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岭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5-05-30于小力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铁岭市发展现状

于小力

[摘 要] 通过对铁岭市目前设施农业产量产值、设施构成、设施农业布局及政府对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调研,总结了铁岭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促进铁岭市设施农业的健康利好发展。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铁岭市 发展现状

Study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l of Tieling City

YuXiaoli

(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Tieling Liaoning 112099)

Abstract: Studing on the 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l valu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policy support of governmen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ieling City of 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l,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ieling 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l.

Keywords: 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l; Tieling; Development Status

[中图分类号] 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69-02

近年来,设施农业作为反季节农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有着强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本论文拟通过对铁岭地区设施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铁岭地区设施农业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设施农业能够更好的为铁岭地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1 铁岭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铁岭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铁岭市设施农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铁岭市,实施“四个一百万亩”工程,以期用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一百万亩保护地蔬菜。在铁岭市的大好政策下,铁岭市的设施农业迅猛发展。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和所产生的产值、效益也增加明显。如表1显示。

注:数据来源铁岭市蔬菜办公室统计数据

1.2 铁岭市日光温室和冷棚现状

表2铁岭市日光温室和冷棚近年发展状况

Tab.4-2 The development of Tieling City Greenhouse and cold shed in recent years

注:数据来源铁岭市蔬菜办公室统计数据

日光温室和冷棚是设施农业的两个典型,这两个设施的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表2显示2013年铁岭市日光温室占地面积40.25万亩、总栋数154153,分别比2009年增加29.17%和29.83%,年均增长分别为5.25%和5.36%;2013年日光温室亩均产值和亩均效益分别为45000元和27600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47.18%和48.39%,年均增长分别为8.04%和8.21%。表2显示2013年铁岭市冷棚占地面积20.74万亩、总栋数163089,分别比2009年增加46.64%和32.96%,年均增长分别为7.96%和5.86%;2013年冷棚亩均产值和亩均效益分别为20910元和10140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38.80%和27.23%,年均增长分别为6.78%和4.93%。

1.3 铁岭市设施农业区域格局

从2003年开始,铁岭市开始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根据铁岭市各地实际情况,铁岭市倾力打造“一带五区六基地”的区域生产格局。

1.4 铁岭市政府对铁岭市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1.4.1 扩大设施蔬菜栽培面积 铁岭市农业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突飞猛进,到2010年,全市100栋以上的温室小区达到85处,100栋以上的冷棚小区达到176处,500栋以上的冷棚小区达到42处,同时建立了铁岭县凡河镇新调线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区等10个市级保护地蔬菜示范区。

1.4.2 加大先进设备的引进。如像“空调”一样可提升棚内室温的暖风炉、保持地温稳定的地热、悬挂式的灭菌杀虫熏蒸器、能迅速了解棚室温、湿度的温光控制系统等现代农业设备、设施已经被种植户们应到了生产中。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收益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4.3 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铁岭市以铁岭县为试点,在2013年推广了温室大棚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这项技术的机理主要有,一是秸秆在地下腐熟的过程中生成的CO2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产生的热量可以促进生长,有利于蔬菜提前上市、提高产量;二是秸秆腐烂后,可以为蔬菜提供有机养料,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由于“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施入,农药、化肥等投入费用每亩可减少1000多元,占总投入30%,产量却可以提高30%,增加农民的收入。

1.4.4 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铁岭市政府为了促进全市保护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促使蔬菜生产形成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2014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办事机构,并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到2013年6月,铁岭市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近千家。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完善和加强蔬菜生产的设施化程度,并逐渐认识到了品牌的效应,进行标准化生产、三品认证、品牌包装、商标注册等,有力地提升了蔬菜品质。

1.4.5 加强科技培训和指导 到2013年底,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4期,发放技术资料6万多份,共有4.89万农民受惠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方式是让生产一线技术能手和种养大户与科技人员同时到现场为农民进行问题解答,让农民将知识学懂会用。专业技术人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讲解一些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并加强了对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能将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融和进设施农业的生产中。

2 铁岭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的学历较低,年龄较大

现代化农业是属于需要文化水平较高农民的产业之一,因此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户受教育程度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统计结果表明,铁岭市农村的留守村民中有66%具有初中文化,20%有小学文化,还有少部分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具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村民只占17%,这些村民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比较慢。偏高比例的低学历、高龄留守农户,会给设施农业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障碍。

2.2 设施农业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

设施农业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项目,在加上近几年建设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提高,新建一栋温室的投资需增加一倍左右,以建造一个面积为1亩的日光温室为例,2009年建造节能日光温室需投资5万多元,再加上路、水和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则需要更多的资金。虽然各地也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措施筹措资金,但对收入较低的当地农民来说,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依靠群众自筹建设有一定的困难。

2.3 设施农业生产注重产前、产中,轻视产后市场运作

先进的农业设施不论是种类、价格,都不同程度的脱离了农户的消费实际需求。设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它组织农户进行设施农业的生产,并通过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利益转换。设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户与企业、企业与民间组织、企业与企业,包括农户之间发生纠纷是难以避免的。但由于目前市场建设的不够健全,虽然出现纠纷,但协调效果并不理想。在市场管理的其它很多方面,其秩序监管,界限划分也很不明确,有时可能出现部门交叉,而有时却可能会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2.4 设施产品品牌少

设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的表现是品牌的创造,品牌是指一种价值的创造,只有当其所创造的价值被目标消费群体认知和认同时,品牌才有意义,才有吸引力。铁岭市设施农业虽然增长较快,但设施农产品名牌数量少、规模小,粗加工的产品多、深加工的产品少,缺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设施农产品,由于农产品品牌和无公害认证的数量少,从而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较小,同时出口的数量和规模较小,能力较弱。

3 铁岭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重点加快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进升级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铁岭市可以根据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情况、气候和栽培特点等因素,设计适合铁岭市的设施农业标准型设施,实现农业设施的系列化和标准化。同时,为了发掘规模化效益,铁岭市设施农业生产型温室必须不断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连栋就是发展的方向,温室的室高在4.5m以上,而且连栋温室空间较大,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

3.2 培育设施农业专业化人才和龙头企业

在设施农业向全面性发展中,高水平农业设施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于经营主体的素质和组织形式,以及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要继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设设施农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教育,提高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重点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开展技术或技能培训,培训应采取灵活和开放的方式培养技术经营型人才,以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设施农业人才的培养,挖掘灵活和积极的培养方式,结合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分类别、分层次的开展培训,提升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

3.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议政府在梳理现有扶持蔬菜生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落实好各种补贴等政策,将蔬菜生产纳入良种补贴、生资综合补贴等国家优惠政策范围,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真正的保证蔬菜的按时提供。政府的财政政策还应向重点项目倾斜,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重大项目的投资运作进行规范性、高效率管理,引导集聚金融资本及民间资金,参与农用土地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

参考文献

[1]陈青云.日光温室的实践与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2008,26(5):343-346

[2]曲文涛,范思梁,吴存瑞,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8-11

[3]徐茂,邓蓉.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29(2):74-78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铁岭市发展现状
铁岭市烈士陵园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水生态健康现状分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浅谈设施农业蜜蜂授粉管理技术
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