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65cm标准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
2015-05-30赵海凤
赵海凤
1、选地、选茬与整地
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选茬:应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马铃薯茬,也可选择肥沃的玉米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的前茬。
整地:以深松为主,深松要打破犁底层,不要打乱耕作层,深度35厘米左右。秋翻地块,耕翻深度20-23厘米。耙地地块耙深18-20厘米。起垄后及时镇压。垄距65厘米。
2、合理施肥
2.1 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亩施有机质含量8%以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公斤。
2.2 化肥
氮、磷、钾及微肥配合使用,喷施叶面肥,通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少量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一般亩施45%玉米专用肥30公斤,硫酸锌2公斤。苗期至拔节期发现缺锌,用0.2%浓度的硫酸锌叶喷。施肥深度种下6-8厘米。在玉米拔节期结合中耕亩深施尿素17.5公斤。
3、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耐密的鑫鑫1号等优良品种。
4、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与药剂拌种:主要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用质量分数为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埯种地块,玉米种子催芽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在播前3-5天,使用20.75%黑败或17%吉农肆号,按药种比1:40或63%乌米毙,按药种比1:200包衣处理。
5、适期播种
5.1 播种时期:在耕层5-10厘米处的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正常年份,我县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太早易粉种和感染丝黑穗病,不利于保全苗和壮苗;播种太晚,又浪费积温,不利于优质高产。
5.2 播种方法:播种株距23厘米,亩保苗4400株,播深3-6厘米,镇压后深度3-4厘米。
6、田间管理
6.1 查田补种(栽)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及时补种;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6.2 铲前深松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提高地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灭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切断毛细管调整土壤水分等作用。
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
6.3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采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法。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选用播后苗前除草,土壤干旱的地块可选用苗后茎叶除草。
6.3.1玉米播种后拱土前,亩用990克/升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250-300克+57%2.4-D丁酯乳油15-20毫升。
6.3.2玉米3-4叶期,亩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80-100克+38%莠去津悬浮剂100-150克+57%2.4-D丁酯乳油10-15毫升。
7、 病虫害防治
7.1防治玉米螟
玉米大喇叭口期,田间玉米螟卵块孵化率达30%,植株花叶率10%,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内危害时,使用3wx-28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喷雾机喷洒BT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螟,亩用50000IU/毫升BT可施性粉剂25克,或每亩分2次释放1.5万头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螟。
7.2 防治粘虫
在成虫产卵期间,根据成虫的产卵特点,在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可明显减少卵量及幼虫数量;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消灭幼虫。
在大多数幼虫3龄期左右,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喷雾,喷液量15-20升,药械采用自走式高秆喷雾机喷雾。
7.3 玉米病害的防治
7.3.1丝黑穗病
在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决定出苗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温度高,出苗快;温度低,出苗慢;低温种子在土壤中时间长也是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包衣和拌种: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0.5%拌种;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0.3%拌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0.2%拌种;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0.5%拌种。
结合田间除草与定苗及时铲除病苗。在植株抽穗后,注意田间调查,割除病穗或及时彻底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以减少菌源积累。
7.3.2頂腐病
低洼地块、土壤粘重地块玉米顶腐病发病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和叶面肥叶喷。
8、促早熟
扒皮晾晒必须在蜡熟末期进行,太早了要减产,太晚了温度太低降水的效果不明显。蜡熟末期的标志是籽粒变硬,手指划之有痕但不破,俗称黄盖。在玉米蜡熟末期,籽粒有一层硬盖,用手掐不冒浆时将玉米苞叶扒到果穗基部,使玉米在地里自然脱水,促进成熟。
9、适时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后进行收获。
(作者单位:151700 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