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5-05-30赵彦杰
赵彦杰
【摘 要】每个孩子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他们对课本的理解和运用也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在课改的新背景下,教师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更是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作业 新课程理念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15-01
学生的作业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把金钥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常常为作业而伤脑筋。许多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我认为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单调、枯燥、量多而脱离实际,与新课程的理念显得格格不入。为此,我积极尝试,努力创新,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
1、作业内容体现差异性、生活化
1.1作业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比如,学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被污染,应该怎样制止人们任意污染环境的现象,怎样提高人们环保的意识?并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合理化建议。之后,再组织学生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生活中,用生活中鲜明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不是比机械的作业更有效吗?
1.2 作业内容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班的学生由于受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之间存在差异。所有差異的学生做不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教师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我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即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如教完《一直梅花鹿》后,为了让学生给课文中的八个词语“不由自主、匀称、抱怨、赞不绝口、美中不足、无精打采、美滋滋、灰心丧气”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1)抄写词语。(2)从在八个词语中挑选4个造几个句子。第二层次:假如你是文中的那只梅花鹿,你明白什么道理?请将梅花鹿的感受写下来,尽可能用不上上述八个词语。第三层次:根据所给的八个词语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2、作业形式追求活泼多样
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我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将作业容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1时间型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唱一唱、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海洋,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如学了《鲁班造伞》一课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做这个实验;学完《钉子的故事》一课后,让学生小组表演课文剧,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上完《春风吹》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课外学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
2.2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研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作业已不再是个人的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完成。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形式。
2.3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上完课文《植物的睡眠》之后,学生对于植物的睡眠这种现象很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下花生、含羞草、胡萝卜、蒲公英是怎样睡眠的。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观察以上几种植物的睡眠,研究正在睡眠的植物与睡眠前的植物的姿态有何不同,看看睡眠中的植物的状态,从课外书或网上查查与关仿佛植物睡眠的知识等等。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植物的睡眠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并开始留心观察周围的植物。
2.4鉴赏性作业,给学生拓展的机会。这一类型作业是让孩子根据老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增加孩子对语文积累,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中国结》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中国结;学完了《我们的学校》、《瀑布》之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变化,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2.5创编型作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他们对课本的理解和运用也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办手抄报、黑板报,或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等。
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衡量作业设计优劣的标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以上这些作业设计改革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