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熊孩子”
2015-05-30朱向明
朱向明
最近,微博上涌出一个“热词”叫“熊孩子”。何谓“熊孩子”? 百度的答案是——源于民间俚语,往往是对那些调皮捣蛋孩子的呢称。
“熊孩子”之所以“熊”,往往具有以下共性:大多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也很少顾及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对缺乏;尚未掌握在特定场合下应该如何表现的社会规范;年龄在5到14岁之间,一般具有极强烈的好奇心、叛逆心和破坏力;他们一般性格上或心理上有缺陷;在学校里的表现往往是爱捯饬出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或学习上“出工不出力”,弄得师生不耐烦乃至抓狂。
最典型的“熊孩子”的形象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所刻画的那个老忘了自己是在学校里是在课堂上的肆意妄为的“小豆豆”。教育是相通的,毋庸置疑,“熊孩子”在我国的许多学校也大有人在。这些孩子的存在,大多都会成为教育的“最痛点”,他们中的多数极难受到老师的平等相待,“不屑、冷眼、鄙视、唾弃”等冷词语常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显见标签。
何以说“熊孩子”是教育的“最痛点”呢?看完下面三个负案例就一目了然。
案例一:这是一个因“身体”残疾导致的“痛”。小章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差。可是,由于他是个“小罗锅”,导致他性情及生活习惯等非常怪异——手脸总是污秽不堪的样子;从不参加集体活动,遇事总采取逃避态度;上课时想说就说但从不举手;和周围同学矛盾重重,老师和班干部无法对其管理,话说重了些,不论场合,他便双膝跪地,向人求饶……最终,小章小学没上完就被退学了。
案例二:这是一个因“心理”原因导致的“痛”。最近,一组“怀远县某中学十多名高一学生为同学高某某求情下跪”的照片热传于网络。原来,高某某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中那个过于顽皮的“小豆豆”的加强版——午休时烧过同学的床单,打碎过同学的水壶,剪断过宿舍电线;上课时兀自旁若无人地走动,随意进出教室,随意大声叫嚷说话;他还有过把开水浇到同桌脸上的恶行……所有这些表现,都因为他是个“自闭症”患者,好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校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开除他,便有了照片中的情形发生。
案例三:这是个因“性格”原因而导致的“痛”。河南某学校有个“女汉子”,动不动就和同学打骂,而且打起架来不顾生死,比许多男孩子都厉害,惹得班里一天到晚鸡飞狗跳的,被大家“尊称”为“白骨精”。班主任让大家投票表决她的去留。全班38人中竟有26人希望其家长把她接回。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她先是仰天长笑,继而痛哭流涕地跑出去跳下了六层楼……
打开互联网随便搜索一下,你会倏然发现这方面的负案例数不胜数,许多还像第三个案例那样“触目惊心”。如何对待“熊孩子”的问题已到了大家非关注不可的地步!
那么,作为老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这些“熊孩子”不“熊”呢?事实上,一些教育家已经为我们送来了部分“真经”!
陶行知用“民主”和“交心”改变了“熊孩子”的偏执认知。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惹得校园纷纷扰扰。
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校长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像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小作者之所以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陶先生的教育,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他感到陶先生这样的大校长能放下身段主动跟他交流,让他感到自己受到莫大尊重,心理上已做好了接受正确理念的准备;二是陶先生的话丝丝入理,令人信服,让人难以拒绝。
所谓“民主”,指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平视着和“熊孩子”交流,这是对“熊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所谓“交心”,指老师敞开胸襟,开诚布公地和“熊孩子”作深入的对话,以唤醒孩子的蒙昧。
小林宗作校长用“倾听”和“温暖”彻底改变了“小豆豆”黑柳彻子的人生轨迹。
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在小学一年级就被开除了,因为她总做一些特出格的“熊事”让老师头疼。
可是在小林校长这里,她从那极为专注的“倾听”中感受到了尊重——“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她从那“温暖”的言行中感觉到了和蔼可亲——“校长先生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先生微笑着问道:‘已经没有了吗?……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没有了吗?”; “这时,校长先生站了起来,用暖和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结果,一个浑身都是“病”的人见人恶的“熊孩子”,竟成了老师眼中的“超级宝”,乃至成长为了不起的人物——“著名作家、著名电视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所谓“倾听”,指老师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做个“虔诚”的倾听者,让孩子在享受倾诉的快感中体验到了尊重感和成功欲;所谓“温暖”,指教者透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传达出对孩子的善意,让孩子有亲人般亲密的感觉,“温暖”定下了教者与“熊孩子”和谐交流的基调,会让交流更融洽更流畅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用“激趣”和“阅读”“智克”学困生。
有个叫费佳的学生,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始终是最大的障碍。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后来,他竟自暴自弃,完全放弃了“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了解情况后,知道“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于是,就给费佳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二百道应用题,主要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而大多数题并不须要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起初,费佳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习题,像读鸟兽、昆虫、植物等有趣故事一样。过了不久,费佳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这一点使费佳感到非常惊奇。“这么说,这些习题中的每一道,也是可以解答出来的?”费佳自问道。于是,费佳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每解出一道题,就感到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他把解出的习题抄在一个专门的练习本里,还在文字题旁边画习题,画小鸟,画动物、植物等。
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于是,他又帮费佳收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不久又给费佳配了另一套书。后来,费佳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语文,但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术专家。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是因为思维意识不清;思维意识不清,是因为不会阅读,不会思考,也就是不会学习。这个时侯,越让他们做更多的题,就越给他们前进的路上堆放“绊脚石”。苏霍姆林斯基让他们自由阅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字故事,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成功指数和幸福指数,进而提升了他们的成绩,确实是个好办法。
所谓“激趣”,指老师抓住孩子最感兴趣的“点”,如故事、游戏等,若“草引羔羊”般慢慢引导孩子走上“正轨”。所谓“阅读”,指老师引导学生读精选的相关书籍以开阔“熊孩子”的眼界,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当然,仁者见仁,陶行知、小林宗作、苏霍姆林斯基针对不同的“熊孩子”给出了不同的转变方法,效果都很不错。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启示——我们在面对那些让我们很头痛的“熊孩子”时,总有一些共性的有效方法是可以拿来即用的,如陶行知的“民主”和“交心”, 小林校长的 “倾听”和“温暖”等;有时还可根据学情所需,在“求新”上下些功夫,如苏霍姆林斯基用“故事激趣”和“推荐阅读”等特别方法对转变“熊孩子”的学习态度就非常有效,当然,至于究竟怎样“出新”?这就考验我们每个老师的“慧眼”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叮嘱过我们:“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显然,这句话所透出的信息是——不仅正常孩子需要老师“热爱”,那些总给老师惹麻烦的“熊孩子”其实更应是老师“热爱”的对象!敬爱的老师们,当我们遇到特闹心的“熊孩子”时,切莫像上述三个负案例那样对其弃如敝履,当如陶先生一般教育圣贤那样“热爱”他们,应该积极地汲取教育圣贤们的育人智慧,敞开我们的心扉,用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去帮助那些“熊孩子”快些摆脱“熊样”!
倘细想来,“热爱‘熊孩子”的确应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