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

2015-05-30刘杰

关键词:企业化经济效益勘查

刘杰

摘要:地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资源勘查的重要职能部门。随着地质勘查部门的企业化改革,如何加强地勘部门的内部管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地勘类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现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当前地质勘查部门内部管理现状的阐述,论述导致地勘单位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内部管理 地勘单位 经济效益

0 引言

地勘工作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地勘单位实施的是直接管理模式。然而随着地勘市场的不断竞争以及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成为地勘类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实现企业化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强调内部管理,认识到影响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负面因素,并且采取积极地对策加以解决。

1 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现状

自从1999年地勘单位逐渐朝着企业化方向发展以来,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首先,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截止到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地勘单位都已经实现了企业化管理制度;其次,地勘资金投入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地勘资金投入突破了传统的以政府财政支持的模式,社会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在2002年以后社会投资成为地勘投资的主要特点,并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最后,地勘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地勘单位员工专业素质的提升会大大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地勘工作技术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地勘单位也实施了绩效工作改革,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着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内部管理主要存在一些问题。

1.1 内部管理模式落后 纵观当前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模式,地勘单位虽然名义上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是其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绩效以及技术管理等制度仍然采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单位内部管理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以地勘单位的资质管理制度为例,地勘单位每年需要向所在地区的国土部门和水利等部门进行申报材料以进行年检和换证,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造成申报内容的重叠。同时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之后,单位利用社会投资资金购买相关勘查设备之后,却因为某些资源探矿权等权限的限制导致地勘单位处于“无米下炊”。

1.2 单位员工的执行力和创新力不强 虽然目前地勘单位实现了企业化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深受事业单位工作思想的影响,单位内部员工普遍存在着办事拖沓、推诿等不良工作作风,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担当精神,他们不愿意也不敢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单位的要求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单位在安排出具体的工作时,工作人员才会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执行,一旦单位安排的工作具有笼统性,工作人员就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二是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会按照传统的事业单位的工作理念执行,缺乏对当前的市场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不敢勇于打破当前的工作模式。

1.3 单位责任审计制度不完善 地勘单位受到行业性质的限制,导致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工作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再加上我国单位责任审计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供地勘单位参考的经济责任审计资料缺乏,导致地勘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还不完善:一是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滞后、职能缺失。当前地勘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集中在单位领导的调离以及退休时期的审计,而忽视单位领导在任期间的审计。同时因单位领导的升迁等进行的经济审计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即在领导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才进行审计,违背“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二是使用的审计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地勘单位所使用的经济审计方法主要是沿用财政收支审计的程序及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与地勘单位的工作实际不符。因为此种审计方法需要审计人员进驻到审计单位现场,并且收集与查阅相关资料,然而地勘单位由于其业务比较分散导致很难进驻现场进行审计;三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2 地勘单位内部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造成地勘单位内部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阐述。

2.1 地勘单位的外部原因

2.1.1 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目标不明确。为促进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并且明确了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的政企分开、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地勘单位的特殊性质导致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发展规模运作,因为地勘单位必须要承担一部分的公益性质的勘察,因此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身份导致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改革的目标不明确,影响单位内部管理措施的实施。

2.1.2 矿权市场的不完善。地质勘查单位作为整个矿业资源开发的先行军,其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其应该享受矿产资源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但是实践中勘察单位所享有的只有获得一次性勘探费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到探采一体化的利润分配链中。其实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矿权市场还不完善:一是矿业权的获取设置不公平。矿业权的获得是以招投标的方式获得,但是由于地质勘查单位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其不能获得矿权;二是矿业权的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一般地质勘查单位的矿权由政府挂牌交易,但是地质勘查单位却享受不到任何利润的分配。

2.2 地勘单位的内部原因

2.2.1 地勘单位领导对内部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由于地勘单位不仅要承担公益性质的地勘工作,还要从事具有商业性质的盈利活动,为此地勘单位经营模式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开展了多种业务形式。面对这些复杂的业务再加上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运行模式,导致单位的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单位的商业业务中,对于单位的内部管理则表现的不关心,认为依靠单位内部管理不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2.2.2 对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完全熟悉,导致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本。虽然地勘单位实施的是企业化运作模式,但是其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因此地质勘查资本市场是由中央、地方财政设立的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和市场企业的投资以及一些民间资本的投资所构成。但是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缺乏对资金市场运作的掌握,导致地质勘查单位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民间资本,导致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不高。

2.2.3 地勘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还不完善。一是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基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地勘单位的岗位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但是地勘单位在绩效考核时却没有建立与此工作岗位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二是绩效考核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目前地质勘查单位所实现的绩效考核仍以自上而下的考核程序执行,即由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考核人,可以说此种绩效考核形式很容易导致考核结果缺失公正性与公平性,导致考核结果偏离实际。

3 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3.1 明确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目标 一是提高地勘单位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要想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保证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走产业化道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此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地勘单位的事业机制与资本运作的矛盾、地勘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的权限问题以及单位所用于矿业权、土地权的归属问题;二是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地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产权,深化产权改革,积极借助国家的宏观政策积极争取民间资本的投资,动员单位员工以各种形式参股入股,从而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地勘单位制度,形成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将单位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挂钩;三是管理与改革同步推进。地勘单位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而每一项改革方案的出台,必须要依靠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因此要想明确单位内部管理目标,就必须要依靠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创建一套科学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

3.2 深化地勘单位制度改革 解决地勘单位人的问题是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要改变传统工作人员懒散的工作作风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人事改革制度组建一支强大的人才团队。首先,要在人才培养、选拨上下功夫,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岗位竞争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地勘单位要按照个人专业技能实施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打破传统的“铁饭碗”模式,形成“收入靠实绩、奖金看效益”的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有效的激励制度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地勘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形成以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多种奖励形式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增强他们对地勘单位的归属感;最后,建立地勘市场营销管理团队。在市场环境运作下的地勘单位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及时地掌握地勘市场的需求信息,积极主动地争夺市场、占领市场。传统的等、靠模式已经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地勘单位必须要建立一支熟悉地勘市场、懂得资本运作的专业营销团队。

3.3 建立完善的单位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完善“主辅分离”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促使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辅分离”是针对当前地勘单位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主、工程勘察与施工为辅的经营管理模式而言的,基于此种经营现状要求地勘单位要对单位的不同性质的经营数据等信息进行区别统计与对比,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二是完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地勘单位业务种类的增多,对地勘单位的会计核算的要求也就越高,但是由于地勘单位仍然采取传统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导致其会计核算已经不能满足单位业务的发展要求,因此地勘单位要修改与完善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加快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接轨;三是建立完善动态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改变地勘单位被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局面,就必须完善主动的经济审计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置于单位领导任期内的工作的常态化,同时加强对相关档案的管理与运用。

3.4 完善地勘单位绩效工资体系 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虽然各个地勘单位普遍实施了绩效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其将绩效工资看作是一种变相的福利,因此,地勘类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绩效工资的相关规定,对各类津贴补贴进行清理规范,真正将绩效工资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确定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岗位说明书。进行岗位评估,确定绩效工资分配;三是实施绩效评估。实施评估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员工自评、群众评议和上级评估三个步骤;四是绩效反馈。通过以上各个环节对员工绩效评估之后,各地勘单位人事部门必须组织与员工进行面谈沟通,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以保证绩效考评结果推动绩效管理,带动员工提高工作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加强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是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与措施。基于目前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地勘单位必须要深化内部管理改革,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金梅.浅谈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02).

[2]刘伯顺.浅论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与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

[3]刘剑华.如何构建与完善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3).

[4]师红聪.如何建立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模式[J].财经界,2010(04).

猜你喜欢

企业化经济效益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