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文庙改建建筑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的关联
2015-05-30孟翔
孟翔
摘 要:对于南通文庙改建工作的课题研究,是从建筑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间的关联出发,深入发掘在文庙改建中,其建筑精神尺度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尺度影响着不同的建筑形态,打破了传统建筑形态对现代建筑改造的束缚,为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设计方向。
关键词:建筑尺度 建筑精神 建筑形态
一、建筑尺度与建筑形态的关联
尺度是人们对建筑空间和细部所产生的尺寸相对感;没有相对性,便不会产生尺度的概念。尺度是建筑师在从事规划、设计时应遵守的一种基本法则和原理,而人的自身就构成了衡量尺度的基本单位;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称尺度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1]
尺度也是对量的描述,建筑中尺度是区分整体与细部的基本要素。它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反映建筑中的量。包括形的长短、宽窄、范围、体量、容积、质点的粒度…建筑师要通过量度表达,从多方面实现建筑与人的沟通。所以实际上,建筑的尺度称作尺度感更为确切一些。
从技术上看,尺度是一个测量建筑“量度”的标准,但深层次的是反映建筑内在精神的尺度再现。例如:金字塔的高大为体现法老与神共鸣、超脱凡人的精神力量、中国的皇宫如庙宇般的建造,是为达到皇帝与佛神同形,从而使世人感到敬畏。而西方教堂,如“哥特式”教堂的空间则意指为上帝的居所,尺度的高大、巍峨感及华丽的装饰,让人体会到走进圣殿、天堂般的美好感受等等,都说明了这一切的关联。
笔者认为:建筑尺度是时代精神尺度的再现,是设计师们通过对建筑在不同时代的精神认识,利用技术手段,在建筑“量度”的把控下,达到建筑精神尺度与所处时代相契合的一种设计手段。同时,笔者在设计南通文庙改建时,利用了这一元素,结合不同的量度,保留了老文庙建筑的历史记忆,设计了人文新馆的建筑空间形态。
二、老文庙精神尺度与改建思路的联系:
(一)改建思路1——保持老文庙原样,还原历史人文精神
保持原貌,还原历史的真实,并不是复僻老文庙的封建礼制。作为过去的历史,还原真貌,一则可以教育后人,对比新时代下的开智与文明;二则,古代建筑的复杂工艺也是研究古典建筑构造的实物教材,就单从该地区明清建筑的研究价值上就值得保留与修缮。同时,南通文庙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中应该遵循“整旧如故,以存其真”[2]的原则,包括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的原真性,还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哪怕是一块砖,一片瓦都不可忽视,以确保古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须严格依据文献档案资料,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改变。尊重历史,尊重科学,这是对古建筑的最好保护。
从另一层面看,中国古代文庙的兴建是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精神再现。随时间与空间的变迁,大多数建筑颓倾了,甚至在城市没有重大社会变迁的平稳时期,建筑也是在不断地繁衍中少数杰出的、具有顽强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建筑保留下来,成为某个时代的标志物和信息源,在时空中的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成为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保护对象。无疑,南通古文庙建筑也是见证了它在历史变迁下的文物价值。(图1)
(二)改建思路2——新时代下“祭祀天地”的精神再现
文庙的最大形态无一不体现在宽大的祭祀平台,祭祀平台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场所,在两千多年的文庙祭祀活动中,“释奠礼”[3]在祭祀平台中完成,而“释奠礼”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文庙祭祀”的专称。但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祭祀,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4]之说。其中,以拜“天地山川”为“祭”,以拜“祖宗先人”为“祀”,后来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祭”字,由“手”、“月”即肉; 和"示"即神,三个象形独体字构成,古音同杀,本指杀牲,以手持肉, 以献神。《说文解字》中记载: “祀,祭无已也”,即祭祀不断的意思;分而言之,“祭”大概指祈求天地山川及神灵佑护;“祀”就是寄望于后代子孙繁衍不绝。儒家重视祭祀,是着眼于血缘宗法社会的现实需要,出于对亲情的维护与延续,源自血缘的亲情乃是维系宗法社会和谐秩序的一个重要纽带。
在新馆设计思路的构想中,平台的概念贯穿其中。在新时代下,平台的作用已不是封建时期祭祀佛神、宗族的场所,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贴近自然的需求,满足这样的需求并利用科技手段来保持自然环境的循环往复成了设计的主要任务;以此,营造一个造鸟语花香,四季更替、花木长青的花园世界;这些成了新时代我们认识、继承祖先祭祀天地自然的新诠释。(图2)
(三)改建思路3——新时代下“尊学娱教”的精神诠释
由汉至唐,“释奠礼”并未明确为祭祀孔子专用,周公和姜太公也曾是释奠对象,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孔子地位已远超周公、姜太公。明代朱元璋废止“武成王庙”祭祀,“释奠礼”复归于一,专祀孔子,作为文庙“释奠礼”重要组成部分的从祀制度,即祭祀孔子时以孔子弟子后学及历代大儒附祭的制度,也在唐代开始确定。随着圣、哲、贤、儒的文庙祭祀体系基本确立,文庙“释奠礼”仪也最终定型。进入所谓“新儒家”时代后,由于宋朝统治阶层空前重视,文庙获得进一步发展,不同于前代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推动,办学兴教的因素也起到积极作用,文庙教育功能凸显,改变了前代重庙轻学、重祭祀轻教育的传统,各地在修建学校的同时,也都设置文庙,“庙学一体”的局面得以形成。
文庙新馆的营造过程也必须考虑老文庙重要的“尊学娱教”的功能再现。作为老文庙本来就是我市群艺馆的所在地,该馆承载着群众艺术学习、艺术展示、艺术表演等综合功能,在新馆的建筑设计中贯穿一、二、三层都设置着各类艺术学习、展示、表演的空间场所;例如一层进门处的南面主要为各类器乐类学习教室及相关的管理办公室,对面则是空间较大的舞蹈教室及休息室,在二、三层则设置着各类艺术展馆及实验剧场等空间,都是为满足新馆所承载的文化休闲、娱乐、学习的重要功能(图3)。正如,瑞典尼尔斯·卡尔松认为:“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居民,他们无法回避它,而大多数其他艺术表达形式,诸如文学、绘画、音乐、芭蕾,人们只能去主动寻求。”而此时的建筑早已摆脱固有的钢筋混泥土形体的束缚,在时间与空间的融合中成为城市人民精神象征的一部分,这也是符合新建筑时代精神的。
(四)改建思路4——聚会、演说的言论自由精神
从文庙历史上看,祭祀、尊学等仪式的举行,都具有着聚会,礼乐、演说的实际功能,文庙场所也成为传经诵道、发表观点、甚至有抒发文人情怀的文化要地。这一点与西方“场”的兴起有较为相似的地方。该特点也影响着新馆空间功能的设计思路。例如:二、三层的多功能厅就成为演讲、小型演出、实验剧场的多功能场所,同时笔者也在中心内景花园处设置了一小片空间,也可作为场外小型公众活动的预留地。(图4)
(五)设计思路5——建筑与自然的共生精神
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视觉上:怡人的风景营造,注重内外空间交替的观众审美变化。如一层落地玻璃窗及开放式的活动间直达内景花园,观众享受着在内部建筑中感受外部自然入画来的一种亲切感。二层的建筑空间也使用开放式的落地玻璃,并在北面中庭处与南面外部的顶棚相连接,直达户外平台区,起到了从内部到户外自然空间的过渡效果(图5)。而第三层全木质结构幕墙设置是因多功能影音厅需要较高的隔音效果,则采用了全封闭的设计;同时全木质结构的顶棚设计也来源于老文庙建筑的飞檐造型元素;在设计功效上,三层木质有机地与二层南面木质顶棚交叉融合,起到了建筑形式对应、统一的视觉效果(图6)。
从技术上:共生功能则体现在内景花园生态循环系统的设计应用上,起到了水常清、花常开、树木常新的良好环境。而在建筑材质上利用再生的环保材料制造出的涂料与混泥土材质,再结合太阳能光膜玻璃、通过阳光调控系统等建筑新技术的应用,共同构建了新馆的共生循环系统。(图7)
三、结语
笔者进行的文庙建筑改建工作,寻找建筑的内在精神,从建筑的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间的关联入手,提出了改建要在新馆建筑空间与老文庙建筑空间精神上的和谐共通,认识到新老建筑在不同时代中所承载的精神使命,完成了对文庙改建的全套方案设计。
注释:
[1] 张晓健,李生效.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M].沈阳建筑工程学报,1999(04):15
[2] 阮仪三.护城纪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76
[3] 杨朝明.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奠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10
[4]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M],上海:中华书局,1981:861,92
参考文献:
[1] 张晓健,李生效.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M].沈阳建筑工程学报,1999(04)
[2] 阮仪三.护城纪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
[3] 杨朝明.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奠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J].济南大学学报,2009(05)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M].上海:中华书局,1981
[5]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江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 顾馥保.建筑形态构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