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5-05-30刘娟汤明华丁志磊

中国新通信 2015年23期
关键词:网络行为引导策略大学生

刘娟 汤明华 丁志磊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型社交媒体已被大学生认可并广泛应用,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引导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型社交媒体 网络行为 引导策略

随着互联网建设构架的革新,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以微博、微信、Twitter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具备了之前互联网所不具备的明显特征,分享、贡献、协调、参与等。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的网络社交活动最为活跃。很多大学生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博微信。网络社交活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参与者的行为习惯。

一、新型社交媒体及其特性

1.1新型社交媒体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各类社交媒体的用户激增。根据百度百科,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而作为社交媒体的最大用户群,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都受到其巨大的影响。

1.2新型社交媒体的特性

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及发展正是由于其便捷性、原创性和交互性三个特性。通过移动终端,用户随时实地可以发布信息,并随时更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评论、沟通、互动功能,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畅通。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影响

《2014中国大学生媒介与消费调研报告》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地显示,微博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1.1%和82.3%。随着社交媒体应用的普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新型社交媒体的便捷性使当代大学生活更加分富多彩。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使得大学生的通讯沟通手段更加多元化。通过对生活学习的记录,对朋友圈内其他人以及各种公众账号的关注,获取各种各样的新鲜资讯,也大大满足了大学生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社交媒体,还可以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也大大丰富了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2、拓展社交圈,提高沟通能力。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的交友圈不再限定于一个教室或一个校园。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便利的接触校外世界,随时随地与人沟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友机会。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减轻了交友双方的心理负担,消除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沟通时的心理隔阂,这也为平时好友较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交友圈的社交平台。

3、自主学习,获取丰富网络资源。TED、可汗学院、世界级名校公开课等一批公开课正是依托于社交媒体为全世界爱学习的网友提供的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这些公开课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社会、金融等领域的精彩课程。这些课程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2消极影响

虽然便利的社交媒体应为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交媒體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1、过度沉迷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对微博微信的应用可以说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查看手机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一种习惯。这不仅逐渐占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时间,甚至开始占据他们的学习时间。在课堂上听见微博更新的声音,对老师来说也屡见不鲜。过去侃侃而谈的同学聚会,也演变成大家各自把玩手机。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一旦社交媒体取代了正常的沟通交流,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将消失。

2、信息过度暴露,大学生安全利益存隐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判断能力差,很容易采信一些不实信息。随着社交媒体的极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却为得到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泄露严重,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通过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

3、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意识形态易受影响。新社交媒体使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布信息成为现实。但是在这些发布的内容中,有益的内容可以让受众得到启发,但是也有一些不良信息掺杂其中。大学生心智体尚未完全成熟,意识薄弱,在面对不良信息时容易受到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的引导策略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现实吸引力。同时结合校园发展,把大学生们的的智慧和热情合理的引导到现实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消耗大学生过剩的精力,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

2、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现在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可或正在使用社交媒体,学校可以通过指定专门的教师,利用社交媒体融入到学生中。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更容易畅所欲言,老师也可以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常见的网络诈骗可以独立辨识;对于虚假信息能够仔细分辨;对于流言谣言能够理性的认识。最终实现不受或少受网络犯罪侵害。

总之,对于新型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学校应积极应对,把社交媒体看成一种手段,合理利用网络优势,正确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用知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2] 李爱华,曾秋菊.试论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与管理[J].当今大学生,2009.07:252-253

[3]李卫东.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行为[J].成才之路,2007(31)

猜你喜欢

网络行为引导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对校园网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的立法与完善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