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词语的巧妙方法
2015-05-30刘翠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通过教学总结出十种简单的解释词语的巧妙方法。这十种方法分别是换近义词、找反义词、造句、联系上下文、逐字理解、看偏旁理解、画画、看图、做动作、模仿声音。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不理解的词语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词语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求小学生解释词语的时候,并不能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要求和词典上的答案一致,只要意思理解得对就可以。因此,我总结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巧妙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大大提高。
【关键字】小学语文;词语理解;阅读
一、换近义词的方法
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只要换一个近义词,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如《义务领航员》一课中,“海轮居然平安地通过了那段危险的海峡。”这句话中,“居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以前学过“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这样换词,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词语。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课中,“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勾勒”一词学生说不明白,于是我让学生换成近义词“勾画”,就简单的多了。
二、找反义词的方法
与换近义词的方法相反,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也非常简单。如《海底世界》中,“他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危险”,就容易多了。
《日月潭》一课中,“天边的星辰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对于“隐隐约约”一词,换成反义词“清清楚楚”就轻而易舉的理解了。
三、造句的方法
有些词语用造句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中,“白鲸终于得救了。”“终于”不好理解,我让学生造句:“经过努力,我终于得100分了。”通过造句,明白了“终于”就是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报酬》一课中,“有时甚至好几天都见不到他。”一句中,“甚至”一词非常难,我采用了造句的方法,如“她特别爱读书,甚至忘记了吃饭。”学生似乎一下子恍然大悟,他们随后也造出了很多的句子。“
四、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会读书的同学会把文章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如《恐龙》一课中“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庞然大物到底有多大?请结合上下文理解,学生马上就能找到,“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想想它能有多大。
五、逐字理解的方法
逐字理解词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词语都适用这种方法。《报酬》一课中,“我捧着它读了个通宵。”“通宵”一词,先理解“宵”是“夜”的意思,“通宵”就是整夜的意思。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课中,“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连续出现三个词语都比较陌生,只要讲清“如”是“好像”的意思,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了。“挺拔如峰”就是挺拔得好像山峰一样。同样的方法理解“清亮如溪”就是清亮得好像小溪一样;“浩瀚如海”就是浩瀚得好像大海一样。
六、看偏旁理解词语的方法
“浩瀚”对于学生有些陌生,我告诉学生看偏旁想象它的意思,一定是与水有关的意思,进一步想象浩瀚如海,就是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又如“汲水灌溉”中的“灌溉”学生不理解,它一定也与水有关,表示浇灌。“汲水”是从井里打水,连起来就是从井里打水,浇灌的意思。
七、画画的方法
简单的勾画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义务领航员》一课中,“一只海豚跃出水面,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理解“弧线”一词时,我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弧线,然后再读句子就容易多了。
八、看图的方法
因为图片比较直观,所以看图理解词语效果非常好。《恐龙》一课中,“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海豚”是什么意思,看图片就很容易明白了。
《义务领航员》一课中,“前面就是那条海峡了。”“海峡”的意思通过看图很轻松地理解,“海峡”就是连接两大片水的比较狭窄的通道。
九、做动作的方法
动作描写是文中常用的描写方法,遇到难理解的词语用做动作的方法最恰当不过了。《报酬》一课中,“他仔细打量了许久,沉吟了一下。”一句中的“打量”和“沉吟”都不好理解,我给学生做动作,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出“打量”就是仔细地察看。“沉吟”的意思是沉思。
十、模仿声音的方法
《海底世界》一课中,“海底的动物常常地窃窃私语。”一句中“窃窃私语”让学生在下面和同学一起表演,很容易地就明白了是小声说话的意思;“有的还好像在打鼾。”一句中,“打鼾”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声音理解,就是睡觉时打呼噜。
以上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们轻松地理解词语。只有正确地理解词语,才能感悟文章的情感。在应用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实践证明,正确地理解词语,学生在读书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从而真正提高了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维升. 理解词语有妙招[J].学生之友:童花果2013,(3):16-18.
[2] 任庆敏.灵活且多样化地理解词语[J].都市家教.2013,(10):4-5.
[2] 潘峰. 理解词语含义的答题技巧 [J]. 《新读写》.2011(10):46-48.
作者简介
姓名:刘翠萍
出生年月:1973年5月17日
性别:女
学历:本科
技术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教育
联系方式
论文第一作者: 刘翠萍
作者联系电话: 13394313486
作者工作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单位所在地邮编:130011
刊物详细邮寄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支农大街2666号
收件地邮编:130011
收件人: 刘翠萍
收件电话:1339431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