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李利杰
李利杰
[摘 要]移动学习以教育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工具,以微课程资源为内容,以任务驱动、情景教学为教学应用模式,给高职教学创造了一个传统课堂学习、数字化学习与移动终端学习相结合的无障碍教学环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问卷形式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可以分析影响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意图和制约移动学习的相关因素;以并行项目实现为纽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探索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环境的协同关系;创设三位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推进移动学习与高职现有教学生态的和谐统一;提出基于微课和积件的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理念,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践行闯关教学模式到移动学习APP设计,激发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兴趣。
[关键词]移动学习 线上线下 三位一体 积件 闯关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53-03
一、引言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缩写为MLearning),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可携技术的学习方式,它消除了一般可携带装置的机动性之地域限制。伴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支柱。移动学习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以移动设备为工具,以教育传播理论为基石,以微视频和数字资源为内容,以项目驱动、情景教学为教学应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活动中时间不同步、空间相分离的问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转变。[1]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必然对现有高职课程教学产生冲击,引起原有高职教育各要素的不适应,出现诸多问题。如何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移动学习的技术优势实现移动学习与高职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将移动学习有机地融入到现有高职课程教学中,发挥其最大功用,是非常值得探究和研究的。
二、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以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意图相关因素和移动学习制约因素为调查立足点进行展开。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影响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的首要因素是“使用微信进行交流”,这占43.8%,其次是“玩游戏”,这占28.2%。移动学习制约因素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内容枯燥”成为移动学习的最大障碍,其次是“移动版课程与课堂授课不统一”的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在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使用手机意图、改善和消除制约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才能使得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得到实践和发展。
三、移动学习融入高职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移动学习有其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更何况高职课程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地通过移动学习替代面对面等教学方式。移动学习通过优质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对现有高职课程教学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将教学过程单一化的倾向都是不合理的。不同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它反应了人们对知识以及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混合式学习实践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融合的趋势。[2]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移动学习与现有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能为现有高职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功能。
课堂教学同步产生的项目操作微视频、课堂教学微视频等一系列的教学成品可以及时发布到移动学习平台,供学生跨时空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现行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以课后平行项目实现微视频为纽带能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顺利衔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介绍课后平行项目实现基本思路,具体的实现过程可由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来完成。在实现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可借助移动学习平台中的课后平行项目微视频参考得以完成,对于疑惑亦可借助于微信或博客与教师实现实时沟通和交流。线下平行项目的实施情况在后一节课堂教学中得以检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的统一。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拓宽和补充。开展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移动设备上,打造教育教学的移动学习平台,是积极探索构建移动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不能贸然的将移动学习简单顶替课堂教学,它只是高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增强实践教学的一种探索。只有对线上与线下教学两手抓,并且扬长避短,才能实现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二)三位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
微信是专业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微信平台的碎片化和裂片式知识传播等特点与面授学习、移动学习平台之间实现互补,也与其他社会性软件共同构建了移动社会性合作学习环境。[3]上述宁波城市学院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微信使用率几乎覆盖所有高职学生,若能将微信平台与现有的高职教学环境无缝结合,必将大幅度提高高职学生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的可能性。本文在深度探索移动学习支持功能和理论基础上,以微型资源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平台,构建与基于安卓的移动学习APP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三位一体的面向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平台(见图1)和学习环境,实现移动学习与现有教学生态的和谐发展。三位一体的移动微型学习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以及交互式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与“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强调教师主导下的知识传递与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4]微型资源服务器为基于安卓的移动学习APP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的微视频等资料。网络教学平台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无缝衔接打通移动微型学习与现有学习环境之间的通道,网络教学平台通过ExMobi软件实施界面转换直接为微信公众平台使用,避免资源重复建设。通过微信群可以进行师生、学生之间沟通、共享学习资源,也可方便组成学习组,进行协作学习。
(三)基于微课和积件理念的移动教学资源设计
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所带来的各种新的学习上下文的关联及其传递特征,也是与固定、大容量等学习方式有所不同的。[5]移动学习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资料的设计必须要符合零散这一特征,微课理念与之不谋而合。移动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微型学习理论的指导,设计具体移动学习资源内容时,应将学习内容依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但又自成体系的微型知识模块,通过模块之间的组合,构成新的主题。移动学习教学资源设计以微视频为核心进行展开,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将制作首页的任务分解为更细化的可具操作性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实施过程大约为10分钟。同时在移动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积件建设。积件是一种教学设计软件的策略和思路,是对教学信息的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6]积件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从复杂的教学软件设计的技术问题和资料收集管理中解脱出来,它具有最小化、可积性、共享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并能适应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更新变化,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实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基本规则和无穷变幻的统一、静与动的统一。
(四)基于闯关游戏的教学设计
闯关教学设计是基于宁波城市学院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探索出的一种适合于高职课程的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呈阶梯形难度,每个部分为一“关”,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实现闯关。这种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例如,在网页制作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中,以网页设计中的基本操作为学习积件设计闯关游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数量的代码段(以图形化表现方式)由上往下自动落下,当单击特定的代码段图像时,显示相应的结果。当三个正确的代码段图像都被选中后,则显示闯关成功,进入下一关。此外,这个关卡内容以积件的方式保存,当其他关卡中需要这个积件,可以直接组装使用。
四、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移动学习与高职教学整合策略,旨在为移动学习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移动学习和高职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基于微课和积件理念的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理念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供了借鉴。据不完全统计,微信在高职学生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让其成为移动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平台与高职教学环境整合探索,可以实现微信移动学习、基于APP的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教育生态和谐统一。移动互联网给高职教育教学领域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充分挖掘三位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学生中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目标。
[ 注 释 ]
[1] 张翠荣.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3]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4] 张艳超,伍海燕.移动微型学习:新生代员工继续教育新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79-84.
[5]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23):48-51.
[6] 都玉春.教育信息资源积件观刍议[J].青海教育,2010(6):5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