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班会活动课中追求“教是为了不教”
2015-05-30施兰红
施兰红
“教是为了不教”,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我校班主任在引領学生成长中努力践行,在每学期的主题班会活动评比中展示学习成果。初三班主任殷老师组织的“北京东路的日子”主题班会活动课,就是我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剪影。
【课堂案例】
在这堂班会课上,班主任事先把教室的环境和学生的桌椅做了布置和调整。上课一开始,班主任播放了《北京东路的日子》MTV,并旁白:“亲爱的同学们,听着《北京东路的日子》,你会被感动的!”由此营造了课堂的氛围,师生一下从热闹的课间不知不觉被音乐带入了课堂的境地。静静地听着优美动人的旋律,“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学生进入了音乐的殿堂,心沉静了下来。
“谨以此歌献给和我共同生活了三年的同学们”,班主任的旁白又响起,“初中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初中三年的师生情是永恒的。同学们,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响这首歌。”班主任深情地领着同学们唱着《北京东路的日子》,此时发现学生内在的一些情愫在生成着,在激荡着……班主任适时地下发彩色信签纸,请同学们写听后感。五分钟后,他组织学生交流(以《感恩的心》为音乐背景,渲染氛围),笔者摘录班主任和三个学生的感悟来分享:
学生1: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三年的时光,有些记忆会随着岁月渐渐地淡去,有些成绩会随时间的流失而淡忘,但老师的微笑永远不会忘记。
学生2:初中毕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充满阳光的明天,我会带着曾经的回忆与憧憬向前冲。
班主任:三年来,你们在校园里留下了脚印,放飞了理想,挥洒了汗水。时间是单程路,你买不到返程票。但有些风光不会随时间的流淌而消逝,有些面孔不会随时间的消磨而模糊。让所有的眷恋与不舍成为你们永恒的美好回忆吧!
PPT画面转为《懂你》MTV的音乐画面,班主任下发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则教育案例《风雨之后见“彩虹”》:
初二又平均分班了,王某同学分在了我的班上。……中考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每次看到他那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我故意对他冷落,暗中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中考了,吃完午饭我刚回办公室,他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中午没有吃上饭。”“为什么?”“学校的饭不好吃。”我看了一下时间,“走,跟我到外面去吃吧。”没有多余的话。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我又带他到外面吃,连续三天如此……
7月中旬,他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被吴江区高录取了,五年制大专班。”“好呀,祝贺你!”我真诚地说。他略带羞涩地说:“老师,我会来看你的。”然后便跑开了,好像一道亮丽的彩虹。
班主任深情并茂地叙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PPT画面适时转换为《北京东路的日子》,学生在班长的带领下,都站了起来,深情地和着音乐唱起来,在余音袅袅中一起喊出了:“殷老师,我们爱你!”班会课在这一声深情的呼喊中达到了高潮,心与心在交融,情与情在升华,活动课结束了。
一周后,笔者又一次在《学生成长手册》上听到了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学生:殷老师的幽默便如一剂调味料一样让千篇一律的初三生活变得有些滋味。这个聪明“绝顶”的班主任自然受到很多同学的欢迎。今天“北京东路的日子”班会课将是我初中生活最美的记忆。
【活动反思】
殷老师这堂课实践了叶老“学生不是瓶子,是种子”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
这堂课“教”得幸福。殷老师排除了“空瓶子观点”,借助音乐的魅力,引领学生享受音乐的美,感悟音乐的情,把感恩励志的种子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然而然播种在学生的心里。而学生的确如种子一样,体悟到了老师的真情付出,体悟到了青春拔节时应有的声音,“殷老师,我们爱您!”是告白,更是热爱生命的宣言。班主任真的享受到了幸福。
这堂课“学”得快乐。学生学的知识是自己喜爱的校园网络歌曲,说的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顺其自然,乐随心起,心随情移,情随境生。于是,课堂成了学生实现生活和生命幸福的绿洲,课堂成了师生间精神相遇和心灵交流的圣地。学生真的享受到了快乐。
这堂课“活”得出彩。初三学生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有进取,也有迷惘;有成就,也有失落。这就需要老师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度过迷惘期,找回失落的感受,坚实走好人生的路。殷老师敏感地抓住了初三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找准了教育的契合点,利用主题班会课,结合自身对《北京东路的日子》的感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裂变,从而在学习中让生命自然成熟。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教育如同播种,对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让他们各自发挥能动作用,相信每一次体验,都会有一颗种子默默埋在学生心中。
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