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文原作《罗生门》探寻芥川龙之介本真人性

2015-05-30杜银华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杜银华

摘 要:与其说芥川龙之介是对人类丑态的嘲讽,还不如讲他是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希望看到更多人性的美,才揭露了这么多的丑;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内心深处本藏着一颗大爱之心,才喷尽笔墨披露深刻;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内心对人性丑恶的批判,才能彰显其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美好人性

「芥川龍之介といえば、短編小説で、短編小説といえば芥川龍之介である。」提起芥川龙之介就要说到他的短篇小说,说到短篇小说就不得不提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杰出人物。在日本近代文坛被誉为“鬼才” 的他不仅是最出众的短篇小说家,而且还作为有名的评论家、剧作家被广为人知。在短短的十二年文学创作生涯中发表了148余篇小说和大量的其他作品。因此,将他誉为“日本近代文坛巨匠”一点都不为过。

一、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生于东京。据说其名字是因辰年、辰月、辰时出生而来。出生9个月之后生母发狂,之后便在其母的家里作为养子生活。在东大因英文专业出类拔萃认识了久米正雄,一起创刊了文艺杂志第三次《新思潮》。而且,结识夏目漱石,后成为其弟子,随之登上创作舞台。芥川龙之介是能够技巧性地、理性地把握情感的自由流露的短篇小说家。

“提起芥川龙之介就要说到他的短篇小说,说到短篇小说就不得不提芥川龙之介。”龙之介大部分都是短篇小说。

二、《罗生门》概要

这是发生在平安时代末期的故事。某日黄昏,一仆人正在荒凉的罗生门下避雨。因被主任赶出来而走投无路的仆人,为了明天的生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杀人,抢夺财物成为强盗;要么守护自身清白白白饿死。但是,当仆人正在犹豫「餓死するか盗人になるか」(“是饿死还是成为强盗”)的时候,看到了一满头白发像猴子一样的老太婆正在拔一女死尸的头发。仆人对老太婆产生憎恶的同时,在他看来,拔死人头发的事,是绝不应该被原谅的罪恶。听了老太婆关于「仕方がなくした事である」(“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和「わしのしていた事も悪い事とは思わぬぞよ」(“我不觉得我所做的事是恶行”)辩解的言论之后,一边考虑自身而今的状况,一边又想起了自己是饿死还是成为强盗的问题。最终,为了自己的生存,仆人完全丢掉了道德和正义,扒掉了老太婆的衣服,消失在了漆黑的夜里。

三、弱肉强食的利己主义

《罗生门》通过对恶劣环境的描写,沿着仆人心理的变化,满是死人的黑暗的罗生门,惨绝人寰的乌鸦叫声,如猴子一般的老太婆,不知所往的仆人,赤裸裸地呈现出了一幅凄惨的画面,清晰地描绘出了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人们生存恶劣状况里弱肉强食的利己主义。

深陷潦倒的仆人,当直面是饿死还是成为强盗的时候,看到老太婆一下一下拔死人头发的恶行后,毫不犹豫选择成为了后者。在文中「悪にたいする反感が、一分毎に強さを増してしまたのである」(“面对罪恶这种反感,每一分都在增加”)和「この男の悪を憎む心は、老婆の床に挿した松の木片のように、勢いよく燃え上り出していたのである」(“对这种恶行憎恶的心如老太婆插的松树木片一样正熊熊燃起”)这两句话中不难看出,仆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良知仍然存在。但是,在老太婆说了「仕方がなくしたことであろ」( “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和「わしのしていたことも悪い事とは思わぬぞよ」(“我不觉得我所做的事是恶行”)之后,仆人内心「ある勇気が生まれてきた」「この老婆を捕まえたの勇気とは全然、反対な方向に動こうとする勇気である」「迷わなかった」(“某种勇气油然而生”“这种勇气异乎抓住老太婆的举动,而是完全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迷惑全无”)等这类思绪却油然而生。而且,之前守护正义、遵从道德等这般正义性和道德性的想法完全抛之脑后。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当自己踮脚于穷困的边缘,为了继续生存,受自身利己之心的驱使,人类利己主义的本性便清晰显现。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私自利是受自身本能的驱使。另一方面,老太婆与仆人不同的是,她认为自己的恶行是合理之举。小说中的一段话,充分证明了老太婆的想法:「なるほどな、死人の髪の毛を抜くという事は、何ぼう悪い事かも知れぬ。じゃが、ここにいる死人どもは、皆、そのくらいな事をされてもいい人間ばかりだぞよ。現在、蛇を四寸ばかりずつに切って干したのを干魚だというて…されば、今また、わしのしていた事も悪い事とは思わぬぞよ。これとてもやはりせねば、飢え死にをするじゃて、仕方がなくする事じゃわいの」。看她看来,这种恶劣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她是否能够持续当时生活的合理的条件。

这种恶行可以总结为弱肉强食的利己主义。在当时黑暗的世界上,所以,不论是女人、老太婆还是仆人,我们都不难理解为何有这样行为的产生。

四、结语

《罗生门》中,芥川龙之介笔下陷入穷困的仆人,其心理变化不仅是人性丑恶的反映,更是作者对世人丑陋面目赤裸裸地批判。虽然文章处处足见芥川对人性自私的不满与批评,但究其缘由却不尽限于表面。

与其说芥川龙之介是对人类丑态的嘲讽,还不如讲他是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希望看到更多人性的美,才揭露了这么多的丑;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内心深处本藏着一颗大爱之心,才喷尽笔墨深刻披露;正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内心对人性丑恶的批判,才能彰显其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罗生门》.青空文库

[2]芥川比呂志、吉田精一.《芥川龙之介》.明治书院 1967

[3]杨锐、韩争艳.《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

猜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
《今昔物语集》与芥川龙之介的前期创作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三株 人事变动罗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