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秦礼乐发展概述

2015-05-30李臻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在我国文化的发展中,周秦时期是礼乐快速的时期,礼乐文化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礼乐制度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对文化特质的反应,也对后世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理性思想。本文从周秦时期的礼乐文化发展入手,探讨周秦礼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周秦;礼乐文化;发展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古代的先贤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并作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礼乐制度作为维护社会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有效地手段。通过对周礼乐文明与秦礼乐文明的分析,探讨周秦礼乐文明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礼乐制度的来源

礼乐制度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俗。在原始和会起源于人们对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冲而产生的一种对鬼神、祖宗以及英雄的敬畏的一种礼俗。这种礼俗融入了人鱼社会之间的一种原始的伦理道德观念。在阶级社会,人们将这种礼俗增加了尊卑、上下、左右等等级观念比较强的内容,主要调节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周代统治者推行了一套繁琐的礼仪并与音乐相互配合,真正形成了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二、周代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西周时一个正直文化变革的大师漆,对文化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礼乐文明在周朝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周朝的礼乐制度起源于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地位,在原有的周国制度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维护统治的制度,其中包含着礼乐制度。周代的礼乐制度用于强调和固定严密的宗法制度等级网,又有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受到礼乐。乐的内容主要包含乐舞名目、乐器的品种以及数量等,这些方面都有绝对的限定,如果超出一定的种类和数量,就是违法的现象。在各个等级的贵族中都有严格的雅乐的限定,这种做法通过礼乐来加强宗族之间的等级观念。

周代是最早对礼和乐做出规定的时代,周代人十分崇尚礼。政治家周公曾经颁布了各种礼,如吉礼(祭礼)、凶礼(葬礼)等,让宗族之间体现尊卑和贵贱之分。周公制定的礼作为维护统治者的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并且在后来发展为用来区分尊卑有序的等级准则。礼用来体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显示社会之间的等级差别,无论尊卑贵贱,长幼亲疏之间都要严格的遵守礼,并规范各自的行为,决不能越界。周公尊礼并把礼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准则,并把礼与乐相辅相成,把乐作为贵族之间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乐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舞蹈,而是加上了浓厚的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色彩。在周代必须有同一级别才能享受到相同规模的舞乐。西周时期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明。

礼乐文明在周代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周朝建立后承前启后,吸收商朝文化的成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音乐机构—大司乐。周代人在继承和吸收上古传统乐舞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六代之乐,体现了上古乐舞的精华。八音分类法是古代音乐进入一个高层次的发展时期。西周时期的乐悬制度有效地为维护了西周近三百年的统治秩序,推动了西周文明建设。西周时期的雅乐将乐舞的形态达到了最高峰,这些都是周代时期文化发展的产物,并标志着音乐与政治完美融合的礼乐制度的建立。

三、秦代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

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彻底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到了秦代礼乐制度又重新建立。秦朝的建立崇尚于法家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在法中无一不体现礼。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对秦朝法的评价中说到:“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到及好恶不同……是以圣王作法度,以矫端民心……凡法律者,以教导民,去其邪避……而使之亡于为善也……”用儒家的观点和价值来评价秦朝法律的作用。“爱书,某里士五甲告日:‘甲来子……不孝,杀,敢告”从字面上理解是说明法的严苛,但深入探究秦朝的法律都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而忠孝又是儒家的礼的价值核心,有没有触犯法律的根本依据在于是否违背礼的精神。说明了春秋时期儒家的文化中的礼仍被秦代沿用,处处遵照礼。

古代的宗法制度与礼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夏朝确立王位世袭制,商朝末年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而西周时期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到了秦代沿袭了先秦的宗法制度。据《方言·十二》和《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秦始皇仍旧沿袭前朝的宗法制度,并未废弃古礼,秦朝的祖庙制与周礼的宗法制具有相似之处。

秦朝的祭祀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民众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追求长生不老和去灾的作用。《秦本纪》中记载秦先后吞并了多个国家,为了取得民众的信服对炎黄二帝加以崇拜和祭祀,秦统一全国后举行的封禅大典,加强祭天活动,这也是作为礼的一个内容。秦朝的凶礼、宾礼以及男子成年的冠礼都是对先秦文化中的礼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秦礼作为礼文化发展时期的一个阶段,吸收和融合了先秦的礼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法的内容,以法体现礼。

总结

周秦时期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和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乐文明超越了礼乐的单纯功能,将社会政治、伦理、法律与教育思想等融合在一起,制定出完备的礼乐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作为社会秩序井然的保障,体现了周秦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并被后世所沿用,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礼仪之邦。

参考文献

[1]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张国华.中国全史·中国秦汉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臻(1986.11-),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黄淮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