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名湖致勿上山

2015-05-30张书嘉等

大学生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未名湖清华北大学子

张书嘉等

第一回合:朴素长袍/西装革履

自古中国有文人相轻之俗。北大和清华之间的竞争,除了知识的副产品——狂傲之气之外,大抵还始于两校学生心中强烈的归属感。

旧时清华学生多说英语,西装革履,周身散发着西方绅士沉稳持重的气息。北大学生则多喜长袍,不拘小节的短发经常会有几枝斜逸旁出,颇有慷慨激昂而又清贫质朴的文人之气。1916~1920年,朱自清先生在北大读书期间,曾看到过清华和北大的一次英语辩论,他印象深刻,写道:

有一回北大和清华学生在青年会举行英语辩论,我也去听。清华的英语是流利得多,他们胜利了。那回的题目和内容已忘记干净;只记得复辩时,清华那位领袖很神气,引着孔子的什么话。北大答辩时,开头就用了furiously一个字叙述那位领袖的态度。这个字也许太过,但也道着一点儿。那天清华学生是坐大汽车进城的,那是冬末春初,天很冷。一位清华学生在屋里只穿单大褂,将出门却套上厚厚的皮大氅。这种“行”和“衣”的路数,在当时却透着一股“标劲儿”。

不同的建校历史造就了北大清华迥然不同的风格。初期对美国教育的学习无形中造就了清华学子的张扬,“大汽车”和“皮大氅”更是有理由让他们挺直了腰杆儿。而北大学生则对此不屑一顾,依然一身长袍,走路带风。

长袍与西装,素雅与精致,各有所长。

第二回合:北大少年“老”/清华“可通融”

约摸和两校学子的穿着风格也有些关联,清华和北大的男生们在北平女学生的心目中却是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得不承认,在当时,清华的男生更受到广大女学生的青睐。

上海红学四老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邓云乡教授在《文化古城旧事》中讲述学府时,很爱引用一句顺口溜——“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此乃民国时期京城女子的择偶标准,被北平每一位女学生熟知。她们认为,留学欧美的海归博士是首选,清华和燕京的学生次之,盖因两所学校的学生前途光明,后者的家境尤其好些。而师大因为多招贫寒子弟,不幸被排除在外。但是,“北大老”作何解?

有人猜测,这是因为北大招生人数比清华少一些,像季羡林先生记录的:“在大约五六千或更多的报名的学子中,清华录取了约两百人,北大不及其半,百分比之低,真堪惊人。”因而考北大的人多几年才得以及第,而又书生气十足,自然看起来面相更显老。

当事人也承认这一点。在朱海涛的《北大与北大人》中有这样的记叙:“我初到北大时自负年轻,对这话颇不服气。过了些日子有机会出城,走入了清华园,悲哀得很。到这里一比,自己果然老了!他们的学生就是年轻,而且许多许多青年得出奇,像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尽管是蓝布大褂,但干干净净的熨得笔挺,一张张红润的笑脸,在宽广无垠的碧草地上闪着,不容易见到北大常见的那种‘老气横秋或‘自思自叹的面孔。”

少年老成的书生和血气方刚的少年,还是后者更能吸引那个时代女生们的芳心。然而,女生倾向于选择清华男生,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原因。在北大校友李方的文章中,这一问题得到了深刻的剖析:

在弹吉它唱歌的日子里,北大图书馆草坪的夏夜是最令人难忘的。但往往是清华来的吉他手最终坐在了草坪的中央,因为他们技高一筹。北大学生弹琴在于娱乐和表达,清华人则更在乎技法而于此道痛下功夫。……尽管有些纯朴的清华学生甚至到毕业时都还没有尝到过恋爱的滋味,但很多“我们的女孩子”还是被清华男生的执着专一打动了芳心。她们造了未名湖畔才子情调的反,在清华人那里找到了更实在的感觉。

北大男生不受技法拘束,为讲究一个情调,却不想被隔壁的竞争对手挖了墙角。且不论广大清华学子苦练琴法是否目的不纯,但是这份刻苦确也足够打动人心了。

第三回合:未名湖/勿上山

到后来,北大和清华的竞争,在两校的学生眼中变成了全面的竞争,涵盖各个领域,甚至是校园风光。北大未名湖闻名遐迩,清华学生略感遗憾,即使是朱自清书写过的荷塘,也远远不及未名湖博雅塔声名之盛。于是有好事者寻遍清华校园,终于寻得一山,认为略可匹敌——至于到底有什么可匹敌的,我们大抵是不能理解了。此山为一假山,名曰“勿上山”。 自此之后,有人作对曰:

北大未名湖,未名却有名;

清华勿上山,勿上实能上。

可惜就算有个别扭的名字,“勿上山”的名气依旧没能传播开来,直至今日已是几乎无人知晓。

第四回合:听任发展/高拽低拉

学风上,两校也是截然不同。1930年,季羡林先生高中毕业,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录取,“经过了一番考虑,为了留洋镀金,我把宝全押在了清华上。于是我进了清华园”。

季先生大三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言北大选修之自由,予颇不以为然。选修自由有过于清华者乎?北大的确有北大的好处,但也不能盲目地瞎捧。理想是理想,外表上看的尤不可靠,一与现实,就另是一回事了。

谈及对北大自由风气,季先生的笔下隐隐透着股不服气的劲儿。清华严谨,北大自由,在学术方面也颇有体现。1944年,《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谈论北大的妙文《“凶”“松”“空”三部曲》,在与清华大学进行比较时,有以下论语:

北大和清华是正相反的。清华门门功课都要不错,个个学生都在水平线上,你不行的非拉上来不可,你太好的也得扯下来。北大则山高水低,听凭发展。每年的留学生考试,五花八门的十来样科目,北大向例考不过清华。但北大出的特殊人物,也其多而且怪,也常是任何其他学校所赶不上的。

均衡势力突出与怪才层出不穷,究竟哪一种更好,便是见仁见智了。可单凭着当时广大学子们对自由之风的向往和部分学子们像季老一般对于北大抱有的不服心态,这一轮北大胜得没什么悬念。

清华北大“明争暗斗”这么多年来一直胜负未分,这四轮简单对比下来,也是打了个平手,而这些形形色色有意无意的较劲恐怕还要一直持续下去。

云与海的相依

西南联大时期,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聪明睿智、南开的吃苦耐劳,当时被人比喻为海、云、山的风格。云海相依,两相茫茫。在两方学子明里暗里的竞争较劲中,清华和北大的感情也是日渐深厚。

我们互利共赢

清华向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北大和清华,以及当时其他的一些高校,常常举办运动会等体育项目,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时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的马约翰这样写道:“当时华北各校,谁都愿意同我们玩儿,同我们比赛,但同时又都有点嫉妒我们,所以后来一比赛就打架。对方看到局势不利了,快输了,没有希望了的时候,就起哄,打裁判,打运动员,比赛无法进行,造成无结果而散。”

1947年11月12日,《申报》载,清华、北大、燕大、师院、辅仁五大学,成立五大学体育会,各校体育教师组成体育教师联谊会。“这以后的比赛,秩序井然,好极了,美极了,各校的成绩也都上升了。北平的这种体育景象,一直继续了很长时间,成功最大。”马约翰的自豪跃然纸上。

清华北大还联合创办《北大清华联合报》。1948年10月1日,报纸第一期出版发行,目录所列十多篇文章,其中《开头话》说:“因经费困难,《清华旬刊》《北大半月刊》均停刊,《联合报》是属于清华北大两校全体师生的,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猜你喜欢

未名湖清华北大学子
未名湖的秋
游燕园(新韵)
杏林组曲·学子赋
秋天的未名湖
北大未名湖冰场对外开放
“放弃清华北大”见证考生认知理性
清华北大:相爱相杀的TOP2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清华北大名次大跃进 哈佛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