迫和损害母体的对立物,尤其指人的活动结果同人生命活动的对立与冲突。”异化理论是反思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认为工业社会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自由性丧失,人的个性特征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排斥与压抑,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机器的奴隶。就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在其《健全的社会》中,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指出“人作为生产机器的一个齿轮,成了物而不是人”。⑥马尔库塞也在其1964年出版的《单面人》一书中认为文化工业是向大众提供了一种“虚假需要”。这种需要只是一种物质的需要,他是和人们所追求的真正的需要如创造、独立与自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我实现等相背离的。⑦
在传统的印刷媒介时代不论是书籍、报纸还是杂志,其文本都具有完整性、连贯性和统一性的特征,读者的阅读思考也是条缕分析式的、深入琢磨式的。微信这一新媒介的使用多是人们用于打发零碎的时间,如坐公交车、工作空闲、睡觉前甚至行走时,从而也导致了碎片化阅读的倾向。此外,从微信的内容题材上来看,多为宣传推广、生活琐事,内心感受,甚至是一个表情或一张图片以及零碎简短的评论,即使是一个人先后发布的信息也都是针对当下的状态,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这加重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微信作为新媒介的代表,通过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影响个体的阅读方式进而影响了个体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培养。
除了信息阅读,微信也使语言文字的使用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微信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强烈地冲击了沟通主体对文字的使用。人们总是会尽可能的使用语音,
只有在某些不方便使用语音功能的场合下才会使用文字传送功能。在当下快速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微信语言不再像传统言说方式那样注重修饰、音律的美感,而是采用了方便、直观简洁的表达。同时,人们在微信中也创造了更简化的表达方式,即采用谐音、缩略等手段对话语进行压缩或字母、数字和符号来传达讯息。⑧网络称呼的普及。这些语言的使用体现了微信语言的开放性、虚拟性,但与此同时也冲击了语言的规范性,语义愈发通俗化、浅薄化,不利于自身素质与涵养的提高。
可见,微信的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造成了多大的冲击,言说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思维也发生改变,语言更加简化,娱乐化,人们的表达不再经过谨慎的思考而是更加随意甚至暴力,语言使用的不规范化也造成了人们思维上的混乱、无组织、无逻辑。
通过以上个体对微信使用的论述可以看出,新媒介技术侵蚀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言说方式,人们的思维愈发浅薄化,使人们对其更加依赖、接受、和顺从,从而损害了人们批判否定的一面,原始本能被隐抑,个人主体性被瓦解。人对技术的崇拜取代了对自身价值的崇拜,最终产生精神危机。正如《现代性碎片》一书中说:“因为心灵深处缺乏某种确定性的东西,驱使我们不断在翻新的刺激、感觉和外在活动中追逐瞬时的满足,结果我们陷于变化无常和无助的状态中”。 (作者单位:1.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发展研究中心;2.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工程)
注解:
①米德.心理、自我和社会[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
②乔欢. 信息行为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103.
③傅艳蕾;吉登斯与马克思的跨时代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④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年05期
⑤梁力予;任露凌;万艳华;“基于LBS的社交网络”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与运营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7期
⑥弗洛姆,孙悄. 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⑦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⑧吴琼;当代“语录”现象的传播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
[3]米德.心理、自我和社会[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5]大卫·伊斯利.网络、群体与市场—互联网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
[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8]弗洛姆,孙悄. 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杨沉;张家武;影响的焦虑:基于新媒介视角的阅读考察[J];国家图书馆刊;2012(3)
[10]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11]周葆华.重探拉扎斯菲尔德:“效果地图”与“批判”效果思想.国际新界.2008.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