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群众评议团,环保新风范

2015-05-30江镕

环境 2015年2期
关键词:镇区中山市评议

江镕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山市环保局通过建立“群众评议团”这一工作制度,“集贤纳智、建言献策、咨询议事”,真正将环保民生工作做成了民心工作。

提起法律上的陪审团制度,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而这项制度自我国清代便已起源,目的就是“凡陪审员有助公堂秉公行法,于刑事使无屈拟,于民事使审判公直之责任。”而无独有偶,30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山市环保领域出现的“群众评议团”也是应运而生,以点带面式地承担起了类似的责任,产生了相近的意义。

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说起“群众评议团”的缘起,还要追溯到2013年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雨污分流”工程。当时由于工程开建,群众中产生了一些怨言,对此政府部门也深感委屈,因为这本是一项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却未得到普通百姓的广泛理解,甚至产生了误解。一分析,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们充分知情。所以中山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募到几十名市民代表,让他们亲临现场了解情况。经过中山市电视台专题节目的播出,市民普遍反映,通过这一节目,他们了解了很多政府行为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到一些工作开展的不易,群众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舒缓,接下来的工作推进速度也直线加快。

所谓“听者有心”,这一做法也带给中山市环保局很大启发——雨污分流工程带来的矛盾可以由此化解,那其他环保工作是否也可以大胆借鉴呢?特别是在全社会都在强调政府部门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公开度、透明度、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的大形势下,可否借此彻底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促进各项环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呢?于是大家一商量,“群众评议团”的主意便顺理成章、瓜熟蒂落。

目前的“群众评议团”共有成员20人,他们是从百余名来电报名的公众中筛选而出。其中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也有创业先锋、行业代表、传媒人士、资深志愿者和应届毕业生……可以说辐射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跨度从二十几岁一直到七十几岁。说起来,这种人员构成也是摸索而来,最初时如何招聘,招聘何人,还在中山市环保局内部引起过争议。有人说,如果公开招聘太耗时耗力,我们就干脆内定,自己省事;也有人说,还是要公开发布信息,但是我们应该找一些“自己人”当“托儿”,免得有些人太过极端,惹出麻烦。对于这些意见,领导们听后都予以了否决,他们认为既然这项工作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那么就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转变形式主义,与其弄虚作假不如大大方方,与其刻意隐瞒不如正确引导。于是这20名真正自发组成、代表民意的成员很快便“走马上任”、“就职履新”。

“你们真是不容易,不容易!”

评议团的第一期活动地点定在了市政府的会议室,内容一是由中山市环保局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同时也是担任环保局群众监督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萧汉森给大家加油打气,二是向评议团的成员介绍中山市环境信访工作。提到信访,马上就有一位来自下属镇街的评议团成员提出,“环保的投诉热线我也使用过,但是为什么我打了投诉电话,你们的工作人员却迟迟未到,比起公安系统处理要慢很多呢?”

对于这一问题,对业务了然于胸的工作人员马上解答道:“2014年,12369环境举报热线已经并入我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群众在拨打了举报热线后,首先将由中国电信工作人员接听并进行记录和分发,系统会将投诉情况以文本的形式发送到各镇区环保分局一线执法人员值班手机上,由他们进行跟进处理。这个过程就大约需要半个小时,而且就信访案件的数量来说,我局信访案件从2010年前的每年3000多宗增长至目前的15000多宗。2014年1~7月,我局共受理群众反映环境信访投诉9109宗,平均每个月1301宗,平均每个镇区每月处理信访案件54宗,而就人员来说,小的镇区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可负责信访案件,平均下来每天就要处理两宗以上,而且这个人还要负责其他工作。所以您说,以现在的案件数量和工作人员情况来说,我们怎么能像公安系统一样‘神速呢?不过即使在现在这样人手少、任务多的情况下,我市目前环境信访案件的办结率为95.6%,群众对于这一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听了工作人员有理有据的解答,刚刚还颇有质疑的那位成员马上心服口服,还连声说:“你们真是不容易,不容易!”

做环保不能砸了老实人的“饭碗”

而从第二次的活动开始,评议团就开始了户外现场看点之旅,如果幽默点说,大家便是参加了“中小饭店一日游”和“垃圾组团一日游”。因为每次清点人数出发后,在前往的大巴上,负责带队的环境监察分局副局长方杰便会像一位“资深导游”一样,站在车头把这一天的行程安排、走访目的、现场特点、工作难点等,一一向大家告知。有了这个前期的知识储备,成员们到达现场后对于观看什么、关注什么、提问什么也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因为第二期针对的是油烟类信访问题,所以大家来到的都是饭店、酒楼等餐饮企业聚集的区域。在中山,中心城区及各镇区的主要商业集中区为油烟投诉重点区域。以石岐区为例,截至到2014年10月,全区共受理152宗油烟扰民类信访投诉,占全市油烟类投诉的28.5%,其中有41宗为重信重访案件。

现场看点过程中,让大家感触最深的就是一家街边的“螺蛳粉”店。这个小饭馆属于“夫妻店”,两个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之前通过打工辛辛苦苦积攒下一些资金经营起这个小本生意,除去房租、水电和设备等基本投入外,已经所剩无几,他们根本没有概念也没有能力再去进行环保手续审批、安装治理设施。当工作人员在现场告知夫妻俩他们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时,两个人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泪水差点夺眶而出,嘴唇哆嗦着,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看到此情此景,评议团的成员们一下子对环保工作人员的难处感到了深深的理解——一方面环保局对于环保违法行为理应严厉打击,但另一方面当面对实实在在的生活、千差万别的状况,如果都采取“一刀切”式的执法,有时无异于砸了很多弱势人群的“饭碗”,断了他们的“生计”,接下来就容易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法与情之间适当取舍,在秉公执法与体恤民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可谓事关大局,尤其重要。

去垃圾处理厂拍婚纱照

如果说第二期的活动还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份“沉重”,那第三期去参观中心组团垃圾处理基地的活动就显得轻松、惬意了很多。在此次活动之前,很多成员还顾虑颇多,去看垃圾处理厂,会不会很脏很臭?会不会影响健康?会不会看过之后连饭都吃不下呢?对于这些疑问,工作人员卖了个关子,“那里到底怎么样,我先不说,你们看过就知道了!”

当大巴在一处如公园一般的场所停下后,成员们环顾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设施井然有序、空气清新怡人,难道这就是想象中本该污水横流、蚊虫四散、臭气熏天的垃圾场?这简直就是对传统认知的一种彻底颠覆。大家正意外着,一位年轻姑娘的的话语引得全车人都开心地笑起来,她说:“这环境也太好了吧,哪里是垃圾场啊,根本就是拍婚纱照的外景基地嘛!”于是大家就带着这种愉悦和好奇,这走走,那看看,一上午的时光就真的和逛公园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看过了垃圾处理的一些过程,又身临其境地面对市区每天产生的体量巨大的垃圾废物,大家都十分感慨,“原来我们城市里每天产生这么多垃圾,如果不建垃圾处理厂,我们真的很快就要被垃圾包围了。要想少一点垃圾,我们也真的要从自身做起,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所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再苦口婆心的说教,再强力高压的约束,其实都比不上真正感同身受的接纳和体谅。

“几期活动下来,成员们不但对我们环保工作予以了高度的理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自己身边的人分享、宣传,而且还和我们充分互动,积极举报他们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为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线索。并且我们每次都有电视台全程拍摄,通过电视一播出,全体市民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局领导十分认可我们的这项活动,叮嘱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让群众成为我们环保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接下来第四期、第五期的活动主题我们已经都想好了,定为‘废水和‘噪音,而更远景的目标是我们局里十大科室的工作都将和这项活动相结合,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和成员们沟通交流、现场体验,然后再努力推广到镇区,一直坚持下去……”说起这项自己全程负责的工作,本来性格爽朗的中山市环保局人事科负责人李娟更是显得“滔滔不绝”,言语里满怀欣慰和自豪。

的确,在2014年这个“化解社会矛盾年”里,中山市环保局的群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但将很多可能产生的矛盾消解于无形,而且还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融洽了与群众的关系。这些都充分得到了市里的认可,在中山市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中山市环保局以94.83的高分,一举获得了优秀等级。

自古以来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环保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永远都不会过时。

猜你喜欢

镇区中山市评议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谈编导在镇区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