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2015-05-30齐颖
齐颖
【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实验组则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施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患者膀胱、直肠功能恢复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是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当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治疗效果令人满意,5年内生存率较高[1-2]。但该类手术容易使盆腔自主神经出现损伤,并发膀胱功能障碍、直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妇科肿瘤专家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旨在观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样本均遴选于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病例均符合WHO制订的宫颈癌相关诊断标准[3],且均经病理检查诊断,术前经CT、MRI或盆腔彩超检查未见宫旁组织浸润,排除术前有排尿或直肠功能障碍者,及严重脏器疾病者。患者年龄在31-58岁之间,年龄均值(45.5±6.8)岁;病理分型:鳞癌23例,腺癌18例,麟腺癌10例,小细胞癌9例;临床分期:ⅠB1期11例,ⅠB2期15例,ⅡA期18例,ⅡB期16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行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行子宫切除术。实验组则在术中保留膀胱与直肠神经丛,操作要如下:①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膀胱與直肠侧窝分离出来,使主、骶韧带能充分显露;②将输尿管于骶韧带外侧分离,钝性分离腹下神经保留,并将骶韧带夹断;③于主韧带下方找到子宫深静脉,并将其与膀胱静脉切断、结扎;④提起子宫深静脉与膀胱静脉的断端,辨清噴丛及其发出的子宫支与膀胱支,保留膀胱支,切除子宫支,然后将神经束向外游离,并向外侧推,将主韧带、膀胱宫颈韧带以及阴道旁组织切断。
1.3观察指标[4]
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残余尿量<100ml时间、残余尿量<50ml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施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实验组
30
235.5±12.4*
402.6±25.4
对照组
30
203.4±14.5
399.6±26.7
注:*表示较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残余尿量<100ml时间
残余尿量<50ml时间
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实验组
30
12.2±1.6#
13.4±2.2#
2.4±0.7#
4.3±1.1#
对照组
30
17.8±2.4
25.8±5.7
3.9±1.6
5.9±2.2
注:#表示较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经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有年轻化的特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当前治疗该病早期的标准术式[5]。常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多,其中以膀胱、直肠及性功能障碍为主,有数据显示常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6%,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6]。究其原因,常规术式强调的是对肿瘤的根治性,而忽略了对盆腔细微解剖结构的保护,术中操作会对盆腔自主神经造成损伤。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理念最早由资本学者提出,其强调在术中切除主韧带血管,而保留自主神经部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7-8]。近年来该理念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普遍接受,该术式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患者膀胱、直肠功能恢复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宝华.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8):4017-4017.
[2]陈贵芹,侯保萍,徐红丽,等.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04(05):19-21+42.
[3]仲伶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01(13):13-14.
[4]韦业平,邓丽,邵世清,等.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性及疗效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04):613-616.
[5]许秋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12):1498-1499.
[6]龙颖,姚德生,高琨,等.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12):1083-1088.
[7]郑虹,施如霞,蒋鹏程.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68-71.
[8]李静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9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