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的“雅”和“俗”

2015-05-30徐翔宇

北方音乐 2015年20期

【摘要】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两种音乐类型,前人对这两者的研究成果也是数不胜数,本文着重从多个角度来对比研究“雅”和“俗”的对立统一,希望带给读者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雅音乐;通俗音乐;雅俗共賞

音乐艺术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雅、俗之争,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定义来说“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具体指的是什么。一般认为,“高雅音乐”,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表现力来显示他它深邃美的音乐,常指交响乐、歌剧这类古典音乐,而“通俗音乐”指的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都比较自由的音乐。

从历史的角度看,高雅音乐最开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其目的是进行思想教化,它的高雅体现在音乐内涵和情境上。而一些民间音乐由于本身来自于大众,就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又由于它内涵浅显,因为包含“俗”趣。现如今,人们精神世界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所以更重视区分音乐的“雅”和“俗”。其实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雅”和“俗”的区别,应该是从其对立统一中得以看待的。

简单来说,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接受群体上,高雅音乐倾向社会整体大众,通俗音乐倾向于个人爱好。2、在传播影响上,高雅音乐注重精神实质,通俗音乐着重娱乐生活。3、在音乐结构技法上,高雅音乐重视作品的完整性和内在魅力,通俗音乐首发风格较自由。4、在深度上,高雅音乐以传统音乐的维护者自居,而通俗音乐基于本身固有的商业利益,更迎合于大众的心理需求。5、从所起的作用来看,高雅音乐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满足高度的审美品位,通俗音乐满足人娱乐消遣的要求。

放眼现在的音乐圈,人们称通俗音乐这一行业为娱乐圈,可谓名副其实。现代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压力,大众就没有精力去专注地听音乐,这就要求通俗音乐浅显易懂,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而高雅音乐有着不同作用,单纯的娱乐室是的自然需要,但长期在单纯的娱乐环境中就会平添空虚无聊,这时,高雅音乐就满足了人们需要提高精神境界的需求。因此,这两者所起作用虽不同,但都满足了人们本身的需要。

另外,我认为简单地把喜欢高雅音乐或是通俗音乐和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品位划等号不太恰当。决定这两者的关键应是人们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人的审美能力总是会和年龄大小、经历过事情的多少等息息相关,所以,从个人审美能力的发展来看,能力越高的人类群体人数越小,由此来看,难度越高的艺术作品受众群体也就越小。因此,年龄大的人喜欢要求审美能力高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年轻人喜欢形态相对简单的艺术作品也是很自然的。俗话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音乐的“雅”和“俗”也是各有所长,各有人喜爱的。我们知道,在音乐艺术创作到表演再到欣赏的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这其中有许多不确定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艺术作品也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这都取决于各人的审美观点和趣味。

其实,“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只是在表现方式上运用了不同的手法,整体来看,它们都是音乐的基本内涵,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音乐的“雅”,体现了音乐的深刻内涵,体现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奥妙,富有理想主义色彩;音乐的“俗”,则服务于大众,反应大众最基本的需求,表现人们自然的心声,体现了时代性与民间性。“雅”与“俗”两者在字面意思上的确存在着对立的关系,但在实质上也存在着转化与融合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者有着一定的联系性。

“雅”与“俗”是同时存在于音乐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如何将二者相互转化,相得益彰。音乐艺术追求艺术境界与艺术品位,音乐的雅讲究精神境界的完善,音乐的俗讲求娱乐消遣的艺术趣味。音乐的魅力所在就是“雅”的境界与“俗”的趣味相互转化,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不要否定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而应当在“俗”的基础上寻求“高雅”,这才是一条可以使音乐艺术长期发展的正确途径。

在和谐的音乐环境中,“雅”与“俗”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持久发展的,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创作出被大众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音乐。现代音乐艺术的和谐发展是以当今社会的和谐环境为基础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在广泛搜集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再创造,产生了很多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来说,音乐艺术本质上就是供大众听觉娱乐消费的。只要音乐本身是有益健康的,满足大众的消费需要,就是有其存在于社会的价值的。“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帮衬与支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新坤.《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对话》[J].人民音乐.2008(04).

[2]周海宏.《有关“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5(11).

[3]梁金平.《音乐艺术辩证谈》[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徐翔宇(1991—),女,汉族,籍贯河南,学历硕士,单位 贵州大学,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