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探讨

2015-05-30武彦斌朱丹

东方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校园文化

武彦斌 朱丹

【摘要】当前高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国家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战略的客观需要。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被赋予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时代内涵。加强具有创业教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快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恰当选择。

【关键词】 校园文化;创业;创业意识

一、创业意识培养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生就业属于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如何实现就业是一个值得未雨绸缪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创业和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大学生创业既要从宏观上营造创业氛围,更要从微观上着眼创造个体创业的积极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大学生创业首要的是培养创业意识和激发创业热情。在创业意识培养到位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培养其创业能力,如信息领悟能力、机会之别能力、团队领导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就可为其后续创业行为创造条件。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创业意识培养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以一定的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体现大学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对校园师生具有引导、涵化、熏陶、规范、激发和鼓励等作用的动态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学生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竞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条件,它具有示范性、多样性和育人性等特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导向和人格塑造发挥着积极作用,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亦是客体,其创业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首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内在基础和价值导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着时代要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战略大环境下,校园文化必然将吸纳创新精神,注重正确价值导向,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而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们受到创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和价值渗透,更易产生创业理念和想法,激起自身的创业意识,并积极探索和行动,推动创业实践的开展。其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和得以巩固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平台。具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景观、一流的教学环境、高端的科研设施、便利的图书和数据资源、敞亮的教室和实验条件等,为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更为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巩固提升提供了直接的实践平台。再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和得以培养的制度保障和实施依据。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实践和时间,需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和推动,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开展创业意识培育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有保障的实施,需要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与支持。因此,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培育铺平了发展道路。最后,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活动载体,创业课程的开设、创业竞赛的举办、创业孵化器的建立等都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积极因素。

三、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途径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应坚持系统化思维方式,具体包括把握内涵、拓展功能、丰富内容和优化形式等四个方面。

1、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坚持导向性,保持先进性。创业教育正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统一认识。高校应利用网络、广播、海报及讲座等宣传阵地倡导和发展创业文化,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和构建创业氛围,强化和培育创业意识,增进学生的创业心理准备、创业意愿和创业认可度。创业教育的实施,应避免鼓动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的功利主义冲动。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是对培养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确实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职业选择发生变动的可能性逐渐增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不等于鼓励他们马上创业,而是为其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必要的准备。换言之,当一个人大学毕业之后,在职业生涯面临选择或者新的机遇出现等情形下,可以不必再去做创业的意识培养或理论准备而迈出创业的步伐。

2、拓展校园文化功能,健全和完善师生激励机制,调动校园师生参与创业类活动的热情。首先,设立校园创业专项奖助学金。通过设立奖助学金,吸引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产生和提升自己的创业意识。同时,奖助学金也能隐性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选择。其次,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专业课教师往往具有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推动其迈出创业步伐的更大可能性。然而,现有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价指标中并没有设立相应的条款。因此,高校人事部门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对承担上述工作的教师区别对待,在职称晋升和评优工作中,酌量考查其在培养学生创业素养、参与指导学生创业类活动方面的贡献,激励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思想活跃的教师更多地参与到学生创业类活动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做好对有创业潜质学生的组织选拔、遴选培养和具体评价工作,给予其实质性奖励。对开展创业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学生,推荐参评市级和国家级相关奖励,并予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有条件的项目,予以技术的指导和专利的转让。

3、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以赛促学,营造创业意识培育氛围,渗透企业精神和文化。间接经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获得间接经验(如创业必备条件、创业技能、专业储备、创业项目的选择、决策、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创业风险评估、利润预测等)。在此基础上,学校要重点扶持潜质学生和优质项目,因势利导,发挥由点及面的带动效應,形成创业的良好风气,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4、优化校园文化形式,依托社团,发挥青年团组织的力量,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实践类活动,在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创业的认知度和心理准备,对创业的主客观条件的评价和分析,产生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创业认知和创业意识。首先,创建创业类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对创业类社团的针对性指导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创业类活动,以社团为依托,提高社团成员和校园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和发展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类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供学生选择锻炼,寓教于活动。最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将第二课堂开设到企业一线去,鼓励学生开展职业人物访谈、创业人物面对面、创业故事分享及创业项目推广等互动活动,推进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自身创业意识的激发。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校企合作项目,为部分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激情的大学生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帮助,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四、结语

鼓励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和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一项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实施,首先都是创业意识的唤醒和产生。激发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和提升创业的主动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其推动和保障就业工作开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时代使命。校园文化是学生教育培养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内容、形式及其建设过程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内在激发培养和外在促进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校园文化视角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还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群体差异性;同时,更好地融合校园内各方资源、借鉴和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13(2).

[3]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

[4]罗志敏、夏人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5]荆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研究[J].江苏高教,2013(6).

[6]王雪飞.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实践[J].学校党建與思想教育,2013(S1).

[7]霍宏.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文化建设,2008(6).

[8]李佳.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5).

本文系湖北省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软件研发类本科生创新实践团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14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学校发展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我校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对接研究”(项目编号:2013B05)和共青团工作实践研究基金创新试点项目“IT类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W20140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业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