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病因归“语境”
2015-05-30柴柏清张锦
柴柏清 张锦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考查既注重语文基本素质,又注重培养应用能力,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仔细分析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使学生了解社会人生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语言应用和作文写作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自我认识和感悟能力。尤其大为欣赏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成语题,不断地定性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又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成语;高考;语境
一、成語——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汉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程。借助成语可以了解服饰文化,如“凤冠霞帔”“珠围翠绕”是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的打扮,“绫罗绸缎”是有钱人的穿戴,普通老百姓只能“短褐穿结”,儒生负“方巾阔服”的儒雅,士大夫是“峨冠博带”的尊贵;喜事“披红挂彩”,丧事“披麻戴孝”。可以学习历史,如“破釜沉舟”“乐不思蜀”“完璧归赵”。可以体会农业生产,如“精耕细作”“躬耕乐道”“解甲归田”。也可以知晓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特色,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亭台楼阁”“舞榭歌台”“琼楼玉宇”“蓬门荜户”。还可以学习教育中的经典,并不断地完善道德价值观,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自强不息”等等。总之,成语知识囊括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们朗朗上口,以高度浓缩、意义的丰富性为人们喜爱、乐诵,此题考得好,它继承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二、高考成语知识的考查形式
据《考试大纲》看,近年各地高考题中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且考题不再机械地考查成语的使用,而是选三个近义成语让你选填,考查了考生对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能力。如,2010年天津卷第3题,2011年江西卷第3题,2012年江苏卷第2题,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四川卷第3题、福建卷第17题,2014年江西卷第2题、湖北卷第3题、江苏卷第1题。这样的题型设置越来越多,由简单的四个成语的辨析到六个成语的辨析,要求学生不仅知某成语的意义,更要辨析相近成语的差别意思。但不论形式如何变,成语的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成语知识,更要使其学会应用成语、辨析成语。
三、成语误用的类型
历来对成语误用的类型,有多种理解,有的认为是五种,有的认为是十种或十二种。但不论多少,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即“不合语境”。当我们教学生如何判断成语正误时,要理解成语,分析语境,所有成语误用都可以归纳为不合语境。因此教者须仔细辨析、透彻理解,莫把病因简单归于“不合语境”,我认为常见的误用类型有八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2014年大纲卷第2题C项)
2.用错对象、对象不当(2014年大纲卷第2题B项)
3.误用褒贬、褒贬不当(2013年大纲卷第2题B项)
4.颠倒尊卑、谦敬适当(2010年全国卷Ⅰ第2题B项)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2013年安徽卷第16题D项)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2011年大纲卷第2题B项)
7.夸大其词、不知轻重(轻重失当)(2010年北京卷第2题B项)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两用)(2012年辽宁卷第13题C、D项)
四、从真题中辨析“不合语境”
纵观近五年(2010年—2014年)高考真题来分析成语误用类型的不合语境。
2010年高考试题,全国卷一第2题D项,答案分析为(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合语境。)其实这里犯的错误应是望文生义。“依附它,使自己风雅、高档”。全国卷二第2题B项,答案分析:“姑妄言之”,不合语境,而成语中“妄”的意思是“随便,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就与整个句子的意思相矛盾了。湖南卷第3题C项,问题应是“津津乐道”,指饶有兴味地谈论,它后面不再跟谈话,因此重复了。辽宁卷第13题C项,答案分析为不合语境,但“耿耿于怀”含有贬义,语境需褒义,褒贬失当;安徽卷第16题A、B、D三项均分析为不合语境,其中A项“别无二致”,应该是望文生义,B项“等量齐观”这个成语一般用在否定句中,因此属于“搭配不当”,D项“首当其冲”放在句中也是望文生义而误用。江苏卷第2题A项C项均解析为“不合语境”,我们知道A项“满城风雨”是贬义词,而句中是对张师傅冒险救乘客的事迹的报道,应用褒义词,因此是褒贬不当。C项“信手拈来”指写文章不费思索、很快,但句中说垃圾,则是对象不当。
看2011年高考试卷,大纲全国卷第2题的D项,分析问题为“不合语境”,由“不绝如缕”的意思可知,放在句中应为“望文生义”。辽宁卷第13题B项解析为不合语境,我们看“东山再起”它的意思是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恢复地位,而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考生可能会简单“望文生义”为某种事物再次发展。北京卷第2题B、C、D三项为不合语境,仔细分析,B项“不期而遇”,由其意思及语境可见是不合事理习惯。C项“江河日下”由句意可见理解为江河水一天天向下流去,典型的望文生义或对象不当;D项“兵不血刃”则是与句意矛盾或轻重失当。湖南卷第2题D项分析为不合语境,“活灵活现”指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但句中说的是兔,因此是“对象不当”。山东卷第4题A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没有中心,而句中说“漫无边际的史料”,则是搭配不当。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新课标全国卷第13题D项“从一而终”说的是爱情婚姻观点,而句子则谈的是“记忆”,应为对象不当。大纲全国卷第2题C项“渐入佳境”指的是境况或兴趣爱好,但句子说的是家具,对象不当。江西卷第3题A、D项分析为不合语境,A项“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说的故事十分熟悉,句子中说的则是地震家舍的情况,所以“对象不当”。D项“茹毛饮血”指原始生活,但句中则说的是战争的残酷状况,望文生义。山东卷第4题A、B两项为不合语境,我们看A项“巧舌如簧”是贬义词,但句中演讲者只能为褒义,则是“褒贬不当”;B项“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说的是田园生活,可见是望文生义。
2013年高考试卷分析如下,新课标全国卷一第13题A、C项答案解析为不合语境,A项“振振有词”,是个贬义词,由句意可知表扬他上课水平,可见褒贬不当。C项“电光火石”形容速度快或变化快的事物,句中形容话,对象不当。浙江卷第3题B项“细大不捐”指大小都不抛弃,而句意说不捐款,因此望文生义。大纲卷第2题A项“历历在目”指对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楚地出现在眼前,而句中说的是亲情,对象不当,B项处心积虑,则是褒贬不当,C项“求全责备”,褒贬不当。
最后看2014年高考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答案只是笼统地解释了成语,并没有深入分析。“当仁不让”指应该做的事主动做,只有第3句相符。“责无旁贷”指不能推卸责任,教育子女就是一种义务责任,当仁不让,重在一个“仁”字上,只符合第1句医务人员的天职。大纲卷第2题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但句意是普通人惊叹,因此望文生义。答案解析為此处用于说明普通人感叹买不起价格不菲的演出,其再细点分析应是望文生义,“惊叹看到的事物”。大纲卷第2题D项,安徽卷第17题D项,当仁不让,说不合语境,但句子中用于商务竞争,对象不当。山东卷第4题B、C项分析,均为不合语境,看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而句中说的是军事演习中,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典型的望文生义。C项“广开言路”,一般用于上级。而句中用于代表们相互之间,因此是对象不当。浙江卷第3题C项答案解析为“此处应用,不温不火”,而成语的意思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而句中说的是写字楼的状态,只能是对象不当了。
综上所述,试题对成语的考查,形式由1993年单一成语中某字的解释正误判断,到1994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再到1995年“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到2010年天津卷“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形式由简到繁,内容由少到多,但其考题的宗旨离不开考成语的意义,只是考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深刻。为此考试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会准确应用文字。
教师应牢固把好知识的精脉,撑好舵,在教授每个知识点时追根溯源,仔细分析,不要用“大概”“或许”这样的词含糊地概括问题。正如成语这一知识点中,莫把病因简单归“语境”,且要博学自先知,学懂、弄清、挖深,题自解。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