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香港电影焦点现象:从“水土不服”到“巧接地气”
2015-05-30任晟殊
任晟殊
2014年国庆档期,电影市场出现了非常戏剧化的一幕,内地新锐导演宁浩带来了颇有上世纪90年代香港喜剧类型电影“遗风”的《心花路放》,而两位香港电影大师许鞍华、陈可辛则带来了几乎毫无“港味”元素的《黄金时代》与《亲爱的》。前者以独特的视听美学讲述了内地著名女性作家萧红富于传奇但却悲悯怆然的一生,后者则改编自真实社会事件、以近乎纪实化的风格再现了近两年媒体关注的“打拐”热点。这样一种内地导演与香港导演在剧作选材上的“创意置换”以及随之而来的票房差距与舆论争议,都表征着当下内地电影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接地气”已经取代“名导演”成为电影卖座的重要指标。
为了顺应这种“观影选择”、迎合内地市场,自2004年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后,就开始大规模北上拍片的香港导演们也不断寻求突破,在创作题材上几经转型,历经了从一味地投身古装大片、炮制各种“炒冷饭”式的类型电影到扎根内地文化、关注现实题材等思路转变,创作出包括《中国合伙人》《毒战》《亲爱的》等一批“新型”合拍片。这类电影更加关注具备“普世价值”的电影命题、架空区域空间(大陆/香港)带来的文化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香港导演北上以来一直备受困扰的“水土不服”,也见证了经过十年探索,香港导演开始找到了在内地拍片如何接连“地气”的“不二法门”。
本文将聚焦香港导演北上后,创作题材的流变及其动因,发掘“接地气”策略的具体应用,同时以《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影片为案例,具体评析“接地气”法则下香港导演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表达与美学风格。
一、“适者生存”:香港导演北上创作的题材流变
2004年CEPA正式生效,面对内地正在崛起的电影市场,大量的香港导演人才涌入内地电影行业,从最初香港“名导”加盟古装/武侠大片,到水平参差的港片导演进入内地“淘金”、拍摄各种商业类型片,香港导演整体的北上创作履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创作题材的二次更迭。
第一阶段:古装/武侠题材——香港名导的“敲门砖”
2002年《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而香港导演正式进入内地创作也始于古装/武侠大片的拍摄。由于香港电影一直在这种类型上具有先天优势,内地古装/武侠片的制作一直都非常依赖于香港电影人,因此,香港导演北上创作的“第一桶金”就由此开始。从2004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到2009年公映了吴宇森导演的《赤壁2》,五年间由香港知名导演执导的古装/武侠大片占据了合拍片创作的绝对主流,也成为当年电影票房的重要构成。然而,由于电影类型过度集中,这一阶段香港导演能够选择的拍摄题材也极其单一,大多数都改编自古代经典著作及传奇外传等。相较而言,由香港导演拍摄的、取材自真实生活的电影却仅有《如果爱》《女人不坏》等零星几部,票房也与同期古装/武侠大片差距悬殊。“内地生活”“现实题材”等元素在香港导演北上创作的第一阶段还仅仅属于“华丽的冒险”,古装/武侠题材电影的兴旺与热销遮蔽了香港导演对内地文化的认知“盲点”,却激发了他们进军内地市场更大的信心,第一批“北上”成功的香港导演化身潮流风向标,吸引到更多的香港导演前赴后继、北上“掘金”。
第二阶段:杂糅题材——良莠不齐的导演群像
由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因其“顶尖豪华配置”将“中国式”大片推向了创作高潮,之后古装/武侠题材电影重复和“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在2011年有媒体披露已经出现了“5个关公、4个孙悟空、3条白蛇和2台鸿门宴”?譹?訛的拍摄备案。内地观众对这一类型电影的审美疲劳促使北上的香港导演开始重归90年代港片“黄金时代”时的“炒冷饭”策略,将早已成熟的喜剧、爱情、警匪、恐怖、惊悚等类型分拆改造、重新编排。这一策略极大丰富了香港北上导演的拍摄视角,也使“内地生活”“现实题材”等元素更易于融入创作,这一阶段出现了《人在囧途》《奋斗》《亲家过年》《不再让你孤单》等一批由香港导演拍摄、反映内地都市生活的作品,也体现出香港北上导演开始试图“接地气”的创作导向与积极心态。然而,伴随这一阶段内地电影市场的急速膨胀,北上拍片的香港导演群体日益壮大,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状况。许多“合拍片”被贴上了“水土不服”“烂片制造”等标签,而那些由香港导演拍摄的内地题材电影也大多“名不副实”,仅仅拥有“北、上、广”的城市景观,却很少深入内地生活的真实细节。真正“接地气”的电影创作还需要切入更多“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与表达,而这种努力正在近两年成为影像、搬上银幕。
二、“巧接地气”:香港导演北上创作的题材转型
近两年,以宁浩、徐峥、赵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内地新生代导演,以全新的题材与锐气的视角冲击并改写了许多中国电影的神话,逐渐熟稔了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模式,陆续推出了《无人区》《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一大批票房口碑俱佳的作品。然而,内地导演商业创作的成熟必然会对香港北上导演形成强烈的竞争压力,因此“转型”成为必然选择,但在策略定位上,却有所分野。以王晶、陈木胜等为代表的一批香港导演试图将传统港片的成功类型如赌片、警匪片等再次进行“炒冷饭”式的改造,从而以“纯正港味”吸引年轻观众,典型作品包括《赌城风云》《扫毒》《寒战》《风暴》等;而陈可辛、徐克、吴宇森、尔冬升等导演则将工作重心全盘放在内地,希望借助更大的市场和受众、整合社会资源,制作跨地域的华语“大电影”,代表作品如《中国合伙人》《大魔术师》《毒战》等。如果说前者的策略更多是属于商业利益上的“回归”与美学创作上的“复古”,那么后者的选择则更加具有开创意义与文化价值,是一种努力“接地气”、逢迎市场变化的“未来型”定位。正如王晶导演的自我总结:“我的目标就是拍好专业的娱乐片,让我的观众喜欢……陈可辛拍内地题材,那要很高的能力,是一个走法,他是这个项目的代表,我就是娱乐大片模式。讨好内地观众有很多办法,陈可辛让他们共鸣,我让他们高兴。”?譺?訛事实上,正是那些走心的“共鸣”型电影才真正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最终载入电影史册。梳理近几年香港北上导演创作的、努力贴合内地主流文化的电影文本,不难发现,“接地气”作为一种创作策略与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叙事层面。主要是指在题材选择、故事构架、表达方式上弥合区域审美差异,讲述更加具有亲和力的“动人”故事。例如,麦兆辉参与导演的《窃听风云》系列,被公认为“港片回勇”的代表作品,但当他执导题材类似却主攻内地市场的《听风者》时则套用了内地观众近两年在电视剧领域喜闻乐见的“谍战”剧拍摄模式,并刻意强化了麦家原著小说中虚化的“爱情”元素以吸引女性观众,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与票房回报。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曾经被评价为香港社会的文化缩影,然而“韩三平把《中国合伙人》的剧本拿给陈可辛时,希望他用拍《甜蜜蜜》的感觉来拍这部电影,表现中国内地特别是北京的现实生活。”?譻?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最终以超5亿的票房以及金鸡奖最佳影片的荣誉,给出了漂亮的答卷。陈可辛将《中国合伙人》定位为一个关于成长、友谊以及时代情怀的故事,削弱了其中的国别差异与文化冲突,更加强调情感、梦想、奋斗等通俗元素,使《中国合伙人》和《甜蜜蜜》一样具有纪录时代的价值。
第二,精神层面。如果说叙事层面的“接地气”还可以依靠电影技巧来实现,那么精神层面的“接地气”则必须与社会保持一份“心有戚戚焉”的共鸣。例如,陈可辛导演的新片《亲爱的》将目光投向了“打拐”这样一个敏感而写实、连内地导演都鲜有涉足的社会话题,真实地讲述了中国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遭遇,但在表现时却并没有“滥情催泪”,而是保持着一份“克制”与“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影像中同时也真切地生活在现实中的芸芸众生。陈可辛导演曾经直言拍摄《亲爱的》就是因为“看中这个故事还是被其中‘人性的、‘情感的东西所打动……希望悲剧里也有温暖的情感”。这部在精神层面极其“接地气”的作品赢得了极高的美誉度,同时也收获了超过3亿的票房。陈可辛曾在微博感慨:“刚刚宣传团队说今天《亲爱的》的豆瓣评分8.7分,已经过了《甜蜜蜜》的8.6。谢谢你们帮我跨过了这个18年的槛。”可见,一部在精神上“接地气”的电影于观众、于导演自身都是一份莫大的情感慰藉。
“接地气”作为香港导演北上创作、适应市场和观众的重要策略,必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叙事”和“精神”呈现在影像中,如2014年底即将上映徐克导演的3D版本《智取威虎山》就改编自群众基础广泛的红色经典,而尔冬升导演的新作《我是路人甲》则回归“温情”、关注又一类边缘人群“横漂族”?譼?訛,通过这些“巧接地气”的优秀影片,香港导演北上创作必将迎来“第二春”。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化视阈下亚洲电影产业竞争力与创作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