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教育: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现实土壤与着力点

2015-05-30蒋慎之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感恩教育大学生

蒋慎之

摘 要: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激励人们净化道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与生命根基,感恩内涵的多视角延伸与雷锋精神的内涵相契合。由于两者的充分一致性,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雷锋精神得以培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土壤和有效着力点。而要构建基于雷锋精神培育的感恩教育机制,需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 感恩教育 大学生 雷锋精神

50多年来,“雷锋”这个名字伴随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外来文化的冲击及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道德滑坡、人性扭曲现象及急功近利思想等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如何有效地培育雷锋精神则成为目前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感恩教育,以其丰富的内涵、广阔的外延及作为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成为培育大学生雷锋精神的现实土壤和着力点,正视感恩教育与雷锋精神培育的一致性,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体系,对促进雷锋精神的培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雷锋精神的概念及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言行和品德为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形成于20世纪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5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被我们全党、全社会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雷锋精神以党的利益为重,时刻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人民的形象被社会广泛接受;20世纪70年代,雷锋精神被概括为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斗志、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20世纪80年代,雷锋精神被概括为先人后己的“傻子”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钉子精神,同时雷锋精神成为“四有”新人的代表;20世纪90年代,雷锋精神被赋予奉献和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代表;21世纪头十年,雷锋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相结合,成为高尚道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现在,社会一致认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二、感恩教育与雷锋精神的一致性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在激励人们净化道德、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过去社会总是喜欢从政治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宣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推向道德“神坛”,并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这使得雷锋精神在如今崇尚“平民英雄”的时代无法落地,更难以获得广大青年的认可。因此,寻求现实培育土壤,是雷锋精神在广大学生乃至青年中生根发芽最迫切的需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感恩文化,从“投我以木桃,报之于琼瑶”到“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无不体现了感恩的美好情怀和人们对感恩的充分认可与践行。可以说,从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与感恩的多层次、多领域内涵无不体现了其两者的一致性。

(一)感恩是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与生命根基

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与生命根基是其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雷锋出生在战乱年代,童年在苦难中度过,7岁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成了翻身少年,上学读书学文化,16岁参加工作,18岁当上工人,19岁参军入伍,走进了部队的“熔炉”。经历由苦到甜的生活,雷锋把党看做是自己的再生母亲,把人民看做是自己的亲人。他在日记中写道:“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过去家破人亡、受苦受难的苦日子,就感到党的恩情永远报答不完。”“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雷锋感恩的不只是领导、长辈、同学、朋友,更是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种制度。正是这种朴素的感情和实践认知,使雷锋逐步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正是因为有报答、感恩的思想根基,他才会践行“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远大志向,才会在22年的短暂人生中谱写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

(二)雷锋精神与感恩内涵多视角延伸相契合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勒沃夫和艾门斯的科学研究显示“感恩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人对生活充满憧憬,激情四射,积极向上”。无疑,感恩于心理上使人充满激情、积极向上与雷锋精神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相契合的。从社会学的视域看,社会是由多个个体互动而联结起来的集合,个人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我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原则。恩情协调了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它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友好和善。因此,社会学中的感恩,就是最终在行动上得以回报的一种认识和情感,它不仅仅是道德强化物,更是一种传统美德,它还能构建一个“人一自然一社会”三者关系的良性互动,有机协调的和谐社会。通过感恩教育,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们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在社会中与人友好相处。无疑,社会学中感恩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家服务人民的奉献意识,构建和谐社会,这与雷锋精神中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意识是契合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感恩是责任感和义务观的浓缩。之所以说是责任感的浓缩,是因为感恩要求人们对自我之外的他者和社会群体具有责任感,还要求人们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具有自我责任感。而感恩作为义务观的体现,则要求我们要把感恩作为孝敬父母、答谢朋友、回报社会的义务看待。当然,这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也不是国家强制规定的条条框框,这需要每个人把感恩意识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一种习惯和“义务”。由此可见,感恩作为责任感和义务观的浓缩,正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相契合。

三、基于雷锋精神培育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的构建

雷锋精神的现实来源与感恩的多层次、多领域内涵决定了感恩教育与雷锋精神具有充分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其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可以说,感恩教育是雷锋精神得以落地和蓬勃发展的现实土壤和有效着力点。而要构建基于雷锋精神培育的感恩教育机制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一)健全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老师,可以说,在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健全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始终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如诚实正直、孝顺长辈、公正无私等。其次,家长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要只局限于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懂得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教会其做家务、懂礼貌、会办事、与人和谐相处等,让孩子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自觉树立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再次,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不要习惯性地以“大人”自居,要尽量和子女心贴心地平等交流,与子女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从而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进行启发诱导,引导他们珍爱真情、懂得感恩,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氛围。

(二)强化学校教育

在构建基于雷锋精神培育的感恩教育机制中,学校是主战场,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起关键作用。

1.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课堂环节,强化第一课堂的主渠道教育作用。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感恩教育与雷锋精神的相关课程、专题的讲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白责任、权利和施恩、报恩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不同视角表达的一脉相承的同质问题,从而真正懂得感恩,践行感恩,体会雷锋精神。此外,学校还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中,与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正确的感恩方式和正常的施助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感恩心态的形成,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雷锋精神培育。

2.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学校要着力打造自身品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从而具备雷锋精神的潜在素质。如湖南农业大学每年开展以“诚信、励志、感恩”教育为主题的“阳光校园”一系列教育活动、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活动和与围绕感恩相关主题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品牌主题教育活动,教会学生识恩、懂恩、施恩,为培育雷锋精神创造条件。在注重品牌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学校还要充分依托民主生活会等党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党团活动,让学生主动了解感恩的意义及体会感恩、学会感恩。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感恩教育。如利用“母亲节”、“中秋节”等节日倡议大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通过写信,让学生深刻体会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积极利用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教师节加强尊师重教教育,围绕“感恩节”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等。通过节日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激发大学生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他人的热情,从而促进雷锋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培育。

3.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主动识恩、施恩、报恩。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建立感恩评价制度时,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如湖南农业大学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制,在对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行动、暑期三下乡等主动施恩的行为进行认定后,给予相应的学分,考核激励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并促进由学生被动接受感恩教育到主动参与感恩教育的转变。

4.要创设感恩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激励、凝聚和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正向作用。因此,构建一个具有浓厚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对感恩教育进而在大学生中培育雷锋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高校应在校园内树立一些关于感恩教育如感恩父母、师长、朋友、社会、自然等内容的名言名句标语;树立一些感恩典型人物的塑像,时时处处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效仿。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其核心内容,主要是价值、作风和精神追求,在这一层面注入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让学生知恩、识恩,并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从而实现培育雷锋精神的最终目标。

5.充分发挥教师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问极容易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褒奖。教师应严格要求自身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了解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和期待,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地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同时,教师也要以自己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为大学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带动广大学生学会知恩和感恩。另外,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学生先进典型人物与当代大学生们有很多共同爱好和相似点,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高校还可以邀请知名感恩模范来校做先恩事迹报告,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促进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三)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由于社会教育环境具有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因而社会教育环境成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而培育雷锋精神的重要条件。优化社会教育环境,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报纸、广播、电视、传统网络等媒介舆论的宣传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开展感恩教育,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其次,政府部门应树立更多有时代特色、更接地气的先进公仆典型和先进群众典型,让大学生感动于身边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先进事迹。第三,各级政府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激励大学生感恩社会、立志报国。第四,政府部门要着力加强网络宣传主阵地建设,强化网络监管,不断消除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不断宣传和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帮助大学生构筑思想防线,有力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知荣知耻,感恩报恩,奉献社会,从而使雷锋精神得以不断弘扬和消除光大。

参考文献:

[1]谭献民,肖建平.雷锋精神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5-42.

[2]朱永卫.雷锋精神的内涵与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5):13-14.

[3]林伟毅.雷锋精神对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7):54-57.

[4]熊楚舒.试论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6-39.

[5]李书省.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3(6):84-86.

[6]齐芹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基于雷锋精神培育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体系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TS03。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感恩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雷锋精神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三个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