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2015-05-30高雪飞
高雪飞
【摘要】高校是艺术人才教育的重要平台,尊重各民族音乐文化,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本文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问题。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理念
文化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民族声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探寻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合各种声乐艺术的精华,发掘多元化的文化内涵,促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高校是艺术人才教育的重要平台,尊重各民族音乐文化,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高校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健全完善音乐教材知识结构,促进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声乐形式丰富多彩,包括戏曲、歌曲和说唱等,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高校音乐教育改的必然需求。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审美和民族语言表现中国民族的音乐风格,表达民族情感,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的民族歌唱艺术。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要从文化、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审视,处理好继承、借鉴的辩证关系,站在全球文化思维框架中思考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音乐文化如果没有交流,其發展就会走入困境。多元化声乐教育观把了解与尊重一切人类文化为基石,民族声乐艺术采取多元分流的措施,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促进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构建系统的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我国传统声乐理论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具有文化发展的传承性,着眼于现代文化发展特征,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样式,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文化心理,保护民族声乐的民族文化因素,创建良好的民族声乐文化生态环境,树立民族声乐审美理念,认识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中审视民族声乐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
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族声乐专业于一九五六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创建,老一辈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教育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人才,为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的开设,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设立民族声乐专业,民族声乐教学走上了系统化轨道,近年来,传统民族声乐教育逐步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高校对民族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少,经典传统民歌的演唱教学涉及的知识面窄,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理解不够,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完善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其次,教学民族声乐的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音乐学院,教学中往往采用西洋美声唱法的练习方式,对民族传统艺术接触较少。民族声乐教学要走出校园,与民间歌手沟通交流,吸取西方美声唱法精华,取长补短,促进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措施
文化的多元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要转变思想观念,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从单一西方文化视野转向多元文化领域,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成分,吸取世界音乐文化的养分,探寻传统与现代的联系。
(一)关注原汁原味的民歌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立足民族音乐文化,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技能技巧,关注原生态民歌,聘请原生态歌手为民族声乐教学教师,招收民歌特长的学生,原生态歌手作为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师,他们对民歌的演唱,在吐字、风格、旋律上把握好,保留了民歌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歌手具有强烈的突出的艺术个性,他们的演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侗族的大歌,蒙古的长调,彝族的海菜腔,苗族的飞歌,羌族的酒歌等,原生态歌手传授给学生民歌演唱方式,学生直接接触民歌唱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具有原生态民歌特长的学生,在民族地区长大,在民歌的熏陶中生活,是民族声乐的创始者、继承者和延续者。原生态歌手进入高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保留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训练,并学习相关知识,为继承、传播原生态音乐起到重要作用。让本土音乐走进音乐课堂,利用本土音乐元素,丰富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促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
(二)完善民族声乐课程教材
音乐学院开设有民族声乐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民族音乐概况,填补纯技巧训练的不足,给学生理论方面的指导,重视原汁原味的风格,要求学生模仿民间艺人的演唱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补充民族声乐知识,鼓励学生阅读声乐文献资料,研究民族声乐传统,了解民族戏曲的传统,吸取民间音乐艺术家的演唱经验,拓宽民族声乐视野,构建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选择不同艺术形式的典型曲目,了解它们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演唱技法。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声乐元素,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把音像音响部分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补充音像音响和图片教材。丰富理论教材,增加基本歌唱方法教学内容,使学生全方位地吸取音乐营养,从感性好理性两方面感受音乐知识,相应的调整民族声乐的课程设置,增加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把不同民族的声乐知识融入声乐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生既懂得欣赏音乐文化,又具有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学科,增加世界民族声乐艺术课程和东方民族声乐艺术课程,健全音乐学知识结构。
总之,民族声乐是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音乐艺术的智慧。加强高校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教学,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民族声乐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民族声乐人才,促进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强.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20).
[2]吴静.对民族地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J].音乐时空,2012 (07).
[3]张智斌.原生态唱法与声乐教学之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