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策略

2015-05-30赵海燕徐跃东

南北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现策略教育公平影响因素

赵海燕 徐跃东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各种差距,有来自中观层面的学前教育制度、决策、教育投入等,有来自微观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观念与行为、家庭环境与教育等。由此,可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伦理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分别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与实现。

【关键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公平  影响因素  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64

学前教育公平,是指儿童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地享用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对人的尊重,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儿童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没有学前教育公平就不可能有教育公平。目前,学前教育公平已成为国际学前教育改革的五大主题之一,[1]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主要任务。

一、学前教育公平的价值

学前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政治与文化等复合性问题,具有重大价值。从宏观来看,学前教育公平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促进政府稳定与社会公平,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能促进学科发展与繁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能有力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和依据。因此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显著的社会补偿功能;推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特别是解决社会低层劳动人民子女入园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从微观来看,学前教育公平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儿童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机会,“让所有的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2],具有解放妇女、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幸福的价值;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指引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对确保公平地进入此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中小学教育公平性的奠基石。

二、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因素

影响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因素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

1.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差异是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主要原因。有调查发现石嘴山市农村儿童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儿童入学机会存在严重不公平,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获得的支持很有限。[3]学前教育不公平的重点在农村,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农村自身来说,存在农业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等原因。

2.中观层面,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决策者缺乏科学的认识、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理念的偏差以及不合理的资源配置。[4]有学者认为学前教育不公平原因在于城市偏向的制度设计,以剥削弱势群体为代价发展强势群体,[5]而农村幼儿园资助经费少、教师工资待遇差,导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公办幼儿园享有过多的财政补贴,而亟需财政支持的农村和城市条件不好的幼儿园却得不到政策支持,这种“权力自肥”造成幼儿园阶层化,严重摧残着学前教育公平。此外,经济欠发达、师资不足等因素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且与社会整体发展相矛盾。

3.微观层面,体现在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因素方面。有学者采用冲突论分析民办幼儿园内幼儿教师和儿童的不公平问题,其产生是由于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剥削,法律面前难以真正平等,根据场域理论,这些不公平是由于社会行动者的竞争、惯习、及幼儿园内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的。[6]幼儿园内部还存在过程不公平现象,如园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统一的教学无视儿童的个体差异、社会中一些不利思想因素渗入幼儿园、成人的观念强加在儿童身上等造成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不公平。

三、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策略

(一)教育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学前教育机构的准入及招生方面。办园条件是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主要表现之一,应转变办园理念、提高办园门槛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则应立足现实,调整布局,设立村级“微型幼儿班”,[7]采取多主体创办多样化学前教育机构的措施;针对平民幼儿园、特权幼儿园和贵族幼儿园及园内实验班、普通班等不公平问题,则应端正办园理念,发展家庭和社区学前教育进行辅助。[8]在幼儿园的管理与招生方面,可建议教育部门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专项视导服务网络,构筑幼儿园发展共同体等措施,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和发展的公平;招生制度、国家资源应渐渐侧重向低端学前教育、渐渐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创办更多的公办园等措施。

2.师资。政府应加大幼儿园投入,严格幼儿教师认证制度,以便树立幼儿教师牢固的“幼儿为本”、“因材施教”理念,促进学前教育过程公平。[9]师资结构是影响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在聘任与培训方面,完善教师培训和聘任制度,特别是重视农村教师培训,建立多元、公平且能照顾到各地学前教育发展需求的一体化培训体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之一;建立健全幼教辅导网络,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设立特长团队、建立竞争机制、引进园外资源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学的公平。

3.教学。应树立教师教育公平理念,建立师幼学习共同体,形成师幼民主关系,注重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有层次的设计活动,进行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教学,在活动设计中应在环境创设中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可通过在一日生活中发挥儿童智力强项和构筑课程教学公平(课程多样化、多元智能教学、情景化评价)促进教育过程机会均等;教师应注意从课堂细节入手,如儿童参与活动的权利、教师对操作材料的提供、同伴合作的安排、儿童成果展示形式、教材内容、教师的体态语等方面都体现着课堂教学的公平与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公平;一视同仁对待儿童,对特殊儿童实施倾斜式公平教育,与儿童互动中应渗透公平意识,改善师幼关系。

(二)法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立法。近年来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较高,很多学者认为学前教育立法可解决学前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公平问题,如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以法律保障学前教育公平性,完善学前教育立法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等。

2.权利。很多学者提出应保障儿童入园权利,如芬兰学前教育公平理念深入人心,其《芬兰儿童权利公约》、宪法等强调政府必须保障儿童平等地享有资源,以及各种教育和保育权利,平等性成为芬兰学前教育的首要理念,尊重和发展每个儿童的个性,这些重要理念是芬兰学前教育公平的依据和前提。

3.政策倾斜。学前教育政策应倾斜于弱势儿童群体(如民族儿童、农村儿童、残碍儿童、女童等)和弱势幼儿园(如民族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城市贫困幼儿园等),给予他们更多深入而足够的关注,弱势儿童群体和弱势幼儿园应得到社会、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更多关爱和援助,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发展权等,应建立残障儿童教育与发展长效保障机制,以确保残障儿童获得适宜的援助。从政府层面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财政投入。应以政府投入为主,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或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举办和发展公立学前教育的责任共担制度;建立多元化学前教育投资体系,以政府、社会和家长为主体对学前教育进行分担式投入;财政优先和重点发展公立学前教育,帮助和支持私立学前教育向多元化和公益性发展;对公办园和民办园一视同仁,大力支持私立幼儿园,拓展、优化和共享学前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建立补偿援助机制。

2.发展经济。因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供给总量严重欠缺,所以应发展经济。

3.市场竞争机制。可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保持适度差距,因为任由市场自由调节造成了早教市场混乱、两极分化严重、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反而加剧了学前教育不公平,因此,应加强学前教育的市场监管。

(四)社会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发展非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水平。可提高社区和家庭学前教育,促进公平。

2.农村优先。农村和城市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师幼比和入园率、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水平、教师待遇、幼儿园教育经费管理、幼儿园校舍及教学用品等方面,提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优先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消解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弱势补偿,向农村倾斜;或应消解户籍制度、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偿;或多样化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形式,幼小合办,加强师资队伍,实行多口帮扶,健全农村学前教育保障体系重点扶持农村学前教育,分阶段、分区域推进农村学前教育;

3.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可大力发展民办园,可采取区域联盟的形式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如建立资源共享、城乡合作、师资培训、基金帮扶、制度保障机制等。

(五)政策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定位与规划。我国东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存在严重发展不均衡,应实行教育倾斜制度,加强政府监管,扩大教育公学资源等措施推进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公平发展政府应采取正确定位学前教育、制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监管机制以加强监督和指导;各地政府应加强学前教育规划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0~3岁早期教育服务体系及和0~6学前教育一体化等措施。

2.制度与体制。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入学招生制度,解决入园难问题,在起点上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制定学前教育普及与公平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策,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各级政府职责,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公平原则下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

3.学前教育公平研究应肩负着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历史使命,政府是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主体,对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是学前教育公平的主体,另外,学前教育界还应主动影响政府对学前教育方面的决策。

(六)伦理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1.公平。印度学前教育强调公平理念,主张保障每个处境不利儿童受到关照,学前教育应该是贫民、大众、民族的,并体现在对女性和儿童权利的关注等方面,即生存权(如女性自杀、女童生命权等)、发展权(如营养、卫生等)、教育权等,我国可借鉴其经验。

2.公益。有学者提出应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社会体制转型下政府学前教育投入应以公平为导向,重点向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倾斜;应特别关注特殊学前教育。

3.福利。如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通过家庭、住房、新生儿等补贴式家庭援助计划,“开端计划”、“生活保护”等措施,深刻体现了以福利促公平的理念。

(七)文化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策略

文化公平是学前教育公平的基础,学前教育机构文化是否公平奠定了幼教机构教育教学的公平。这主要涉及儿童文化背景、学前教育机构文化、家庭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有学者认为课程内容体现着学前教育公平,应考虑课程实施对象所处的文化环境,只有适合儿童文化环境的课程才谈得上相对的课程公平,才可能实现文化公平。

我国学前教育公平发展有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教育、政策等方面的背景因素,更应深入挖掘、分析,才能制定符合我国现实的、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邬春芹.当前国际幼教改革主题与我国幼儿教育未来走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7.

[2]余向平,周文敏.致力于教育公平 破解入园难题——浙江杭州市上城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幼儿教育,2010(12):16-18.

[3]王新华,王娟.贯彻“全教会”精神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发展[J].宁夏教育,2011(9):9-10.

[4]赵海慧.社会转型期幼儿教育公平问题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6(7):9-10.

[5]王海英.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8):10-16.

[6]蔡丽竑.民办幼儿园内教育不公平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科教文汇,2007(12):98-99.

[7]罗正日.黑龙江省朝鲜族幼儿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2011(2):170.

[8]姚晓燕,王静.幼儿教育“贵族化”的弊端及解决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8):89-91.

[9]张楠.浅谈幼儿园教育过程公平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7(9):33-35.

猜你喜欢

实现策略教育公平影响因素
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
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