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郎
2015-05-30李月星
李月星
“铃!铃铃……铃!铃铃……”
“刷锅把子、小铲子、针线扣子、洗脸盆子、剪子、发夹子、拨浪鼓子……”
还记得小时候在村里,每天午睡前,卖货郎就开始吆喝了。一想到他能从箱子里掏出小吃和雪糕,我就再也睡不着觉了。
出门一看,卖货郎的三轮车周边已经围了几个小伙伴,正在挑来挑去,不知手中少有的钱应该花来买什么。待下定决心后,谨慎地将钱交给卖货郎,拿起一包小吃,几个小伙伴一会儿就分着吃完了。有的小伙伴,大人不给钱就不好意思出门,只能呆在家里哭。
在我最早的印象中,賣货郎是挑着担子卖货的:一根扁担,两头各自挑着一只草筐,筐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他们一边挑着担子走,手里摇着拨浪鼓,嘴里一边吆喝着。遇见人就停下来问家里缺什么。
后来,卖货郎的扁担变成了自行车,卖货的人骑着一辆大自行车,车后载了一个大箱子,今天卖冰棍雪糕,明天卖酱油醋,每天的货品都换着来,因为一次拉不了那么多。骑着车子无法,就只能按车铃了,遇到有人说要看看货物,一个刹车赶紧停车。清脆的车铃,每天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声声都在诱惑着我。
等骑到村里的那棵大树时,卖货郎就停车了。村里人平时都爱聚在那棵树下拉家常,小孩儿们都喜欢围着树追逐嬉戏。村里人看卖货郎停了,就搭话问两句,有时,有想买的东西了就买,偶尔还会有人慷慨地买许多冰棍,一个小孩发一个。
有时候,卖货郎也会坐下来,自己吃点小吃,再推车前行,一手推车,一首摇着拨浪鼓,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啊,有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得快,打球赛跑不怕磨,秋衣秋裤后头垛,又可身来又暖和,小孩用的吃奶的嘴呀,挠痒痒的老头乐,老大娘见了我呀,也能满意呀,我给她带来汉白玉的烟袋嘴呀,乌木的杆呀,还有那锃碧瓦亮的烟袋锅儿……
再后来,卖货郎把自行车换成了三轮车,一次能拉更多的东西了。听说他还要去周围乡镇的集市卖货,于是就两三天才来一次。这下,他在车上装了一个喇叭,专门播放录好的吆喝词。
每当路上传来三轮车“哒哒哒”声音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竖起耳朵仔细辨别其中是否夹杂着吆喝声。吆喝声一出现,小伙伴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到了。他们像是怕卖货郎走远了,纷纷撒着欢儿地跑出家门,买或是不买,小伙伴们都会紧紧地围在卖货郎的三轮车周围,一边好奇地看着卖货郎又带来了什么新鲜玩意儿,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
手里有钱的,早就迫不及待地钻到前头,反反复复地挑,看中之后,手指着要买的东西,高喊着“我要买这个”,那气势,仿佛现在土豪大款下饭店或是暴发户逛街扫货。
手里没有钱的,就只有用羡慕的目光看着的份儿,等到买到小吃的那位小伙伴把东西拿到手里了,就凑上去,用怯生生的口气小声地说:赶紧撕开,让俺瞅瞅。最后,如果被分到一点,就心满意足地找个地方慢慢吃,慢慢品尝,舔手指,似乎这一包两三毛钱的小吃是人间盛宴。至今,有小伙伴说起来那时吃到的唐僧肉,都觉得美妙无比。
有的小伙伴,家里大人不给钱,问小朋友要也没吃着,鼻子一酸,就溜回家了。一会儿,他又从家里出来了,远远地就喊,让卖货郎先别走,急促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俩鸡蛋,交给卖货郎,换回三包唐僧肉,一瞬间,他就成了最“富有”的小伙伴。
7月至10月期间,卖货郎会在三轮车上捎带一个做爆米花的机器。因为这时候,村民们开始收大米和玉米了,收的大米和玉米送到他那里,又会换来爆米花。
送一公斤玉米过去,卖货郎把一半留给自己,权当手工费了,另一半炸好了就给爆米花的主人。一声“砰”,小伙伴们都捂着耳朵跑开,跑出两三米后又折回来,都想赶紧吃点爆米花,就算烫手又烫嘴,也根本不在乎。
11月开始,卖货郎的爆米花机器带的比较少了,开始带一种做糖稀的机器了。有人说是用甜菜做的,也有人说是麦芽做的,反正,我是只记得甜味了,小伙伴们也只在乎它的甜味。
花上5毛钱,买上一碗糖稀,用筷子来回搅拌,先拉丝,拉到最高点断掉了,再吮一下筷子,感受一下甜味。一会儿,糖稀就由最初的红色变成黄色或白色,这时候就可以抹在馒头上吃了。又黏又甜还伴有一种微微的焦糊味,那可是当时的我和小伙伴们最奢侈的美味啊!
还有一种自己熬成的糖块,里面加了花花绿绿的颜色,晃花了不知多少孩子的眼。
除了吃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一种泥娃娃。那是一种民间的工艺品,人工烧制而成,正面涂着五颜六色,背后还有一个小孔,是一只汽笛,用嘴轻轻一吹就发出“呜呜”的声音。有时候人们把卖货郎不叫卖货郎,而是称作“换娃娃的”,就是这个缘故。
有一种泥哨,一吹,发出一阵直声,后来改进了,泥哨里头放进一个小泥球,吹出来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音,好听多了。我最喜欢一种泥模子,里面的图案都是反着的,用自己和出来的胶泥往上一扣,刻出来的就是一块正面图案的“浮雕”了。
这些东西,除了用钱买,还可以用东西换,比如前文提到的鸡蛋啊、玉米啊,还可以用废旧的铁、牛羊的皮和毛、旧书换。那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寒假和暑假了,因为可以收集到很多不要的书。
喜欢卖货郎的除了我们这些孩子,还有村里的女人们。那时村里供销社卖的东西少,交通又不发达,不方便去乡镇或者城里买,一些针头线脑的,也不值得跑出老远去买,卖货郎就满足了她们的这种需求。
村里的男人们也很喜欢卖货郎,因为他总是能搜集到附近两三个县的特产酒,散装的,男人们拿个瓶子来装上一瓶,就够喝一个星期了,一点一滴仔细咂摸着,就算会被家里的女人骂,也无所谓嘛。
关于卖货郎的回忆都散落在了旧日的时光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城乡交通发展加速,乡间购买方式逐渐被小卖部、现代化的超市所替代,“卖货郎”时代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也难得一见了。
对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卖货郎”或许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儿时记忆。现在的我们,购物有大型的商场和超市,有数不清的各种专卖店。有时候甚至干脆连门都不出,鼠标一点,在网上就能搞定一切。但“卖货郎”所带来的特有欢乐,却也难以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