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2015-05-30史炳林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史炳林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精髓是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把每一位正常的学生蕴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激发出来,我想,这就是教育创新,这就是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04-001

课堂教学的创新,我想应注意以下四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有创新性;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有创新性;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应有创新性;教学观念的转变应有创新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有创新性

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科学、适当的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等心理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这样的两大转变。

1.对象上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教师,教师的活动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是在被动地完成指定的任务。我觉得,教学中教师在确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要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你想知道什么呢?”这样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也参与这节课学什么,学多少的学习目标的确立。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

2.内容上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创新教学中,我想教师着眼的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会了吗?”而应是学生“会学了吗?”如在教学苏教版五语《莫高窟》时,因为课文“彩塑”,“壁画”,“藏经洞”三段内容结构并列,于是我重点指导学生扣住关键词句,朗读品悟,感受壁画艺术的高超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更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学习讨论其他两部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口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有创新性

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最终培养的是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会学习的人为目标,是为他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本着这样一个观点,我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使教与学成为一个双向的、互动的有机系统。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讨论互动,我自己则成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成为组织学生自行探取知识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他们在充分的互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求知的“冲突”中激发思维,深化理解。

比如学习《艾滋病小斗士》一文,学生在读到“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句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道讨论题:“‘挺能不能换成‘熬‘拖?”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感受到恩科西面对艾滋病不是被动地应付,而是积极主动地抗争,所以应该用“挺”。接着我让学生充分想象,描述恩科西与病魔抗争的情景,学生在细节描写中更进一步地感受恩科西的坚强。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应有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以灌输为特征,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学生的创新机会被剥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权威,教材是经典,学生是奴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师生多向活动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求我们做到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能力与教学效益的提高。

課堂中,我大胆地组织学生尝试学习,采用“先学后导”,“先学后议”的方法,把求知的过程、培养能力的过程还给了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在读议中获得知识,在读议中体验情感,在读议中掌握方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还十分注意优化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在学习《钱学森》时,当读到“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此时《我的中国心》这悠扬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学生在此情境下思索感悟钱学森的内心世界,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就将作者的情感,老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交融于一体,课堂情感交流达到沸腾状态,课堂学习达到高潮。这样的学习情致,当然能够逾越学习障碍,获得学习成功。

文学、音乐、图画同属艺术,通过听音乐、画图、看图、复述、诵读等手段,就能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将无形的文字化作有形的图画,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都能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性情,使学生思维开拓,在探求新知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由平面向立体,由单向向多向转变,语文教学真正回归于艺术的教学。

四、教学观念的转变应有创新性

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策略的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教学观念的创新作基础,那么上述创新将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先要有创造的冲动、创造的热情、创造的信心和理念,要放弃原有的思维定势,使头脑一直处于生机勃勃的创新状态,创造性地构想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具有强烈的学生主体观是创新教育的第一要义。教学中,我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把自己当作同学们中的一员,共进共退,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力迅速激活并发挥。

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文中人物的特点,在说到王母娘娘的特点时,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且我觉得具有一定的价值,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你认为王母娘娘这个人究竟如何?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她“有爱心”,关心织女,不想看到织女在人间受苦;有的说她“狠心”,生生地把织女和牛郎及他们的孩子拆散了。见此,我又问:“假如你就是王母娘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学生结合刚才的学习讨论,提出了一个最佳方案:王母娘娘不必拆散牛郎织女,而应去关心、帮助他们,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就尽到了一个长辈的职责。的确,学生的讨论,帮助他们提升了认识,理解更人性化了,避免了对人物的那种脸谱化的见解。

“钱学森之问”拷问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的确,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的中国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在课堂。我们教师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创新,唱出一首首婉约动听的创新之歌,育出一批批多专多能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创新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