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工作方法

2015-05-30高毅管阳

东方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高毅 管阳

【摘要】面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典型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开展以及师资力量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多途径、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当前现实情况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  存在问题的人数较多

根据2014年在我校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存在明显心理困扰需要进行干预的学生有4.5%,如果按照我校在校生近12000人来计算,则需要我们进行心理干预的群体就是540人,此外还有近0.7%的中度以上的问题者。

1.2  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

1.2.1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指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压力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丧失、厌学心理、自我评价不当、考试失常、情绪失控。情况严重的还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1.2.2情感问题

亲情、友情、爱情是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三个重要方面,常见问题有亲情淡漠、友情尺度把握不准确、爱情观迷失等,如何处理情感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1.2.3人际问题

人际问题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交往对象的不同,如同学交往、师生交往、同性朋友交往、异性朋友交往等,也有交往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日程中,常见的不良的心理有:自卑、害羞、嫉妒等,这些问题会带来人际关系不适应、人际状况不佳、社交困难、自我封闭等表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交际困难的大学生比交际良好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存在着较多的精神症状。

1.2.4 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生活适应问题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弱,挫折承受力差。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2.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它的的重点应该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范围广但类型比较集中、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重但是条件艰难的现状,只有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调动学生、教师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1  多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报纸、网络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面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全面系统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时应注意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②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③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学生的讨论、心理训练、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所学知识;④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要跟踪辅导。

编印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刊物,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宣传栏,这些宣传形式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报纸、刊物、网络、宣传栏具有时效性、趣味性、针对性、延续性等优势,可以作为课堂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

3.2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要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必修课增强广泛性,讲座、团体咨询具有针对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3  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少,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多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调动各院系领导、班主任、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形成层层参与、信息畅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3.3.1各院系、班主任是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的了解更为详尽、及时。经过培训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重点问题、典型问题、普遍问题,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

3.3.2大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更加关注对外界及自我的思考,并能比较准确了解事物的本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增强他们培养健康心理的自觉性。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他们遇到的问题经常是相同的,只是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各自具有不同的观点。学生之间交流想法与实际经验可以开阔思路,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不断变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各种教育途径,努力探索不同形式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教育以及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