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贞观之治

2015-05-30张丽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

张丽

摘 要: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在他统治的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展现出盛世景象。

关键词: 贞观之治 民族融合 社会秩序安定 轻徭薄赋 吏治清明

公元626年6月4日,唐朝发生了军事政变,李世民设伏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控制了长安。之后,李世民成为皇帝,他就是唐太宗,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在他统治的时期,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对内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击败东突厥,扩大了唐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贞观时期唐朝出现盛世景象。

一、社会秩序安定

唐太宗在位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社会秩序之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公元632年,死刑犯二百九十人,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当时的中国,政治修明,社会秩序安定,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丰衣足食,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它创建了一种社会和谐。

二、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广泛

唐太宗在位期间,唐朝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良好局面。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采取和亲政策,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公元630年,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上尊号“天可汗”。

贞观时期,唐朝和世界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来到唐朝,长安成为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也都有来自国外的人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他们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利,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当官。来自阿拉伯和日本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唐朝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改新”,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轻徭薄赋,崇尚节俭,民生得以发展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刻不忘隋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业及民生得以发展。贞观中期,出现了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唐太宗即位之后,提倡节俭,禁止铺张浪费,经常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教诲太子:当太子端起饭碗时,就告诫他,要想“常有此饭”,就不要加重农民负担;当太子骑马时,就提醒他,如果想常有马骑,就不要使用过度;当太子乘船时,又用君如舟,民如水,水既能使船浮起来,又能使船翻沉的道理,借喻统治者对百姓的依存关系。同时,大臣中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节俭风气,出现了许多廉俭大臣。如户部尚书戴胄,死后家里连个祭祀的地方都找不到。贞观时期,对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的官吏严惩不贷,而对廉洁奉公的官吏则晋勉奖励。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节俭政府开支。

四、商业发达

自秦汉以来统治者大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比种田人低,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的发展比较缓慢,这是中国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贞观时期,不但不歧视商业,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唐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安全保障,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在李世民倡导下,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五、贤臣辅国吏治清明

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人君的祸患,不是来自外部,往往是自己造成的。他经常告诫他的儿子:“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保证多数农民有地种。合并州县,把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2000人精简到600多人,整顿吏治,紧缩国家开支,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他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朝廷的头等大事对待,坚持按照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不避亲疏、不拘一格,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他求贤若渴,曾先后几次颁布求贤诏令,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获取更多的人才。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惨痛的教训下,唐太宗致力纠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比如: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不计前嫌,信任和重用魏征,共同为国家筹划方略。魏征以直相谏,知无不言。他纳谏的过人气度在古代帝王中是少有的。他和魏征成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传为千古佳话。魏征病死,唐太宗痛哭。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丧失了一面镜子啊。

唐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比如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他对贪官污吏和恃强凌弱的权贵严惩不贷,即使自己的旧属亲戚触犯法律,也不徇私枉法;主张对百姓应以教化为主,宽省刑罚。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由于唐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社会风气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

可以说,贞观时代,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最融洽的君臣关系,最和谐的社会。

总之,回顾贞观王朝灿烂的文明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优秀的国民。它留给后人太多美好的追忆:这里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警句,也有“房谋杜断”的君臣佳话。由于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使得唐朝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所开创的贞观时代,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贞观之治创建了一种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

[2]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

[3]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5]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浅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湘西南景观建筑环境考察研究
试论金代法律情理观念
浅析中国古代南北战争中的历史地理因素
从方言词汇释读关中地区的面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