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奇》“一部比电视剧还好看的纪录片”
2015-05-30陈巍巍
陈巍巍
全国网收视破3,网络点击量突破50亿——这对一部播出仅过半的电视剧来说,足见其热度及影响力。但导演郑晓龙却说,有一部纪录片比取得上述成绩的电视剧《芈月传》还好看。
12月21日,北京卫视21:18,《芈月传奇》首播,乐视网同步播出。作为首轮播出平台,该纪录片还将登陆东方卫视和北京纪实频道黄金时段。二轮播出时间预计在2016年2、3月,有望在辽宁、天津、黑龙江、广东卫视播出。
目前,北京卫视每晚在《芈月传》播出后,会跟播一个幕后纪录片,其中涉及素材多数来自于《芈月传奇》。截至目前,该幕后纪录片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一。由此可以推断,作为首部成功打入主流卫视“920时段”的纪录片,《芈月传奇》用一种新的题材类型向业界证明,“电视剧伴随式纪录片”已迎来“前途”和“钱途”的大好时光。
“纪录片”式创作 “季播节目”式拓展
《芈月传奇》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和東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杨威、郭淇任制片人。该纪录片共10集,每集30分钟,而背后支撑这两个数字的是,跟组拍摄6个月,后期制作4个月,采访主创及团队成员49人,素材量2000小时,以及辗转坝上、涿州、园博园、象山、横店、北京六地拍摄。
“《芈月传奇》全景式记录了电视剧《芈月传》拍摄过程中的台前幕后,包括片方筹备过程,明星们戏里戏外的生活情形,服装、道具和景观的制作,主创人员访谈,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其中不乏穿插一些剧组小人物的故事。带领观众亲身体会到一部电视作品的诞生过程。”《芈月传奇》制片人杨威表示。
漫天飞雪由化肥制成,掉落的房梁距孙俪只有一步之遥——透过这支在《芈月传》拍摄现场来得最早、撤得最晚的小分队的镜头,观众能够感受到演职人员的用心及艰辛。
正如郑晓龙所说,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因此,除展现创作过程,将历史与戏剧结合是《芈月传奇》作为一部纪录片的坚守。“片中既有主创对于剧中核心人物及故事的解读,也有对这些真实历史的科学讲述与还原,如楚国巫术、屈原投江、商鞅遭车裂之刑等。”
在杨威眼中,《芈月传奇》在创作手法上始终以纪录片的标准来要求,以实现历史与戏剧的最大化结合,但在推广及商业模式方面,他坦言播出平台可以将《芈月传奇》定位为一档季播节目,与动辄投资上亿的综艺节目相比,《芈月传奇》在投入产出比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10-12集体量的电视剧伴随式纪录片,配合一般电视剧的播出周期,正好可以支撑一档季播节目的内容。”
引入第三方 合作共赢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芈月传奇》的成功同样得益于这句话。
2000小时的素材总量,如何在总长300分钟的纪录片中得以展现精华,这是一个挑战。为此,《芈月传奇》的后期制作交由纪录片专业机构三多堂操刀,10人组建的后期团队,仅看素材就耗时3个月之久。
在与三多堂合作的过程中,对杨威触动最深的是年轻思维。“整个后期团队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对于纪录片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如何将年轻语态与形式融入到充满历史色彩的纪录片中,成为《芈月传奇》面临的问题,但现在看来这也是我们出彩的地方。如为了突显人物性格,每个关键人物出现时,后期编导都为其设计出类似三国杀的卡牌;为帮助观众更好的了解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编导特意绘制了网状图。尽管都是细节,但却无形中拉近了《芈月传奇》与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芈月传奇》与三多堂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后期制作,后者还独家买断了前者包括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发行版权。
“遭遇疯抢”是杨威在接到项目之初不敢想像的事情,“以50-1000元/分钟的市场价格估算,能否收回投资是我最初的顾虑之一。”杨威表示,与三多堂合作,不仅能够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对于推动产业向前发展有着积极的探索价值。“现在早已不是一家独赢的时代,多方共赢才是王道,纪录片行业更是如此。”
正是这样的尝试,12月10日,作为《芈月传奇》出品方,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影视中心获得由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颁发的“纪录片推动者”奖。
纪录片与电视剧的相伴相生,让《芈月传奇》收视率与收益齐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剧伴随式纪录片这一新类型的拓展,对纪录片挺进主流收视市场有着破局和示范作用。此外,《芈月传奇》的创新和突破之处,除真正意义进入主流卫视“920时段”外,它的成功还证明,中国影视机构,如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影视中心已经有能力打造影视衍生完整链条。
对此,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卫平表示,“纪录片行业不乏人才,优秀作品也很多,之所以局面尚未完全打开,是受限于自身市场化程度,这就需要从业者齐心协力,共建一个完善的机制和结构。这方面,纪录片可以借鉴电视剧的经验和方法,对现有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开发与共享。此外,就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来说,要想成为影视强国,决不可忽视影视内容衍生产品开发,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