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育与产业之关系
2015-05-30韩小凌
韩小凌
自笔者回到学校教授电影相关课程以来,将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学校教育体系相比照,发现虽然校园之外的电影行业喧嚣热烈,但中国的电影教育对产业甚少起到国外学校那样的研发推动作用。
国内现行的主流电影教育体系,多数是按照电影制作的部门划分。换言之,电影学院更多培养的是电影制作相关人才。这套教学结构和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电影学院建立之初师承自苏联老大哥的。当然,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制片厂体系也一样是师承苏联的“导演中心制”,所以电影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当时的制片厂体制是可以对接的,也符合当时的经济环境。
对比之下,多数西方国家的电影大学教育基本只有两个方向,即Film Study(电影研究)、Film Production(电影制作)。前者偏重史论研究,后者偏重动手操作,并不详细分专业,学生基本上会把电影制作的所有内容都摸一遍,到三年级更加明确和发现自己的偏好后,再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的设计显然更适应“制片人中心制”。
另外一个极大的差别是,虽然在国内电影学院及其他相关学校都有影视制片管理系或专业,可处境却很尴尬。一方面,一个合格的电影制片人需要极强的法律、财务、金融、国际贸易知识,毕竟制片人更多处理的工作是合同报表、融资、全球销售和结算等问题;可另一方面,在艺术院校有限的师资条件和招生标准下,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假如说除了管理系之外的其他各系都算“创作类”专业的话,那么管理系大致应该归为“商科”。在国外,商科教育与时俱进,教科书几乎每年都变,其中更替最多的是著名的失败案例。其意义是在理论和现实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搜集信息、整理归纳、逻辑分析、谨慎判断的思维体系。
而在中国的相关课程上,我们最常看到的是拿公认的“票房黑马”当案例进行成功学教学。可是,成功从来都不可复制,作为管理者最大的责任首先是规避可控的风险,避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还有一点尤其重要,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技术对其的承载作用。这正是国内电影产业欠缺的。在北影重建影视技术系(以前叫“电影工程”)是可喜的变化。然而,据笔者了解,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外,其他数量众多的设立电影教学课程的大学,却根本没有和技术有关的专业。
要知道奥斯卡奖的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它所表彰的不只是艺术,也包括在技术层面推动电影工业发展的电影和电影人。正是艺术与科技并举,才使得美国电影产业在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现在在全球热卖的好莱坞电影,绝大多数都在技术上表现强劲。而且每过几年,好莱坞一定会发明应用于电影制作的新技术,并将电影工业推进到新的层级。这种创新的活力是保证“唐姆斯·卡梅隆们”保有高商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可反观这1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行业,真正肯花时间花投资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上的人少之又少,愿意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但可能默默无闻于幕后技术专才的年轻人也不多。所以,每次在电影节特效技术类奖项提名里,我们几乎难见中国内地的工作人员。
中国电影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必须有一个基础的工业技术水平和一定数量的合格“技术工人”,国外大学兼顾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两大使命,成为产业背后强大、稳定的推动力量。相形之下,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