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岁上路,世界是最好的大学

2015-05-30孙一帆

大学生 2015年21期
关键词:旅行

编看按:采访孙一帆时,她正在英国攻读剑桥大学心理与教育学博士,参加第一次的华德福培训(一套能照顾孩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教育方式),学习识谱与竖笛,绘画与游戏,儿童发展与启蒙教育。孙一帆自17岁考取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她的旅行游学脚步就从未停止过,她走过了四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办过摄影展,率队前往尼泊尔支教,践行有机农业……一路上经历的那些事,那些人,教会她成长,浓缩于她的新书《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中。

我从小就向往着远方,徐霞客那样的人物格外让我着迷。26年来,居然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过了4个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一路上经历的那些事,那些人,教会我成长,也成为我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远行是一门拓宽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课程。切.格瓦拉如没骑重型机车穿行南美,体验民生疾苦,他不会在日后成为古巴推翻殖民政权的伟大革命家;吉姆·罗杰斯壮年时如没环游世界,他不会在旅途中看到报纸上读不到的真实的世界,从而发现如此多的投资机会;司马迁倘若19岁时不曾环行中国,《史记》也许不会诞生……

17岁时,我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那会儿为了能上路旅行,我攒奖学金,想尽方法赚钱。我做过钢琴老师,数学和英语家教,也曾廉价购入图书馆的旧书,再以高一点价格卖出去,甚至还跑去五星级酒店端盘子。每个假期,我都以一份实习开始,拿着实习工资选一个地点背包旅行。

我相信看过世界最美丽的角落

我常对朋友说,倘若真的有世界末日,我真的没有遗憾。想做的事都尝试了,梦想清单上的每一条我都争取过,也尽量多花时间跟家人和朋友呆在一起。探索这个广阔的世界,就是我梦想清单上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我相信自己看过世界最美丽的角落——曾在撒哈拉沙漠中窝在睡袋里,也在野生小狐狸的拥簇下数夜空的繁星;曾在菲律宾的大海里跟数只野生的、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一起游泳,也坐着热气球俯视埃及卢克索千年寺庙遗迹;曾走近过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也亲吻过2个月大的小老虎;曾骑骆驼穿越印度沙漠,也在希腊的圣岛和妈妈一起徒步火山一整天,欣赏落日;曾借宿过无数陌生人的家,睡过各种沙发,也借宿过缅甸实皆山尼姑庵,与尼姑们同居一室,每天在她们喜悦平和的念经声中醒来……

有了在路上这80%的完美生活,也有那20%的危险和意外。曾准备登印尼龙目岛火山时火山爆发,也一个人深夜过荷兰和比利时边境时被土耳其人围攻骚扰,哭得报警找警察……

2011年3月,我独自在菲律宾马尼拉旅行。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不知道回旅馆的车站名,便向与我差不多大、面善的男孩询问,他恰好也在那一站下,提出给我指路。我接受了他的好意,在他的指引下步行回旅馆。天渐渐黑了,巷子越走越窄,分手后十分钟他还用菲律宾语打来电话,问我:你一个人旅行不怕吗?我信誓旦旦地告诉他,不怕,世上好人多。就在那一刻,两个骑摩托车的黑衣人朝我行驶过来,急刹车后两把枪顶在了我的腰间。我想保护装有护照的背包,丢了护照无法按时回新加坡国立大学。我便开始挣扎,对方的拳头落在我的鼻子和头部,鼻子疯狂地往外冒血,我瘫坐在地上几乎失去知觉,“穷学生”最值钱的单反相机也被抢走了。之后,我被几个菲律宾人送进了医院急救,连着好几个晚上噩梦连绵。

还有一次是在越南,第一次国外背包旅行。那时,北越萨帕山爆发洪水,我被困在山上很多天后,雇了一个本地人骑摩托车载我下山,途中几次被水淹到胯部,每次都要请人将摩托车举在肩上淌过水深的地方。半山腰时,那个本地人放弃了,说钱也不要了,你下车吧。我站在半山腰山上尝试搭车,终于有一个好心的法国人骑着摩托车载着我下山。我的“灾难”却还没结束,山脚下洪水冲毁了铁路。我足足等了4天,铁路才重新开通。没带足现金的我只得买最便宜的8小时车程的绿皮火车票,至今我还记忆犹新:火车开一会儿停一会儿,等前方的铁路被修好,我在原始的木板条式硬座上度过28小时,下车时俨然是“难民”。

当然也有美丽的意外,我曾有免费游迪拜的经历。从肯尼亚到埃及的飞机需在阿联酋沙迦转机,由于航空公司的延误,我须在沙迦等3天才能坐上前往埃及的飞机。与航空公司交涉后,我拿到了免费签证,三天免费的四星级酒店住宿和一日三餐的自助餐,还有每天去迪拜、沙迦各个景点的免费大巴车。

最喜欢的国家?

很多朋友都问我同一个问题:最喜欢的国家?说真的,每个国家我都爱,实在没办法比较。每个人都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国家也一样。不过印象最深的,是印度和埃及。

印度文化十分独特,即使我在那儿生活上一年都很难在人前侃侃而谈,因为在印度可以看的,听的,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是牛和牛粪,还可见羊、猪和猴子。我有时跟朋友调侃,印度绝对是我见过人与自然最和谐发展的地方,也是女孩提升自信的好地方。只要外国女孩走在街上,一回头,发现20多个男人盯着你看。即使在路上乘坐嘟嘟车(摩托车架个棚子),司机一定会回头不停地攀谈,绝不看路。

我曾两次背包旅行印度。第一次是印度北部,令我极为震撼的是性爱之邦克久拉霍。在我的印象中,印度非常传统。可在克久拉霍,雕刻着性爱的庙宇随处可见。第二次去了沙漠里的拉贾斯坦和繁华的孟买。拉贾斯坦在古代一度辉煌,万里的沙漠里有几座神奇的城镇,也有奇迹般壮观的城堡。在那里我骑骆驼穿越沙漠三天,晚上就露天睡睡袋,静静地望着天空中格外明亮的星星,还途经印度最低等级——不可接触人的村庄。如有机会,我愿再去印度,在佛祖涅磐的地方冥想或瑜珈。

埃及是我一直向往的,尤其是在肯尼亚做义工“受苦”一个月后抵达埃及,真的有种快感!在埃及,我坐着热气球在高空俯瞰一半是沙漠一半是绿洲的卢克索城,骑着骆驼去红海边看日落,驱着车进沙漠三天露天睡在四处有小狐狸出没的地方,还在红海(拥有世界上最美的珊瑚和鱼群)潜水。埃及是穆斯林国家,女人格外保守,男人却常骚扰外地旅客。那时,我第一次用Couchsurfing(沙发冲浪)网站免费蹭陌生人的房子住,受到3个不同城市的3个家庭的热情款待。从此,我做沙发客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我住过30多个陌生人的家,也在新加坡的家里接待过30多个沙发客,2012年还说服了爸妈开放了济南的家,接待两个讲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国男孩。

Burning Man

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Burning Man(美国火人节),再想起来那段经历,恍如隔世。它像是一个分享艺术、爱、快乐与自由的短期乌托邦,像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世界。而向没有去过的人解释,就像向盲人描述色彩一样困难。

第一次听嬉皮士好友说起火人节是四五年前,那时我正准备进投行工作,他滔滔不绝地讲着黑石城的神奇。黑石域起源于1980年代时一对离婚的美国夫妇,丈夫为了埋葬逝去的感情,用木头做了个人,象征自己,在旧金山的海滩k--把火烧掉,表示自己脱胎换骨。后因被警察驱赶,找到美国西部曾是一片湖床的黑市沙漠,作为焚烧基地,再后来发展成现在的黑石城。而今,每年8月末,世界各地几万人涌入黑市沙漠,在寸草不生的荒漠凭空建造起只有8天寿命的城市——黑石城。所有参与者被称作Burncr,城市里售卖的仅是冰和咖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商业行为,所有生活用品须自带。城市里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异想天开的空间构造,缤纷炫目的主题营房,天马行空的声音与光影装置,及穿着奇装异服的Burners。火人节高潮时,所有黑石域“居民”围坐在一起,欢呼雀跃地燃烧一个十几米高的木制男人雕像。黑石城的原则是“不留痕迹(Leave No Trace)”,8天后所有的居民离开,带走所有的垃圾,并把所有装置与艺术作品焚烧,整座城市瞬间蒸发,又恢复成荒无人烟的沙漠。

我冷冷地抛了一句,“美国人可真能玩啊,你们这些不靠谱的嬉皮士!”好友一脸沮丧。

时隔一年后的一天,老板告诉我要做新项目,完不成要取消我预定好的假期,一身疲倦下班时已近晚上12点。当我瘫坐在出租车里,脑海中蹦出的居然是Burning Man。当我策划辞职间隔年时,心愿清单上的第一条是Burning Man!

我与黑石城近七万“居民”围坐在巨大的木人周围,翘首以盼木人燃烧的那一刻。这个二十几米高的木人长得奇特,看不出性别,也没有五官,只有简单的四肢架构。熊熊烈火,燃起来了。它放声笑着,舞蹈着,吞吐着红舌,火光冲天,把黑夜里依然弥漫着沙尘的天空都照亮了。“居民”一下子情绪化,欢呼着,跳跃着,有人给旁边的人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你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人”,有的人脸上闪着泪花,也有的人默默对着燃着的火人充满欣慰与感激。我呆呆的伫在人群中,望着坍塌一半、很快就要被烈火吞噬掉的木人,一行清泪划过面颊。这一刻,我明白了火人节的意义:那燃烧的,是自己,一个被束缚的自己;那重生的,是一个崭新的自己,它破茧绽放,不再受禁锢。

“贫穷”缅甸教给我的

在我看来,旅行不仅是从世界和自然中获取知识和经历,也可以成为一种给予。

大学毕业时,我一个人跑到肯尼亚,前半个月在内罗毕孤儿院照顾20多个孩子,后去没有水没有电的马赛族原始部落的学校教书,至今身上仍留着被简陋的木板床上的臭虫叮咬的疤痕。

在马赛部落,我寄宿家庭的主人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生了8个孩子,小老婆6个孩子,孩子们十三四岁又会生下一代。我的寄宿家庭一共有30多个家庭成员,每天要走15分钟的路去村里唯一水源打水(是从周边城市运来的),吃的是被百干只苍蝇叮过的饭菜,喝的是刚挤出带着牛的体温的牛奶。其实,我可以选择去1小时外的县城买更好的食物,可觉得本地人可以过的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去非洲之前,想象中的非洲是大草原上,大家围着火堆一起打鼓弹琴唱歌跳舞。现实完全不是这样。几百人的马赛村,唯一的乐器是一台迷你电子琴。离开时,我买了一把吉他送给他们(成为部落里的第一把吉他)。后来,寄宿家庭的女孩还给我写邮件,说村里已有好几个人可以弹吉他了,我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周末,我和其他义工们组织医疗营,给一个“垃圾堆”贫民窟和一个战争难民营800多人提供免费药品。“垃圾堆”贫民窟400多居民,全靠城市运来的垃圾为生,这里的艾滋病率50%以上,因为女孩子们为了生存,半夜跑到高速公路上,20美分一次的价格向卡车司机提供性服务。

我深深地觉得,在肯尼亚给别人带来的远比我收获、学习的少很多。从肯尼亚回到新加坡,我开始积极组织慈善募款活动,2012年还与好友一起发起为津巴布韦小朋友筹款建乡村学校的摄影展。有时,也有人说起我的善良,我会暗自审视自己的心。善是不需要“行”,心中有善,对周围的朋友、家人好一点,就是慈善。我所作的首先是帮助自己,让生活“有价值”,让旅行因为“慈善”更有意义,之后才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也许有一天这种自私会静悄悄地离开我,让我变成一个“纯粹”的人。

在我的字典里,旅行,同生命一样,不仅是向外,同时也是向内的一场修行。向外指的是探索、发现和了解所生长的世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群,甚至是其他生物。我感恩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上的丰富,更多的是灵魂变的更丰厚了,面对内心时更坦荡、明晰、有内在力量了。

我曾在泰国清迈素贴山上的寺院参加了十天的冥想课程,二十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每天身着白衣,吃素且过午不食,不能说话或写字。每一刻都把心念置于当下,观察自己的呼吸,心跳,身体微妙的震动,审视自己的情绪。即使有时嫉妒、痛苦、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也静静地承认它们的存在,然后观察、包容。

旅行教给我另一堂课是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感,是所期待的和所得间的差值:差值越小,越幸福。我曾被缅甸本地人的生活深深打动,很多人家里一无所有,却热情地邀我分食他们所剩不多的食物,在贫穷困苦中毫无抱怨,从他们的眼中看得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人生不应仅仅是学习、工作、挣钱和养家。当一个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便开始了一场修行,学习、工作都是帮助这场修行的方式,不该是目的。而我,是借用了旅行这种方式求知、求索。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旅行
沿着湿地去旅行
夏日旅行
一只羊的旅行
放假了,去旅行吧!
为了逃避自我而旅行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一个人旅行也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