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15-05-30程光钰
程光钰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阐述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影响二产比重的单向因果关系,三产比重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河北省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意义较大;在短期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对当期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滞后一期的三产比重变化对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说明三产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
关键词: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关系
1.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一般采用各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或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国民就业人数之比等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般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变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研究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找准河北省的自身定位、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深化钢铁、港口产业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3.0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421.15亿元,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河北省1995年到2014年间,第二产业产出占比一直稳居50%左右,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三产占比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三二一”这种较为健康的产业结构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比于产出占比的变化,就业的结构变化更加明显。1995年河北省一、二、三产就业人数比为53.18:27.03:19.79,到了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33.75:34.37:32.06。一产就业人员比例下降明显,2013年二产从业人员比重超过一产,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趋于持平,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显著增强。但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还是相对较多,这将严重限制河北经济的发展,所以河北在第二、三产业中的投入还应加强。
3.产业机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3.1指标的选择
本文中选取河北省地区总产值(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X2)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X3)反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由于数据的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本文对1995—2014年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LNX2、LNX3表示经济增长和产业高级化程度。
3.2数据平稳性检验
由于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如直接估计的话容易导致伪回归,所以,变量要经过平稳化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
用Eviews 7.0软件对各个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不平稳就要对变量进行差分检验,因为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LNGDP、LNX2、LNX3时间序列原值都是非平稳的,而通过二阶差分后都平稳,即他们都是二阶单整的。因此,他们之间就可能存在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3协整检验
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与估计目前有许多技术方法,本文选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对LNGDP、LNX2、LNX3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LNGDP、LNX2、LNX3之间存在一组协整关系,且包含全部变量,根据其标准化系数得出协整方程。根据协整关系可列出协整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令其等于vecm,并对vecm进行单位根检验来验证协整关系的正确性。
对序列vecm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是平稳序列。即LNGDP、LNX2、LNX3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于河北省来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都有着长期的贡献作用。
3.4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只是反映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回归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运用Eviews 7.0对各变量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滞后期为2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二产比重的增加并不是拉动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二产的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不大。
3.5模型的构建
由于LNGDP、LNX2、LNX3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可以得到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模型:
LNGDP=-63.80888+11.56730LN X2+7.812970LN X3
(-10.36666)(7.674140) (5.445123)
通过输出结果可知,该模型的判决系数R2=0.8920,拟合程度较好,这进一步说明对于河北省来说,二产、三产比重的增加对产出的拉动具有长期作用:二产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会拉动GDP增加11.5%,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一个百分点会拉动GDP增长7.8%,可见除去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总产值的增加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根据已建立的长期均衡模型可以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来解释短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对LNGDP、LNX2、LNX3做滞后期为一期的分布滞后回归方程,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后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LNGDP=0.9907LNGDP(-1)+1.0969LNX3(-1)+0.4088LNX2-1.4906LNX3
(100.0582) (4.019442) (2.998344) (-6.142693)
其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R2=0.9985,拟合程度非常高,可见短期回归模型更能体现短期中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产出的冲击。由回归结果可知,滞后一期的GDP增加,滞后一期的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和当期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当期GDP有正向的影响,其弹性分别为0.9907、1.0969和0.4088,而当期三产比重的变化却对GDP具有负向影响,其弹性为-1.4906。
4.小结
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线性计量经济模型深入研究了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影响二产比重的单向因果关系,三产比重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通过协整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建立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与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河北省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意义较大;在短期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对当期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滞后一期的三产比重对当期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这说明三产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就河北省而言,短期来说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河北经济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京津冀三地的相互配合,而努力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差距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尽管第三产业发展效应周期较长,并且在短时间内会抑制经济增速,但是河北省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大力扶植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进而带动一产、二产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