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湖北卷作文满分借鉴

2015-05-30刘萍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旧书时光历史

刘萍

作文要想拿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做足文章。就发展等级而言,必须抓住四个关键词:深刻、丰富、有文采与有创新,这是高考“衡文”的标准,也是我们“练考”所追求的目标。以此为据,我们以2011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为例来剖析之。

一、题目展示

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60分)

二、作文再现

旧 书

湖北一考生

卷了毛边,折了纸张,这是一部旧书的品相;泛黄的纸张,氤氲的樟脑香气,这是一部旧书的气韵;依旧清晰的文字,依然鲜活的思想,依然动人的情感,这是一部旧书的灵魂。

就像古玩一样,旧书是时光深处走出来的某位历史的使节,操着多年以前的语言,娓娓向你讲述光阴的故事。

点一豆烛光,温一壶绿茶,在轻盈的茶叶上下翻飞时,捧一本旧书,看着字里行间自己曾写下的批注,读着自己昔日不敢苟同的见解,时光打破了界限,那多年想不明的问题在旧书的指点下,也在从前的自己的指点下豁然开朗。每一本旧书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位智者,一片幽深的时光之海。

有一位诗人说:雪花是天堂写给人间的信,于穿梭中沟通了尘世与天堂。我想说,旧书是昨天写给今天的信,于捧读中消除了时光的界限。

若非如此,那“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何以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那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何以被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反复捧读?旧书是历史的使节,它于冷静理智的叙述中带给人以思考,逝去的史实在旧书中得到了永生,它以薄如蝉翼的纸张承载了千万年的历史兴衰,融入更迭,转而以清晰明了的语言给后人以告诫。

若非如此,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何以引得后人慷慨朗读?李白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何以引得读者肝肠寸断?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以引得志士气概昂扬?旧书是情感的记录,它以一纸墨迹记录下旧时人、旧时情,报国无门的悲壮,友人逝去的伤感,爱国爱家的豪情,任时光荏苒,人已去,情仍在。旧书在再次被翻动时,每一种情感都在低吟、絮语,当同样的灵魂在旧书中找到知音,穿越千年的真情仍然可以催人泪下。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想当作家却找不到一个读者的年代,纷繁的都市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旧书躲在角落里低语,低语着历史的告诫,低语着“陌上花缓缓开”的古老约定,低语着不灭的情,不变的理,渴望被人阅读,被人理解。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所以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捧一本旧书,听光阴的故事,领千年的情,每一本旧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幽深的海……

三、满分分析

第一,本文审题有境界,立意高远,做到了“深刻”。“旧书”,这是一个偏正关系的文题。“书”,是中心词,是主体;“旧”是修饰语,它有沧桑古老、阅历丰富、深沉厚实等含义。将“书”虚化,把“旧”做足,就像这篇文章,考生没有指明这是哪一本旧书,而是把“旧书”作为一个群体,一个集合,把它诠释为“历史的使节”、“情感的记录”、“幽深的时光之海”、“昨天写给今天的信”、“穿越千年的真情”等饱含文化意义的意象。再加上文章倒数第二段对现实的叩问: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铜臭和书香博弈的时代,我们要铜,不要臭,我们要书,更要香,我们要防止把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酿成了精神沙漠,有价值的旧书分明就是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财富。于是这本“旧书”的背后,体现的是“我”的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感悟,体现出个性且深刻的立意。如此先“思”夺人,自然能让阅卷老师一闪目间,朱笔一挥,成就高分。

第二,本文选材有标准,用料有广度,做到了“丰富”。紧扣“旧”中的沧桑古老、阅历丰富、深沉厚实等含义,文章选用的材料都是中国古代的人、事,把他们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去审视、对比、碰撞,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为了传达“旧书”的宏阔立意,文章又链接了“鲁迅”“统治者”“后代子孙”等今人的观点和感受,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哲理,成功地构架起联通古今的桥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旧书”的历史价值。即使都是以中国古代的人事为材料,文章也还是从圆点发散,形成向外辐射的结构。从《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史书写到岳飞、李白、陆游等风雅诗人、爱国志士,从大汉天下、盛唐气象写到飘摇宋朝、迷醉今朝,直接叙述历史典籍、文化名人的言论,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以文化的智慧彰显美丑。这等思接千载的乾坤挪移术,尽显“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

第三, 本文词语高雅,句式多变,做到了“有文采”。文章首段就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开篇,一组排比,立竿见影,顿生气势。众多的古典意象,如“卷了毛边”、“泛黄的纸张”、“氤氲的樟脑香气”,似乎轻挽起我们的手臂,引你进入一室古朴清雅的所在。而文章第三段,一改篇首整饬句式的章法,“点一豆烛光,温一壶绿茶,在轻盈的茶叶上下翻飞时,捧一本旧书,看着字里行间自己曾写下的批注,读着自己昔日不敢苟同的见解”,时整时散,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既防止了行文呆板,又不致使语言“漫坡放羊”,过于松散。这一点在其他段落中也时有体现。不仅如此,在前四段舒缓潺湲的陈述句式之后,文章第五、六段连用一串反问,以澎湃汹涌之势将对“旧书”的情感推至高潮,以“历史的使节”、“情感的记录”姿态占据泱泱中华大舞台,这才显出“珍而重之,惜之方恒之”的重要。至最后两段,文章又复归于陈述句式,表达面对精神失落的现实的无尽唏嘘和期待。全文读来如沐春风,如滋夏雨,如食秋果,如历冬雪,句式出神入化,哲理意蕴深刻,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之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余香。

第四,本文角度求新意,引证显独特,做到了“有创新”。面对“旧书”这一命题作文,文章显出足够的“胆气”,利用发散思维,用群体的、集合的概念来看待“旧书”,充分让命题体现开放性,自觉打开那根捆束自己手脚的绳索,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尽情舞蹈。而名句又以其完美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让我们百读不厌,文章第四段就巧妙且创造性地引用了这样一句话:“雪花是天堂写给人间的信,于穿梭中沟通了尘世与天堂。”接着将“旧书”比作“昨天写给今天的信,于捧读中消除了时光的界限”,瞬时拓展了作文立意的空间,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总之,这篇文章完全体现出了发展等级的精髓,审题大气,立意高远;选材有度,用料求广;词语高雅,句式多变;角度新颖,引证独特,全方位地展示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四、写作借鉴

第一,将某一句诗或文句直接引用,它是文章文化韵味形成的基础。作文的题目、题记、小标题和正文都可以直接引用古诗文,从而增加文采。

第二,将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的事迹用简洁的语言排列出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上的认同。

第三,将相关历史人物与表现该人物品质、思想或性格等特点的诗文句子相结合,共同表现文章主题。

第四,要学会化用、活用、仿用,因为这些手法能给人多重而深刻的审美刺激,在把古诗、名句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让我们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中,写作出更多充满文化韵味的文章。

猜你喜欢

旧书时光历史
旧书满新知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休闲时光
漫时光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