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05-30张学龙
张学龙
[摘要]根据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需要实施相应的措施,要建立心理发展档案,设置心理疏导课;设立心理咨询室,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做好留守学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72
农村留守学生,在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是一个常能听到的名词,是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性流动,农村社会出现“爷孙”两代人把守家园的局面。子女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期,错过了在思想认识上、人生观、道德观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的关爱,心理发展异常化。所以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且日趋严重化,严重影响着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一)人际关系成萎缩型
思维过敏,疑心重重。一方面,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其监护只能由爷爷奶奶代为之,隔代抚养的弊端凸现出来。另一方面,留守学生有很强的自卑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经常感到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留守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常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感和怀有敌意,时间久了免不了人际关系会出现障碍。
(二)异常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农村留守学生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乏应有的监管和引导,他们会产生比其他学生更强的不安全感。这极易引发人格、道德品质与常人的具大差异,经常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这些叛逆行为得到的是极大排斥和制裁,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不满。再者,留守学生因平时缺少父母的约束而性格有失常态,表现为情绪失控,易冲动发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顶撞教师和长辈。
(三)监护人教育的缺失
笔者从家访和大量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农村留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校作业不交,不求上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疏导。教师应当及时解决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心理健康上的困惑,承担起全面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帮助农村留守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有的监护人思想认识陈旧,教育方法不当,对农村留守学生过分宽容,听之任之,偏袒短处,忽视在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尊重他人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四)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对留守学生不够关注
笔者走访乡村有关干部时,大多数认为:留守学生是农户自家的事,与乡村有何相干,对这些留守孩子的教育就是监护人及其父母的家庭琐事,管也管不了。这种思想认识和不良意识的存在,无助于留守学生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政府为了增加地方农民的收入,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创收,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伴随着农民工外出,产生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更谈不上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措施
(一)建立心理发展档案,设置心理疏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是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解决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关键。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农村寄宿制中学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农村留守学生开展定期及特殊的心理辅导、咨询、教育。在建立心理发展档案时,重点收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由专业人员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档案,找出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二)设立心理咨询室,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
学校可以开通亲情热线,组建心理咨询室。教师可以经常家访,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微机室、活动室等教育资源,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校园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做好留守学生的德育工作
中华民族素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社稷为本、民众为本的传统。从《书经》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到贾谊的《治安策》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同倡导的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这是一种整体本位、民众本位的价值观,它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基本价值导向的渊源。
总之,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农民外出务工时的后顾之忧。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理应由全社会共同努力,给这些孩子以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