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欣赏之心,世界便妙不可言
2015-05-30郭静娟
郭静娟
一
金黄的银杏,红色的枫叶,成了金鱼甩来甩去的活力尾巴;随处可见的深红色椭圆形树叶,是金鱼轻轻摆动的身子;摘两个野生的小红果,来当金鱼鼓鼓的大眼睛;再摆上点狗尾巴草当飘摇着的油油水草;捡些圆形的大叶子做一只安静的大龟,静静地呆在角落;再捡几片细长的老柳叶,放在中间,它们便成了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几尾小鱼。
起名为“叶子的盛宴”,这样天然的画作,你见过吗?
好久没回乡下了,画一封给爷爷的信吧:信长得有点像一只小小的白兔,经过弯弯曲曲的长长道路,一路遇见许多好玩的人和事,乐一个,停一下,最后,终于顺利到达爷爷种满花草的门前啦,喏,亲爱的爷爷,送上那心形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
这样的美丽信件,你又见过吗?
笔触非常稚嫩,色彩非常绚丽,线条非常简单,画面非常有趣!这些,出自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之手。
这是同事在微信上展示的自家宝宝的美丽创作。
不知为什么,心里暖暖的。我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异常澄澈的眼睛和心灵,也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天然的诗心和好奇,更仿佛看到,一个妈妈亲切地俯下身来,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自自然然地和孩子一起,进入好玩的艺术世界。想想,一个大孩子一样的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去公园,寻找干净的石头,寻找美丽的落叶,寻找一个小小的创意;想想,在明亮的厨房,欢乐的妈妈一边剥着皮蛋,一边给孩子看皮蛋上的雪花,而孩子却在一边,在皮蛋的壳上,画上好玩的面具,两个人一起为之哈哈大笑……这是多么幸福而诗意的夜晚!而这,又是多么好的艺术启蒙教育啊!
这个妈妈,并不在意孩子画得有多好,而只在意孩子是否画得快乐,是否感到趣味盎然,而这样的不在意,却在孩子的心底,撒下了艺术和美的种子。
曾经读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
上帝说,“可怜的孩子,你到地上去,有高山大海,怕不怕?”亚当说,“不怕”;上帝说,“有毒蛇猛兽”,亚当说,“不怕”;上帝说,“那就去吧”,亚当说,“我怕”;上帝奇怪道,“你到底怕什么呢?”亚当说,“我怕寂寞”。上帝低头想了想,把艺术给了亚当。
艺术,让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再那么惧怕寂寞。艺术到底多么奇妙,多么令人心驰神往,谁也说不清。但我们在欣赏艺术时,好像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超出预想的快乐,唯有赞叹,唯有尽情的享受,唯有不由自主地觉得,世界如此美好,妙不可言。
而要领略到这些,并不需要我们成为一个艺术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知的诗心,就足够了。其实,孩子,天然就有这样的眼睛和心灵,只是,慢慢地,被太多的功利性学习一点点地侵蚀掉了。
二
这个同事,在努力保护着这样的澄澈,这样的诗意。这样的保护和引导,在未来的岁月里,会渐渐地把孩子的不自觉变为成人的自觉,成为我们心灵中最珍贵的谁也夺不去的拥有。
可是,有多少年轻的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把孩子送去学画画,学英语,学许多许多,他们想让孩子多才多艺,想让孩子高分多能。他们以为,那样孩子将来更容易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更容易出人头地,更容易获得所谓的成功。所以,他们更在意孩子有没有学到技艺,更在意孩子的“会”与“不会”,他们希望孩子“会”画,“会”唱,“会”弹钢琴,“会”说英语,“会”表演,会得越多越好……就这样,妙不可言的艺术被简化成了乏味无趣的技术。艺术可以解除寂寞,技术却只会让人生厌。这就是许多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接触艺术的缘由吧。
记得暑假的时候,和一个朋友偶然谈起孩子的假期生活。他说,孩子倒是很乖巧,很少出去玩,大部分时间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只是动作太慢,看她做作业,让人着急万分。细谈之下,方才明白,孩子的妈妈太在意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看孩子作业少,做得快,于是便不断地给她布置新的作业,还一口气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书法、朗诵、舞蹈、奥数轮着来。后来,孩子发现,反正没有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任何事做完之后都不能尽情地玩耍,总会有新的学习等着她,慢慢地,她习惯了慢,慢慢地做作业,慢慢地阅读。
前文的那位同事是聪慧的。她这么做,只是想让孩子在将来能成为一个有趣味有艺术气息的人,她并不在意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画家或者艺术家。所以,她选择了让孩子自由地玩树叶,玩石头,玩颜料……可也许玩着玩着,就玩出了那么一点艺术的气质。是啊,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每个人感知到的世界色彩却截然不同,有的单调,有的丰富多彩。你乏味,世界因此百无聊赖;你有趣,世界所以有趣,你有欣赏之心,这个世界便妙不可言,不是吗?
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将来,但我们应该想明白,何谓美好幸福呢?也许,能感受到快乐,觉得一切美好而并不寂寞,才是真正的幸福。那么,请别太在意孩子技艺上的“会”与“不会”,也别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安排满,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或者,像我那位同事一样,亲自带着孩子去体验,去领悟,让孩子拥有一颗能发现美感知美的艺术之心,这也是一种美好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