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豆荚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5-05-30李宪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21期
关键词:染病褐色豆荚

李宪伟

1大豆紫斑病

主要为害豆荚和豆粒,也为害叶和茎。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褐色至赤褐色圆形斑,云纹状。真叶染病初生紫色圆形小点,散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浅灰色斑。茎秆染病形成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斑,严重的整个茎秆变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层。

1.1危害症状

豆荚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较大,灰黑色,边缘不明显,干后变黑,病荚内层生不规则形紫色斑,内浅外深。豆粒染病形状不定,大小不一,仅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症状因品种及发病时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多呈紫色,有的呈青黑色,在脐部四周形成浅紫色斑块,严重的整个豆粒变为紫色,有的龟裂。

1.2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大豆紫斑病病叶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如播种带菌种子,引起子叶发病,病苗或叶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1.3发病条件

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多雨,气温偏高,均温25.5~27℃,发病重;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发病轻或不发病。连作地及早熟种发病重。

1.4防治方法

1.4.1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用0.3%的50%福美双或40%大富丹拌种。

1.4.2大豆收获后及时进行秋耕,以加速病残体腐烂,减少初侵染源。

1.4.3在开花始期、蕾期、结荚期、嫩荚期各喷1次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55L左右。

2大豆赤霉病

大豆赤霉病,豆荚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整形块状,发生在边缘时呈半圆形略凹陷斑,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粉红色或粉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或粘分生孢子团。严重的豆荚裂开,豆粒被菌丝缠绕,表生粉红色霉状物。

2.1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荚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2.2发病条件

发病适温30℃,大豆结荚时遇高温多雨或湿度大发病重。

2.3防治方法

2.3.1雨后及时排水,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豆田湿度。

2.3.2必要时喷洒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50L左右,隔10~15天1次,连喷2次。

3大豆轮纹病

大豆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及荚。叶片染病生褐色至红褐色,中央灰褐色圆形病斑,微具同心轮纹,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柄染病引起早期落叶。茎染病茎部病斑多发生在分枝处,初生近梭形灰褐色病斑,扩大干燥后变为灰白色,上生很多小黑点。荚染病产生近圆形病斑,初褐色,干燥后亦变成灰白色,密生黑色小点。

3.1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后借风雨进行传播为害。北方6月份发病,常造成植株底部叶片穿孔或早期落叶,7月以后病势趋缓。大豆开花后为害荚柄和豆荚。

3.2防治方法

(1)选用较抗病的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2)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秋翻土地消灭菌源,可减轻发病。

(3)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4大豆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为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一种,主要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茎部染病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荚染病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苗期子叶染病现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病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致病部以上枯死。叶片染病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叶柄染病病斑褐色,不规则。

4.1传播途径

病菌在大豆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后即可发病,发病适温25℃。病菌在12~14℃以下或34~35℃以上不能发育。生产上苗期低温或土壤过分干燥,大豆发芽出土时间延迟,容易造成幼苗发病。成株期温暖潮湿条件利于该菌侵染。

4.2防治方法

4.2.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

4.2.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后闷几小时。也可在开花后喷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作者单位:151800黑龙江省巴彦县龙庙镇农业技术综仺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染病褐色豆荚
豆荚儿,嘭!
偶感
你的手充满时辰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Red Panda小熊猫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爱 情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