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省
2015-05-30乔晓慧
乔晓慧
“深刻”就是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就是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就是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那么,在各种考试中,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达到以上三个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取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数呢?下面提供一些使作文“深刻”“丰富”“有文采”的方法,以资同学们参考。
郑板桥有一句诗:“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意思是就像抓痒抓不到痒处一样,即使是称赞别人又有什么作用呢?能够做到入木三分的话,哪怕是骂人也是难能可贵的。写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写得深刻、有意蕴才能让人咀嚼回味,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高考作文对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有三方面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为做到这三点,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深入挖掘,透视本质
我们凡事往高处站一站,往深里想一想,平时尽量将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由表及里(由外表深入其内在),由浅及深(从细微处发现深刻思想),由近及远(由眼前想到久远),由点及面(从一点发散开,延伸到面上),由实到虚(由现象到本质),由大到小(由微观到宏观),由此及彼(由此物认识彼物)。将话题向纵深开掘,探索说理的内核,注重对材料意义的发掘训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忌浅尝辄止。”
如2015年新年伊始,一南一北接连发生的两场大火,造成建筑倒塌,人员伤亡,重点保护文物化为废墟。我们在叹息痛心的同时不免反思火灾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当然是相关人员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火灾并不是只与个别事故造成者有关,火灾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稍有疏忽,必生险情,所以事后的“救”,远不如事前的“防”;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要严肃追责制度,让每一个人真正参与进来,以免事后生悲,悔之晚矣!
观点具有时代感与现实感
如果读者对文章的主要观点毫无兴趣,那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启发性”的。这就要求我们所论述的问题必须贴近时代,与时俱进,关注焦点、热点问题,凸显时代特征。
如天津高考一考生写的《慢生活》片段:“而今,时代在加速,加速到地球一片混沌,我们不需要再写书信,因为有互联网;我们不需要再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国到另一个国,因为有飞机和火车……可是而今呀,我依旧向往慢生活。时代不停,那我便缓一缓脚步,辟一方净土,让心慢慢呼吸。”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和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让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变得心浮气躁。这名考生的看法无疑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既新颖又深刻。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
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断,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走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福建高考一考生写的《热爱生命》片段:“无论演说家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人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因为脏、皱而失去价值,它依旧值二十美元。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失败或挫折击倒,正如钞票被揉和踩一样。但是应该相信,我们的生命和这二十美元一样,永远不会丧失价值。”生命的许多价值不是一眼就能看到成果的,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坚韧。但是只要愿意付出坚持的代价,人们终究可以享受到成功的甘甜。这篇作文就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有价值的,人们要学会等待。如此立意,发人深省。
小事件,小人物,大道理
因为我们每天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所以阅读书籍和关注思考大社会的机会就少了,往往写作时,素材只能从身边人、身边事选取,不免显得有点视野狭窄。其实只要融入真情实感,平凡的人物和事件照样可以写得深刻。
如安徽高考一考生写的《往事并不如烟》片段:“父母离婚后,我几乎一年才能见一次妈妈。因为少,所以格外珍惜。现在回忆起来,我都能想象出每次相见时我高兴得手足无措的样子,我甚至会暗暗记下妈妈那天的穿戴,花大半天时间画下来,涂上颜色,预备下次送给她;分别时我目送妈妈下楼再飞速跑到阳台上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有些往事,因为苦,所以甜;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刻骨铭心。”文章通过写一个离异家庭中的孩子见妈妈时的行为、心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渴望,让每一个为人父母的阅卷老师为之动容,不禁反思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巧用议论和抒情
抒情一般通过事或物表现作者的某种境界和心中的情感,使文章更有深度,读之令人回味无穷。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如湖北高考一考生写的《最后一课》片段:“我觉得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染红山川。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星夜下静谧的荷塘;语文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运用比喻的修辞,连续抒情,文采斐然,情感充沛,让人印象深刻。
反面立意,反面论证
反面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反面论证就是从论点的对立面入手,通过证明它的错误来体现论点的正确。反面立意和反面论证往往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故往往会有石破天惊,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效果。
如安徽高考一考生写的《学会认输》片段:“人生路上,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高尚而冠冕的原因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弯的精神死不认输,可往往白白浪费光阴,一无所获。学会认输,就是当你上错了公交车时,马上下车,换乘一辆;学会认输,就是在你被狗咬了之后,自认倒霉,不要回去咬狗一口……”我们写作文,往往会想到“坚持就是胜利”“人生路上就要不服输”之类的观点,但这位考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同样言之凿凿,让人颔首,而且语发新声,令人反省。
又如广东高考一位考生写的《爱是寻常》片段:“我扶公交车上的一位盲人乘客落座并下车,其他乘客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一位婆婆甚至说:‘小姑娘,你人真好,耶稣保佑你。可是我并没有受夸奖后的兴奋,心情反而有些沉重。爱本是寻常,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未种恶因却得恶果的可怜人,假如我们都像做过很多次一样自然地伸出援助之手,那他们的心里该有多温暖。我希望,爱是寻常。”我们平常总说爱是伟大的,恋人之间的爱轰轰烈烈,亲人之间的爱如山似海……该考生却说爱是寻常,如春风,如秋雨,如冬雪,自然而不着痕迹,却能催花润物,实在振聋发聩,令人喝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孩第一次随着父母去海边玩耍,当落潮的海水一点点消退的时候,小男孩挣脱父母,赤着脚奔跑在沙滩上,在微波荡漾的海水里嬉戏,那种神奇异样的感受让他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不经意间,小男孩惊奇地发现有些小朋友手里提着战利品——大大小小的螃蟹、贝壳。他后悔自己一无所获,因而抹泪。父亲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你在海水和沙滩上嬉戏的时候不是已经收获了一种心情吗?难道你没有体验玩耍的快乐吗?小男孩脸上重新绽开甜甜的笑容。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立意深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