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环境教育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研究
2015-05-30惠杰等
惠杰等
摘 要: 在环境问题日益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以常州地区高校为例,依托实际调查,阐述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从而呼吁高校加大对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环保知识。
关键词: 常州 高校环境教育 大学生环保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在1973年国家第一次环保会议中,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雏形正式形成,然而在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设置环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往往被寄予过大的希望,而其他非环境类高校则处于被动地位,在相关课程的安排中忽视环境教育,从而导致在为数众多的工科类院校中,环境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高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相对较薄弱。
工科类院校大学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将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岗位,因此大学生具备的环保知识和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我国环境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也将对他人及后代产生深远影响,而所有影响的产生将直接或间接取决于大学生在高校所接受环境教育的程度。因此,加强并深化高校环境教育,提升大学生环保意识是现阶段在常高校乃至我国其他工科类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
常州,作为我国一座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型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常州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工科院校,然而开设环境类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环保知识仅仅是通过偶尔的社团活动、讲座及网络资讯等获得。在常高校均为工科院校,与其他设置环境类专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常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愿较强烈。但多数在常高校缺乏环境教育的普及,部分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甚至缺失和空白,这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使部分高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仅停留在口号中,而不能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同时,常州地区重工业发达,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中等偏差水平,是我国重工业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通过对在常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及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研,可以了解在常高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水平,了解在常大学生的环境态度和自身对环境教育的意愿,为在常高校进一步高效实施环境教育工作及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提供科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现有高校环境教育和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证研究意义。
二、数据及分析
(一)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活动是以在常高校为例展开抽样调查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了解在常各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实施情况;二是了解在常大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知识的现状。在调研中,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回收率为100%,所有调查问卷均可靠有效。调研对象为在常各高校在读本科生,其中接受调研的男女生比例约为3:2,为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采访调查。调查问卷在各高校的分布情况如下:
(二)环境教育现状
高等院校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培养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然而经调研发现,常州多数高校课程安排中从未设置环境类课程,少部分高校以前设置过环境类选修课,但由于近年来不断进行课程改革而逐渐被剔除。因而在常各高校的环境教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分析表1可知,在常高校虽然鲜有设置环境教育类课程,但仍有95.2%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环境教育的相关课程。此外,在常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及其他相关活动的次数较少,部分高校甚至从未开展过相关活动,同时也仅有45%的大学生会主动参加环保活动;在被问及环境教育的方式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对学校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有热切期待,但学校环境教育明显不足,而大学生自身参与环保活动的主动性有待增强。
(三)环境意识现状
通过对表2数据整理分析可知,在常各高校大学生对环境知识掌握的深入程度有所欠缺,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雾霾成为我国国民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大学生对其关注度还不高:经常性关注该问题的在常大学生仅占30.75%,而有5.5%的大学生对雾霾问题毫不关注;在众多获取信息的媒介中,约85%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及电视广播了解环境知识的,其次是通过环境宣传活动、报纸杂刊等,只有约35%的学生借助于所在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这说明在常各高校缺乏普及环境教育工作的行动力;对于题目2,约39%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保护日的具体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完善。
在环保意识方面,多数在常大学生都拥有正确的环保意识:约90%的大学生认为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约77%的大学生意识到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极度迫切性;在遇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为时,约有75.8%的大学生表现得非常反感;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环境意识比较薄弱,他们认为我国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企业“三废”产生,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国家法律、制度政策等,不应该寄希望于高校和个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缺乏主人翁意识,“懒”得做,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对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的正确引导。此外,在常大学生缺乏环保能动性,某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未能养成良好习惯,甚至毫不约束自己的行为,随意破坏周围环境,只愿做“乘凉的后人”,而不愿做“种树的前人”。这迫切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主人翁”精神。
三、建议与对策
工科类高等院校在我国占有较高比例,在工科类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以常州工科类高校为例,结合调查问卷数据等,对工科类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环境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程,普及环保知识。
以常州高校为例,考虑到课程学时、授课教师等因素,在工科类高校开设环境类必修课较困难,而开设选修课的可行性较高。环境类选修课应尽量规避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要综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以实践检验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现从“我应该去做”到“我要去做”的本质转变,从而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二)融合专业教育与环境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工科类高校主要开展机械、土木、材料、水利、热能动力等专业方向的学习,教师可将环境知识融入专业课教育,如讲解当前本专业的技术水平会对环境造成哪些不良影响等。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环境观的引导,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环境观念及意识的熏陶,逐步形成并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从自我做起,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这就要求专业老师具有广泛的知识积累,实现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大力宣传环保意识。
各高校都拥有各式各样的社团,其中不乏环境协会等环境类社团,高校应给予该类社团更多关注与扶持,鼓励并协助其举办各种环保活动,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社团也应丰富活动内容,杜绝活动形式单调,让大学生在愉快的社团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充分发挥社团在高校中以少带多的作用。在网络方面,社团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网站,宣传环保理念,搭建高校大学生分享交流及学习的平台。
(四)营造生态校园,加强环保理念的熏陶。
在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人群流动大的地方张贴环保宣传标语,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进行环境宣传。在校园绿化带旁安放植物介绍卡,但植物介绍卡及宣传标语的制定不要老套,要简洁明了有新意,达到传播警示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开办专门的宣传栏,定期举办“环境保护交流月”等活动。高校领导及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从而建立自上而下的环保模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环保风气。
(五)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环保精神。
在环境类选修课的室外实践环节及高校社团举办的各种环境类竞赛活动中,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在环保实践中,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目前自己所处的环境,体会到危机感和迫切感,也使自身的环境知识储备趋于丰富,环保意识趋于完善。同时高校可以在实践中发现环境教育及学生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给予修改和完善,从而使高校环境教育工作趋于成熟。总的来说,广泛的环保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环保行动力,完善环保意识,扩大高校环境教育的普及范围及影响力。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还比较严峻,高校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应承担起环境教育的重担,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大学生环境知识及意识的培养相辅相成,大学生是未来几十年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改善我国未来环境状况的中流砥柱,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环保意识。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特别是工科类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缪瑞.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谈高校环境教育[J].高教论坛,2009.7,51(5):51-53.
[2]陈粉丽,白芳铭,张松林.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浅议[J].高教论坛,2008.12,69(6):69-71.
[3]杜卫红,王振龙.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4,34(4):128-131.
[4]李爱炳.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之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9(6):47-48.
[5]梁文俊,李坚,李依丽,等.对高校公共环境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6(8):79-80.
[6]范天森,陈长春,赵巧华.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能源及环境,2008,15:16-19.
[7]吴双桃.关于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大学教育,2014.4,8:143-144.
[8]方炎明,等.大学生环境教育:概念,内涵及合法性[J].江苏高教,2004.6,3:97-99.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团委科技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