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的现状调查
2015-05-30周神珍
周神珍
【摘要】笔者以农村D初中为研究对象,采取质的研究取向,用观察法收集原始资料。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班级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表现不同,不同科目因为任教老师和学科性质的不同而学生表现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段违纪行为表现各异。
【关键词】初中生 课堂 违纪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管理及处理初中生的课堂违纪行为一直是困惑教师的难题,但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与学生违纪行为频繁出现的“量”和“质”有一定正相关。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事业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凸显出问题。相关研究者指出:当今的中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有很大的普遍性,91.5%的中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程度的违纪行为,其中,时常出现的占21.7%,有时出现的占69.8%。1比例如此之大,不得不让人重新关注这个反复出现而又得不到解决的难题。解决好这个难题有利于提高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D中原本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成立于1990年,由一家跨国集团赞助,位于九江市郊区,是一所公办民助型学校。本研究选取D中初二(A)、(B)班学生,两班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访谈的老师和学生随意抽取8人。A班学生,在四个初二班级中,是重点班。总体而言,全班学生学习成绩优良,平均成绩70分以上,95%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B班学生,属于普通班,学习成绩较差,90%学生平均成绩低于60分,74%学生家长单方外出务工,51%的学生家长双方在外打工。
三、D中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课堂学生违纪行为的班级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班级,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B班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在数量上远远超过A班学生,A班课堂违纪行为以沉默、发呆为主,B班课堂违纪行为主要有不做课堂作业,迟到、早退等行为。
(二)课堂学生违纪行为的课程差异
通过观察发现:同一个班级,不同的科目,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表现也不同。B班学生在语文和数学课堂上表现如下:
在一个班,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任教,学生的违纪行为在数量和频率上都有差异。任教语文的李老师,听B班学生说,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上课很认真,不让任何同学发出一点点声音。”任教数学的熊老师,“一点都不凶,没人怕她。”“即使打我们,我们也觉得她一点都不可怕。”
(三)课堂上,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时间差异
A班,一堂数学课,班主任任教,讲解“关于一次函数运用”试卷。
A班与B班相比,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数量较少,居首位的是内向型的行为发呆沉默为主。课后与A班学生沟通,学生说“这些我们都会做,这课太枯燥了。”“不知不觉就想别的事去了。”B班的课堂违纪行为,以学生不做课堂作业占据首位。访谈得知,违纪原因有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不会做,与数学老师的关系紧张等方面。另从上表得出:在上课时间30~40分钟时,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数量剧增,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听课。
【参考文献】
[1]杨艳平.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3-5.
[2]刘小先.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6):30-32.
[3]王文祥.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的调查研究-以毫州八中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